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服务和劳动锻炼,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儿自我意识、自我形象的基础。然而目前许多幼儿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凡事包办代替,使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本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家园共育   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相对来说,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用餐、穿衣、穿鞋袜、如厕、洗手、收拾玩具、做简单的劳动等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过程,既是模仿学习和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建立自信心与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家长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模糊认识和误区分析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发现:目前许多小班幼儿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如他们普遍认为孩子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琐事,大人可以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孩子完成,何必让孩子劳神费力;有的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这种能力是很自然的,待孩子长大以后就可无师自通了等等。因此,长期以来,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获得锻炼的机会处于被剥夺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只有在双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下方能实现。幼儿园的老师是接受正规幼儿教育训练的,是具有现代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主要渠道;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许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对家长的模仿而习得。幼儿园与家庭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如果存在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差异,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轻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重者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幼儿园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家长观念,形成家教共识
  为了讓家长明确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行为,我们利用多种沟通途径,如面谈、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手册、班级网页、发短信等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能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就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了广泛的咨询、交流,并达成共识。让家长们在聆听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探讨交流等氛围中逐步转变观念。家长观念转变以后,家园的配合也就更趋一致。
  (二)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实践指导,提供方式方法
  为了让家长对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感性的认识,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观摩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让家长观看老师是如何指导小朋友自己做事情,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当家长们看到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会自己换衣服、收拾玩具、进餐等,家长们就会明白到其实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我们加以引导,小朋友一定能做得到、做得好,从而加强了对家长实践能力的指导,教给家长具体的方式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赞赏。
  1.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通常比较简单,缺少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为此,我们经常将我们的教育经验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学习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比如在收拾整理玩具时,我们借助游戏“玩具找家”来教会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在“找家”中幼儿既学会了玩具的分类,又进行了简单的劳动训练。活动完后,我们将游戏的玩法告诉家长,让家长在家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教小朋友收拾玩具。我们还通过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他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教育的成果,对进一步培养孩子生活自我服务能力也有了充分的信心;部分家长通过观摩,发现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在明确方法后,他们也愿意花时间去培养。
  2.在儿歌中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们将一些生活自我服务技巧编成儿歌、顺口溜、歌曲等形式,将生活能力的学习寓于儿歌中。
  3.在模仿家长的榜样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家长榜样的力量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家长应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我们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在用餐方面,平时要注意做到爱惜粮食,讲究卫生,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等等。在用餐前要营造家庭用餐的积极氛围,激发孩子的食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讨吃什么,怎么吃;用餐时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咀嚼方法,成人可以先示范,饭菜放进嘴里后要用牙齿,把它们嚼碎等等。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进餐时能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基本能保持桌面的清洁。
  通过一年来的家园配合,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家园的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可以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心的呵护,结合家园共同能力,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目标将得到现实,为塑造幼儿优秀的个性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发展犹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方能促进幼儿发展,要提高幼儿的文明素质,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礼仪教育能力,建立一种合作,互补的伙伴关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长 礼仪 成长 家园共育  一、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及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
期刊
一、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好处  由于小学生处于 6-12 周岁这个年龄段,导致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以具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为主导,而从三年级开始数学知识点逐步从具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复杂情况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许多抽象知识点转化到符合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飞速发展,当代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都要进行升级进步,才能应对当下环境对于未来学生培养的人才需求基础。在学生进行打牢基础继续学习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在教学活动中改革创新出更有利于知识教学的方法让小学生进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也要适时改革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背景;创新教学;小学数学  将小学学生在发展成长方面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期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与自己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
期刊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因此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得从小抓起。学生犯错在所难免,那么应该如何让他真正意识到错,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呢?我认为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矫正他们的不当行为。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天早上,我刚来到学校就听说我班学生连续两天在路上打了架,听到这一消息我急匆匆地来到教室对学生说:“昨天下午和前天下午在路上打了架的同學站起来。”瞬间四位男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我说:“前天
期刊
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学习的涵义所谓有效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应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加工,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 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有效学习的要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效互动(师幼/幼幼)提供学习资源,形
期刊
自从加入《核心素养下第二学段教学目标达成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至今已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开展问卷、进行分析使我对于在核心素养下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  通过研究我明确了史宁中教授在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时提出的“三会”的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大核心概念”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
期刊
教案《創作儿童诗》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化了传统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从而正确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培养 幼儿园  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纲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园教育
期刊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今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已成为了困扰学校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寒假对我县部分农村小学生做了调查,在此笔者结合实际调查,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几方面分析了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厌学”现象的表现  首先,有厌学症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读书无用”,认为学习好坏对自己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