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镐平说:恒志打算赎回被复旦光华收购的股份,业务上也要拓展大企业客户。
不论一个IT厂商怎样划分其行业客户,电信、金融都会被分列出来,因为这两个领域对IT系统的需求更为强烈,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商机。上海恒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志)自成立以来就瞄准了上海地区电信行业的PC采购市场。
成立12年的恒志,正在酝酿一个大计划——走出电信行业,进入到更广阔的大企业客户市场中去。
7%的净利润率
1995年,毕镐平成立了上海恒志公司,开始为上海电信提供PC。当时销售PC为HP、AST等国外品牌。1995年在电信行业里,鲜见国产PC,上海亦是如此,但这一状况在1998年被打破了。
1998年,联想公司的商用渠道开始在上海地区发力,联想有意在当地寻找一批代理商推广联想的产品。与此同时,上海电信也要求部分国产化,开始尝试国产PC。恒志和联想一拍即合,恒志成为联想在上海地区的核心经销商,时光飞逝,这一合作至今已近10年。
不仅是上海电信,上海网通、上海联通采购联想PC也都是由恒志供货。电信是恒志获得利润最大的一个行业。而在电信客户之外,百安居、联华超市、公安部二代身份证中心、上海烟草、沪东中华造船、大众出租、法国艾格制衣等大型企业也相继成为恒志的客户。
针对电信行业客户销售所获得的毛/净利润率,足以令经营其他行业的IT渠道商们羡慕。而毕镐平透露的数字是:电信行业的PC销售毛利润率有10%,净利润率更达到7%。而毕镐平进一步解释说,繁昌能拿下如此高的净利润率得益于两点:一是恒志和电信10余年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二是繁昌优秀的售后服务能力。
畢镐平的理解是,电信行业的一大特点是对售后要求高,因为其电脑用户分布更广,有IT部门的,也有各种行政科室的,他们对PC的熟悉程度不同,因此对渠道商的售后服务能力要求很高。
目前,上海电信公司采购联想PC的比率并不算高,主要还是以Think和HP为主,毕镐平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国外品牌一直占据电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这一情况也在改变。毕镐平介绍,上海电信10000号服务中心的千余台PC即全为联想品牌,114查号台扩容后也将部分PC更换为联想品牌。相比电信而言,上海网通和上海联通则要“讲实惠的多”,采购的联想PC比率要高于上海电信。
上海电信的PC采购由采购中心统一负责,而旗下的上海信息产业集团和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则单独采购。对于50万元以下的单子,不要求投标,50万元以上的单子在投标时,入围的IT供应商也就两三家,因此竞争并不激烈。
欲赎回被复旦光华收购的股份
在互联网上搜索恒志,所获得的信息并不多,而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2004年6月上海本地的软件公司复旦光华斥资110万元收购恒志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毕镐平说,因为恒志一直做电信行业,而复旦光华是复旦大学和上海电信的合资公司,当时还是恒志的客户。“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次战略‘投资’能为恒志带来更多的系统集成机会。”然而,恒志被收购三年来,每年仅有一两个单子由双方共同完成,毕镐平的设想并没有实现。而复旦光华成为恒志的控股股东后,甚至都没有派人来接管、指导工作。
“当时没想到太多,投资协议的附加条款比较多,其中一条是三年后,复旦光华可以撤资。现在复旦光华同意撤资,但因为牵扯到国有资产问题,手续上很麻烦。”毕镐平说。
寻求突破:大企业市场
正是由于竞争不激烈,虽然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恒志的营收还保持在约5000万元/年,特别是近两年,增长并不明显,这与其他行业的高增长不同。
“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电信行业,日子还比较好过,没有紧迫的感。”毕镐平这样总结恒志近年徘徊不前的原因。
为了解决公司的发展问题,恒志试图进入消费PC领域。恒志曾在卖场开过两个联想专卖店,目前还有一家在浦东的太平洋数码广场三期。毕镐平说,当时在卖场开设专卖店一是做展示中心,给一些企业客户展示联想的商用PC,二是希望能借此接近常去卖场采购的中小企业。不过,现在毕镐平认为,浦东卖场的专卖店因为位置不佳,并没有起到当初预想的作用。因此,他计划将专卖店也关掉,新的计划是拓展大企业客户市场。
