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feng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读书重思考,今人阅读“碎片化”,古与今的极端差异给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于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想要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就必须先搞清楚这差异的原因何在。
  其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论语》《孟子》,此皆圣贤之语,有警戒之义,但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是阶梯。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和智者进行一番灵魂的对话”。古人十年寒窗苦读,每日与孔子、孟子进行精神沟通。十年沟通,不说成为孔孟,也算一位智者了。而如今,我们重视学习数英物化生,忽视经典阅读,导致我们缺乏文化涵养。对中国人来说,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值得我们追求。诚然,科学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生产力,但人类不只是有二十一世纪,还有许多个世纪,直至地球消失。在未来的日子里,人是主宰,但主宰人类的是灵魂,所以,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更重要,而这唯一的方法是读好书,这也是古人重贤的原因。
  其二,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做一个人更有意义。有趣,不单指这个人有趣味,更指这个人有对社会有贡献的趣味。当然,他必须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不然怎么会对社会有益?如果文化只存在于简单的文字中就浅陋了,就如同一副白骨架,无血无肉,令人恶心,而琴棋书画等就如同血和肉,在字的基礎上给文化一种丰美感,从而吸引人的眼球。如此,古之人行事、作文章想入贤者之眼就必须在寒窗苦读上更上一层——多艺。王维善绘画,又精于佛学,东坡称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王维对唐代画坛的贡献可想而知。柳公权学名虽浅,但书法名驰千古。如果我们对文化不感兴趣,也不觉得有趣,我们怎么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呢?
  其三,读书当读好书!文天祥起兵勤王,虽殒身,终留名千古。读他的诗,更多人懂得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伏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学富五车,忠直诚恳,直言上谏,有魏徵之风,推动唐王朝走向兴盛。由是观之,读书养气节,读书让中国人站得稳,站得直,站得久。
  站着总比跪着强。有骨气的人才能腰骨挺直而立,怯懦偷生的人总是膝软而跪。
  这三者,都是如今我们缺少的东西,也是我们读书应该学会的东西。读书是为了思考,思考是为了求得精神解放,古人十年背下50万字,烂熟于心,我们读书十年,不求背下这50万字,但是应该求得精神的解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得知、得趣、得气节,必定会有一个更为精彩的人生。
  你的人生已经过了18年,你也许会担忧是否还来得及。与其担忧,不如放下担忧,开始去做令你担忧的事。出发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扬帆文学社】
其他文献
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的考生采用散文这一体裁进行写作。因为散文在表现方式上更自由,记人叙事、摹景状物、抒情论理更纵意自如;在题材的选择上更无拘无束,可笼天地于形内,可聚万物于笔端,全然一派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善于驾驭者,往往把风景、人物、议论、思想组织在一个题目下,写成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具体来说,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散而神不散,舒卷自如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題材广泛自由
期刊
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
期刊
这段材料的主要矛盾是“经历过的瞬间”与“今天的自己”。学生作文只要抓住了这组矛盾关系,即视为符合题意。可以展示、剖析两者间的关系,也可以作整体观照,立足“经历”对人生之重要影响,指出要“珍视过程”“珍惜经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如果质疑材料,谈一个人不受经历、遭遇的影响,不改初心,只要言之成理,亦符合題意。  如果只是浮泛地叙写某一次经历而未揭示对“我”思想、人生等的深刻影响,或只是停留在对
期刊
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半数成年国民更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近一成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1/3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阅读,各式电子设备也成了人们的移动书库,其海量存储和分享功能带来了以下感受:知识得以快速传播;信息五花八门、复杂且多元,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有人简单地将读屏与碎片化
期刊
中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战国策》《世说新语》是我们的三部说话的经典,一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字字句句打进人心坎里。还有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此外汉代贾君房号为“语妙天下”,可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句赞词;明代柳敬亭的说书极有大名,可惜我们也无从领略。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
期刊
【35分钟限时训练】  宜黄县县学记  ◎[宋]曾 巩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王者荣耀》是一款大热的英雄对战手游。2015年11月正式公测至今,已经拥有超过2亿的注册用户,玩家每天超过5000万。《王者荣耀》里几乎每一个英雄或多或少都有些被恶搞的成分。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设定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  一篇小学生关于荆轲的作文里面提到,在他的认知里,一直以为四大刺客
期刊
我觉得作家天生就是一些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他们比起其他人,自由而质朴,敏感得很。这一切我想都是从大自然中汲取和培植而来的。所以他能保住一腔柔情和自由的情怀。我读他们写海洋和高原,写城市和战争的作品,都明显地触摸到了那些东西。那是一种常常存在的力量,富有弹性,以柔克刚,无坚不摧。这种力量有时你还真分不清是纤细的还是粗犷的,可以用来作什么更好。我发现一个作家一旦割断了与大自然
期刊
近来《王者荣耀》手游可以说是风靡全国,在中小学生中甚至大学生中都极为流行。可就是这样一款流行的游戏,竟全然不顾真实的历史,将历史人物改造成游戏人物后肆意恶搞——壮士荆轲被塑造成女性,诗仙李白被杜撰成刺客。如此恶搞的历史被广泛传播,人们对历史必须怀有的尊重也终会逐渐湮没在游戏中。  《王者荣耀》的游戏制作者如此篡改历史人物一定有其目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恶搞唤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从而吸引玩家,赢得利润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汉字的书写问题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汉字之殇,令人心痛。  汉字,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人类文明由此诞生。从古至今,汉字不断演变,由简到繁,再由繁化简。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共经历七次演变,而这最后的形式是人类智慧在漫长岁月中的沉淀,是人类的宝藏。  如今,汉字作为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却有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话题与现象奔涌而来——提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