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结合“春天的鸟声”科学活动的设计,提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构建“引发问题—解决问题—衍生问题”的三步教学流程,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活动 春天的鸟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82-02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儿童参与多种活动形式的教育过程。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设计教学过程,让幼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经验。以下,笔者结合幼儿科学活动“春天的鸟声”的设计与实施,按照“引发问题—解决问题—衍生问题”三个步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引出问题,激发认知兴趣
  春天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春天。“春天的鸟声”这个活动则是让幼儿通过听觉进行全新的尝试和体验。在活动设计之前,笔者针对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学情调查,设计以下问题:你觉得春天有声音吗?为什么?你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在哪儿听到的?你最喜欢哪种声音?说说你还想听到哪些声音?这些问题都是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激活了幼儿对春天里各种声音的敏锐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问题调查可知,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听觉的关注点有不同层次的发展。比如小班幼儿对春天里动物所发出的声音比较关注;中班幼儿的听觉注意力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关注生活中那些熟悉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他们对风雨声也有了关注,而且会留意像小虫子破土等这样比较隐秘的声音;大班幼儿在听觉的注意上更加细致且富有层次感,比如种子发芽的声音、春卷入锅的声音等,这些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大班幼儿的关注。
  由于三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对春天的鸟叫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关注鸟儿的叫声就成为接下来集体活动的重点话题。针对鸟儿的声音这一主题,笔者展开相关问题调查,目的是为接下来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三个聚焦问题。三个问题如下:(1)春天的什么鸟儿叫声最响?(2)你能学学这种鸟儿的叫声吗?(3)关于春天的鸟叫声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有哪些想法?这三个问题很快激起了幼儿的探究兴趣。第1个问题,幼儿的回答虽然没有科学的依据,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关注了春天里鸟儿的叫声,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第2个问题,幼儿的回答有的用了拟声词,有的是用图画符号进行描绘,还有的用图像做记录,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学生对以往生活的经验再现;第3个问题中,由于幼儿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他们提出了多个富有童趣的问题:长得丑的鸟儿是不是叫声也很难听?为什么鸟儿的声音都不一样?叫得最响的是老鹰吗?冬天的鸟儿还会叫吗?黑色的鸟儿和穿花衣服的鸟儿是不是叫声不一样?以上问题激发了幼儿的认知兴趣,让这节集体活动课有了探索的深度,充分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解决问题,积累认知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依据上一个环节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了集体活动中的三个重点讨论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采用谈话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动交流、大胆表达。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一)唤醒生活经验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来自大人,也可能源于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为此,笔者组织幼儿展开互动式对话,唤醒其潜在的经验,帮助幼儿在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探讨“冬天的鸟儿不叫吗”这个问题时,幼儿展开以下交流互动。
  幼1:我爸爸说鸟儿冬天会飞到南方去,所以我们就听不到鸟儿的叫声了。
  幼2:春天天气暖和了,鸟儿就会回来跟大家问好,所以我们又能听到鸟儿的叫声了。
  幼3:春天的时候,鸟妈妈会教鸟宝宝唱歌。
  幼4:小鸟是在叽叽喳喳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幼5:冬天太冷了,鸟儿不想说话,它们会躲起来。
  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有的来自大人的引导,有的来自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还有的来自幼儿内心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唤醒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找出了问题的答案。
  (二)尝试简单推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初步学会归类、排序、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集体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刺激幼儿进行推理,促使幼儿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比如,在探究“为什么鸟儿的叫声不一样”这一问题时,幼儿展开互動交流,并由此引发逻辑推理:(1)鸟儿是不一样的,所以声音也不一样;(2)鸟儿的嘴巴长得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因此它们的叫声也不一样。
  从幼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能够寻找到逻辑推理的线索,有的是从鸟的种类入手,有的发现了鸟的嘴巴不一样。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说明他们具备了逻辑思维的雏形,值得肯定与鼓励,并加以细心引导。
  (三)引发思辨质疑
  现代幼儿哲学教育强调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哲学角度引发幼儿思辨质疑。比如在探讨“春天叫得最响的是老鹰吗”这个问题时,教师在活动中跳出既定的认知角度进行思维引导,不再执着于对错,而是从哲学角度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展开思辨和质疑。幼儿由此进行以下交流互动。
  幼1:老鹰是体型最大的鸟,所以它叫得最响。
  幼2:鸵鸟也是体型最大的鸟,但它都不会叫。
  幼3:布谷鸟的声音很响,很远很远就能听得到,可是它长得并不大。
