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文本全译的翻译策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从黄忠廉和白文昌两位大家主编的《俄汉双向全译教程》一书中总结的全译七大方法为出发点,以本人课上应用翻译实践材料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等方法,论述全译的七大方法策略,同时,简明扼要地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应用翻译;全译;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合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应用翻译简述
  应用翻译,又称实用翻译,是指一种实用性文本的翻译。可以说,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
  应用翻译是应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要求,从实践中诞生。
  从内容来看,应用翻译几乎包含了除文学翻译之外的其他文本,涉及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从文本体裁来看,包含科技、政论、商贸信函、说明书、法律等文本。
  二、理论简述
  从翻译策略来看,应用翻译大多数文本的策略导向基本以“归化”为主流。其意思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要知道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从翻译目的来看,应用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异”,正好恰恰相反,是尽最大的可能去“求同”,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使译文尽可能地达到翻译的目的。
  应用翻译策略有很多,翻译大家黄忠廉将其进行了系统的划分,总结出全译的七大方法,即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与合译。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三、示例分析
  (一)对译
  尽管俄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别很大,但总会有重合的地方,通常我们会采用对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原文1:Сегодня работы ведутся 150площадка,на девятилиниях и 28строящихся станциях.
  原译1与改译1:目前施工的有150个工地,9条线路和28个正在建的地铁站。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译文与原文是一一对应翻译出来的,符合汉语表述习惯。
  (二)增译
  众所周知,俄语中没有我们汉语中所谓的量词,但是俄译汉时,译文要符合汉语表述习惯,所以要翻译出量词。
  原文2:Казалось бы, прирост совсем небольшой……
  原译2:似乎,增长量不是很多……
  改译2:似乎,这一增长额度不是很高……
  例句中прирост是单数名词,表示“增长,增长率,增长额”等,翻译出“这一”表单数,指代明确。
  (三)减译
  俄语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翻译成汉语时可以进行适当省略,这属于逻辑性减译,不会使译文繁冗复杂,使受众更加容易理解。
  原文3:Какожидается,обращение будет передано во всенацианальные Олимпийские комитеты стран-участниц.
  原译3:预计,这一倡议书将转发给所有参与国的国家奥委会。
  改译3:预计,这一倡议书将转发给所有参与国的奥委会。
  细品译文,可以发现,参与国的就已经说明奥委会是国家的了,而且нацианальные与стран词义重复,所以采用减译的方法,只译出一个国家,使译文更加简单明了。
  (四)转译
  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直译出来的句子,译者本人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未处在这一情境中的受众可能不会明白,这就要求译者采用转译的方法,只改变句子的形式,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使译文更加简单明了、贴合实际。
  原文4:Разными названиями российские города похвастатьсяне могут.
  原译4:俄罗斯城市不可以以不同的名称来吹牛。
  改译4:俄罗斯城市也算不上名称繁多。
  改译4比原文4中的两个“不”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也更符合汉语简洁的特点。
  (五)换译
  俄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差别很大,在翻译时,许多情况可以用符号换译的方法,体现细微之处的差异,下面以符号换译来解释说明俄汉语之间的差异。
  原文5:По четырём ТПУ на сегодняшний день мы ужеприступили к подготовке площадки 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у——это《Алма-Атинская》,《Новокосино》,《Пятницкоешоссе》……
  原译5:目前我们已开始四个交通换乘枢纽工地准备及建设工作,分别是《阿拉木图》《新科西诺站》《星期五公路》等。
  改译5:目前我们已开始四个交通换乘枢纽工地准备及建设工作:《阿拉木图》《新科西诺站》《星期五公路》……
  比較一下原译5和改译5的译文,可以发现,改译5进行符号换译后的行文更为简洁,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更加符合汉语表述习惯。
  (六)分译
  俄译汉时,经常会遇到长句的翻译,若想翻译好,这时就需要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分译,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原文6:Москвичи с 5февраля смогут приобрести себе электронныйкошелёк под названием ?Тройка?:он представляет собойпластиковую карту голубовтого тона с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ымномером и изображением трёх лошадей в виде русскойтройки.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黔东南苗族干栏民居建造材料为例,分析了地方材料的属性,并通过中国当代建筑师使用地方材料的实例,总结出环境设计中运用地方材料的当代建构策略,倡导在设计与实践中对传统地方材料的思考与运用。  【关键词】建构;环境设计;干栏民居;地方材料  【中图分类号】TU39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材料是表达环境设计地域文化情感的重要手段,是人与环境接触的介质。中国传统民居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
【摘要】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云南曲靖麒麟区沿江街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
【摘要】本文以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扎库齐牛录(八乡)的汗都春艺术为个案,从边缘化视角探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定位,主要分析与阐释汗都春艺术在多元化的社会变迁中如何选择积极的文化适应策略。  【关键词】变迁;汗都春;多元融合  【中图分类号】V911 【文献标识码】A  汗都春艺术自生成以来,并不是单线传播发展,而是多元文化在社会发展变迁中不断交融的结果。边缘化是族群文化互动过程中难以规避的
【摘要】艺术和宗教都是从人的知觉心理学出发,阐述通过知觉制造感觉的科学依据,从而营造出一种心理构造。作为意识层面的精神创造,艺术和宗教一直纠缠在一起,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旨在以米开朗基罗的宗教壁画《最后的审判》为例,在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对宗教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艺术;宗教;促进;制约;传播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最为
【摘要】本文以国内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为研究背景,以新疆喀什地区基础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维吾尔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维吾尔 族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来的竞争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关键性问题。本文立足当前高校育人工作实际,结合本院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浅谈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旨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设计专业;双创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1980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第一颗远程运载火箭(东风-5洲际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试验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远程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军事科学的新成就,标志着我军现代化装备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摘要】粤曲茶座是广州地区茶楼中存在的一种粤曲表演形式,其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对其受众群体现状的调查是了解这一传统表演形式在当下变迁的关键。  【关键词】粤曲茶座;观众;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音乐社会学论域中,受众群体(听众、观众)是以听赏活动聚集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受众与音乐家的分离,表明了社会分工的成熟,商品经济社会的形成。前苏联音乐学家
【摘要】“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劇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关键词】彝剧;“羊膻味”;“松毛气”;民族文化;艺术;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
【摘要】新时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及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国人在精神食粮的选择与追求上出现更多的可能性。这些精神食粮中,既有弘扬正能量的,同样也有低俗糜烂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的传播和可控性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这就很容易造成价值观的偏差并且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出一批具有正能量和积极内容的“文化产品”来引导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本文尝试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