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点滴做起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b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做事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动手能力,操作活动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思维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手的动作越复杂,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越积极。对幼儿来说,双手越灵活,大脑得到的刺激和锻炼的机会就越多。因此,让幼儿“动手”就相当与帮助大脑做“体操”,是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的一种方法。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蒙台梭利也强调幼儿期的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与感官训练为主,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自己的个性。
  1.运用多种途径、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1.1 在美术中培养。
  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老师在美术教学中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
  小班可提供报纸、油画棒让幼儿进行撕、贴、涂;中班可提供叶子、种子、水果等进行剪、贴、拼,如用树叶制作“金鱼”,用水果进行装饰小动物等;大班则可用纸浆、玉米粒、超轻粘土等材料自己动手进行创造,如在我班本次的市开放中我们在美工区提供超轻粘土、鞋拓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动手对鞋拓进行装饰,幼儿很感兴趣。而且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会思考会提问,要如何利用材料把作品装饰的更漂亮。所以,按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开展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1.2 在生活积累中提高。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长在包办一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动手能力弱。所以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教师应该指导帮助幼儿学习、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提高生活方面的动手能力。如,小班幼儿自己穿脱衣裤、吃饭、排椅子、中班幼儿可以帮忙分发碗筷,擦桌子等大班幼儿吃完后帮助整理教室,鼓励幼儿学习自己整理小床铺。每天午休后,我们都要求幼儿自己叠被子,尽管有的幼儿叠得不怎么美观,但幼儿已经知道要自己动作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做的多完美,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做的自己做,能想的自己想”,学会自己动手,而不是依赖他人。
  1.3 在区域操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了支持幼儿去探究动手操作,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为其动手操作活动铺路搭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问题设计各种操作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索来解决问题,获得答案。
  如科学区“米汤变色”,教师提供米汤、水、碘酒、纸、棉签先让幼儿在纸上进行绘画,再利用水与碘酒让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得出有关碘酒与米汤之间的化学反应。还有如“沉与浮”,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鞋材料物品,让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得出有关“沉”与“浮”的简单道理。类似于此类的操作活动经过多次以后,你会发现幼儿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会有质的飞跃。同样的方法,在生活区我们提供刺绣、缝图案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缝、绣,在老师的指导和幼儿动手操作积累的经验中,现在我们班的幼儿可都是“织女”所以可以将这样的形式扩展至各种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选择制作区域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同时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也要经常鼓励幼儿,说一些赞美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有兴趣去“动手”。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喜欢奖励的,不喜欢抑阻的,愈奖励他,他愈喜欢学习,愈抑阻他,他愈不喜欢学习。”毋庸质疑,只有当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愉快的投入到动手操作中来。
  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往往需要克服困难,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良好品德的形成。
  2.在体育游戏中成长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素。《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体育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体育游戏,不仅发展动作,锻炼大小肌肉群,娱乐精神,释放情感,适应群体生活,懂得行为规范,还可培养其创造力。比如:在幼儿园体育游戏《变 变 变》中,游戏材料少,所以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参与制作,首先让幼儿找来五颜六色的塑料瓶子和橡皮筋等,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制作各种漂亮的器械。制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的意愿请伙伴或老师协助,一起动手分工合作,在教师与幼儿共同努力下,呈现出来的成果有“沙锤”,有的“哑铃”、“碉堡”。丰富的材料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不仅带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游戏中与制作中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以此可见,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幼儿而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的准备到活动过程。
  3.家园共育,双向促进
  在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动手能力,但回到了家里,幼儿的事情都是父母包办,这样日积月累,在幼儿园得到的经验到家里又全部抛下,这样效果肯定会大大降低。《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老师与家长要协调沟通,要让家长知道现阶段我们在做什么,希望家长相互配合,相互反馈,做到家园共育,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3.1 建立沟通桥梁。
  在培养与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要让家长知道有关动手能力方面的知识,及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家长重视了就会与我们一起沟通讨论,可以建立相关的QQ群,与家长一起分享有关动手培养的文章及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请家长把幼儿在家的情况拍成照片分享到家教园地。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整齐、自己画画、自己制作。这样,孩子看到自己在家的表现展示在幼儿园让别人观看,心里会产生自豪感,就会更开心、认真的参与类似的活动中。日积月累,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性。
  3.2 建立相互反馈平台。
  幼儿在园和在家进步了需要老师与家长及时相互反馈,并适时鼓励表扬,才能相互了解、互补,做到家园密切配合,共同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幼儿在家的表现家长要及时向老师反馈,老师就可以进一步对幼儿进行鼓励与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就会大大提高。相同,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也要通过与家长反馈,家长才能知道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哪方面的操作知识,存在哪些的不足,需要在家继续加强练习。这样进行双向反馈与指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肯定会达到相应的效果。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及各类活动之中,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深刻挖掘动手操作的多方面教育因素,将幼儿动手能力作为一种素质,切实地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根本和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权利,理解和重视幼儿发展,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使幼儿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琳,朱家雄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曹中平著.《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董奇著.《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唐淑.《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脑中构建一幅活地图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地图作为信息的资料库和一种新模式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一线地理教师的实践经验,再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特点,介绍心理地图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关键词】中学地理,心理地图,教学构建  心理地图是人们对地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实际感观内化成为印象。以反映人们对位置和
期刊
在当前新理念下,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教师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1.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高中物理教学难的问题较为普遍,直接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解决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高一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做一简单探讨。  1.注重加强学生
期刊
小学体育课是小学生们最为喜欢的一门课程,体育课教学是以运动为学习课堂,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学科。但作为一种激烈的、有对抗性的,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也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师必须要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  《新课程体育标
期刊
【摘要】本文就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进行剖析,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积极的情感态度,英语学习  1.情感教育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
期刊
目前,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探讨,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课堂氛围,拓展思维空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新能力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创新并不是天才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标准2011版,是十年课改宝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国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数学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正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研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数学教育实践,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本文从“传承中国文化特色、更有具体性和指导性、深触数学教育的本质”三个方面阐述了2011版课标的特点。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关键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体会  捧读2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为看重对书本上基本知识的解读,而忽略了对与英语听力教学的及时跟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高中生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听力水平的测试中,及格率远低于基础知识的及格率。这充分证明了目前我国英语听力教学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训练  如何纠正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偏差,切实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
期刊
数学的教学如何能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  设立数学兴趣小组。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建立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应由部分对数学有较浓厚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数学课外活动的密度不宜过大,每次活动要讲求质量,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每周进行一至两次活动,每次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