毕竟有为电信以及百安居、上海烟草、联华超市等大客户服务的经验,毕镐平打算在大企业客户市场上展开尝试。公司已经制定计划,希望能在2008年在这一市场有所收获。
不论一个IT厂商怎样划分其行业客户,电信、金融都会被分列出来,因为这两个领域对IT系统的需求更为强烈,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商机。上海恒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志)自成立以来就瞄准了上海地区电信行业的PC采购市场。
成立12年的恒志,正在酝酿一个大计划——走出电信行业,进入到更广阔的大企业客户市场中去。
7%的净利润率
1995年,毕镐平成立了上海恒志公司,开始为上海电信提供PC。当时销售PC为HP、AST等国外品牌。1995年在电信行业里,鲜见国产PC,上海亦是如此,但这一状况在1998年被打破了。
1998年,联想公司的商用渠道开始在上海地区发力,联想有意在当地寻找一批代理商推广联想的产品。与此同时,上海电信也要求部分国产化,开始尝试国产PC。恒志和联想一拍即合,恒志成为联想在上海地区的核心经销商,时光飞逝,这一合作至今已近10年。
不仅是上海电信,上海网通、上海联通采购联想PC也都是由恒志供货。电信是恒志获得利润最大的一个行业。而在电信客户之外,百安居、联华超市、公安部二代身份证中心、上海烟草、沪东中华造船、大众出租、法国艾格制衣等大型企业也相继成为恒志的客户。
针对电信行业客户销售所获得的毛/净利润率,足以令经营其他行业的IT渠道商们羡慕。而毕镐平透露的数字是:电信行业的PC销售毛利润率有10%,净利润率更达到7%。而毕镐平进一步解释说,繁昌能拿下如此高的净利润率得益于两点:一是恒志和电信10余年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二是繁昌优秀的售后服务能力。
畢镐平的理解是,电信行业的一大特点是对售后要求高,因为其电脑用户分布更广,有IT部门的,也有各种行政科室的,他们对PC的熟悉程度不同,因此对渠道商的售后服务能力要求很高。
目前,上海电信公司采购联想PC的比率并不算高,主要还是以Think和HP为主,毕镐平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国外品牌一直占据电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这一情况也在改变。毕镐平介绍,上海电信10000号服务中心的千余台PC即全为联想品牌,114查号台扩容后也将部分PC更换为联想品牌。相比电信而言,上海网通和上海联通则要“讲实惠的多”,采购的联想PC比率要高于上海电信。
上海电信的PC采购由采购中心统一负责,而旗下的上海信息产业集团和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则单独采购。对于50万元以下的单子,不要求投标,50万元以上的单子在投标时,入围的IT供应商也就两三家,因此竞争并不激烈。
欲赎回被复旦光华收购的股份
在互联网上搜索恒志,所获得的信息并不多,而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2004年6月上海本地的软件公司复旦光华斥资110万元收购恒志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毕镐平说,因为恒志一直做电信行业,而复旦光华是复旦大学和上海电信的合资公司,当时还是恒志的客户。“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次战略‘投资’能为恒志带来更多的系统集成机会。”然而,恒志被收购三年来,每年仅有一两个单子由双方共同完成,毕镐平的设想并没有实现。而复旦光华成为恒志的控股股东后,甚至都没有派人来接管、指导工作。
“当时没想到太多,投资协议的附加条款比较多,其中一条是三年后,复旦光华可以撤资。现在复旦光华同意撤资,但因为牵扯到国有资产问题,手续上很麻烦。”毕镐平说。
寻求突破:大企业市场
正是由于竞争不激烈,虽然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恒志的营收还保持在约5000万元/年,特别是近两年,增长并不明显,这与其他行业的高增长不同。
“最主要的原因是做电信行业,日子还比较好过,没有紧迫的感。”毕镐平这样总结恒志近年徘徊不前的原因。
为了解决公司的发展问题,恒志试图进入消费PC领域。恒志曾在卖场开过两个联想专卖店,目前还有一家在浦东的太平洋数码广场三期。毕镐平说,当时在卖场开设专卖店一是做展示中心,给一些企业客户展示联想的商用PC,二是希望能借此接近常去卖场采购的中小企业。不过,现在毕镐平认为,浦东卖场的专卖店因为位置不佳,并没有起到当初预想的作用。因此,他计划将专卖店也关掉,新的计划是拓展大企业客户市场。
毕竟有为电信以及百安居、上海烟草、联华超市等大客户服务的经验,毕镐平打算在大企业客户市场上展开尝试。公司已经制定计划,希望能在2008年在这一市场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