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及恢复方案研究——以额济纳盆地天然植被为例

来源 :干旱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额济纳天然植被恢复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是2~4 m。给出恢复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计算方法,并计算了恢复到合理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为32.57×108~20.44×108m3。还通过对地下水不同补给途径的分析,计算出地下水的补给量共计8.45×108m3/a。按照黑河流域调水方案,要将不同现状地下水位恢复到合理生态地下水位还有一定难度。因此,考虑在不同恢复期限内,按不同恢复程度逐步恢复的方案。经分析论证后,最后提出了5年80%恢复生态地下水位到4 m和5年50%恢复生态地下水位到2 m作为规划方案。2种方案的实施均可使额济纳退化的天然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其他文献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工会带动公园北街餐饮服务业一条街工会联合会,结合餐饮服务业特点,精心设计载体,从权益保障、人文关怀、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工会组织作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景观之一,也是干旱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绿洲的稳定事关干旱区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绿洲稳定性成为近年干旱区研究的热点。从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相继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基于"自由主义史观"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使"历史认识"问题成为日本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解读安丸良夫的《近代天皇
学术界与实务界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再就业所形成的用工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上的两个基本范畴,在经济基础层面,超龄劳动者再就业形成的
<正>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结合时代特征、企业特点积极开展好班组建设活动,是推进企业再创辉煌,保持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
期刊
本次规划研究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近远结合,逐步到位"的原则,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哈尔滨铁路局规划的客 运专线、快速铁路构成等,根据哈局内各枢纽动车开行方案并结合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因具有多次利用、跨空域飞行、在轨机动、指定区域返航的优势,成为各国争相研究发展的焦点。RLV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文章阐述了现有钼酸铵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不足,进行大量的小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优化工艺,确定了新工艺的较佳工艺条件。利用新工艺处理钼焙砂,一方面可大大降低焙砂中的杂质含量,降低
蒸散发是绿洲水文循环中最重要的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之一,开展绿洲蒸散发研究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从叶面、个体、田间到景观尺度,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蒸散发观测研究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