  幼儿园开展集体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体验思辨和质疑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价值判断,帮助幼儿构建认知,这些认知不局限于正确的答案,而是侧重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活动中,幼儿不但唤醒了潜在的生活经验,并且基于已有的经验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对问题展开简单的推理分析,由此,幼儿通过互动交流提高自我认知,并通过问题的讨论交流积累具有思辨性的认知经验。
  三、衍生问题,推动经验增长
  幼儿集体活动的设计不仅仅是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而且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经验,这些已有经验还能衍生出更多有价值的、值得深度探究的问题,推动幼儿经验的自然生长。在“春天的鸟声”这一科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对幼儿的学情调查梳理出三个问题(冬天的鸟儿为什么不叫?鸟儿的叫声为什么不一样?春天里叫得最响的是老鹰吗),并根据这三个问题进行焦点讨论。互动交流之后,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衍生出三个问题:“大个子的鸟儿一定会叫得更响吗?同一只鸟儿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春天里特别容易听到鸟儿的叫声?”这三个问题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延伸,同时体现出三个问题所具有的创造力。
  这三个衍生的问题,是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师幼探讨自然而然生发的新问题,与前面三个问题相对应,前后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前面提到的问题是“老鹰个子大,老鹰的声音是最响的吗”,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个子大的鸟儿真的会叫得更响吗”这个问题,幼儿梳理“不同的鸟,叫声也是不同的吗”,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同一只鸟叫声都一样吗”。幼儿对“冬天的鸟为什么不叫”进行思辨之后产生疑惑:“春天这个季节为什么特别容易听到鸟叫呢?”在这些逻辑关系中,幼儿增长了新的生活经验。
  笔者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证据收集,比如,在探讨“个子大的鸟真的会叫得更响吗?到底什么鸟儿叫得最响”这一问题时,幼儿学会运用自己搜集的证据进行观点表达。
  ①我看到电视上有一个叔叔在街上采访,他说乌鸫是春天叫得比较响的一种鸟。我看到的乌鸫是小小的鸟。
  ②我看过一个视频里面有一种白色的鸟。这种鸟儿的叫声比老鹰的声音要响得多,可是它看上去就没有老鹰大。
  笔者投放相关学习工具和资料,比如给幼儿提供电脑、书籍、动画片段、科普研究等,并让幼儿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或是鼓励幼儿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询问大人等。笔者引导幼儿展开自主学习,让幼儿体验多元学习的快乐,从中培养细致观察、信息检索的学习习惯,幼儿借助分析、比较的方法,积累了应用学习工具的经验。
  以上活动环节,幼儿借助听觉感知春天,从引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再衍生出新问题,既是对主题实施活动路径的一种有效拓展,也是对现行课程的探究过程,使得幼儿的科学活动经验获得了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马冬青.优化幼儿园晨间谈话活动实践与研究[J].成才之路,2019(34).
  [2]向小玲.幼儿园谈话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
  [3]陈丽雅.幼儿园谈话活动有效教学对策探讨[J].新课程,2020(39).
  [4]张惠纳.浅析民汉混合中班谈话活动环境的创设[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5).
  [5]田井秀,田穗.布依族甲金故事引入幼儿园谈话活动的实践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2).
  【作者简介】廖梅芳(1984—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為学前教育。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我区部分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从意识观念铺垫、基本理论依托、实践成效佐证和客观条件支撑四个方面分析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可行性,以促进绿色海量阅读在我区小学全面推行。  【关键词】全面推行 绿色海量阅读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25-02  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西西部某县为例,总结该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地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当地学校提高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认识、支持大学生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与助学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边远地区 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12-03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关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一课为例,论述“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单元阅读教学策略:研读教材,定位目标;精心设计,落实要素;梳理框架,指导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围绕中心意思写” 习作单元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7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衔接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中小学衔接课程建构的实践经验,建议教师将中小学衔接课程分为建构课堂育习惯、参观实践悟衔接、课程引领促发展三大板块进行实施,以期学生更快地适应角色转换。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 课程 实施经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50-04  说起“中小学衔接”,大众的普遍认知和做法便是让小学毕业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实践为例,围绕探寻积的变化规律这个问题,提出聚焦真问题、提出真猜想、经历真探究的教学策略,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思想。  【关键词】《积的变化规律》 数学思想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80-02  《积的变化规律》是乘法计算中自然存在的规律
期刊
【摘要】本文以《穷人》教学为例,针对长课文内容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等问题,论述抓文体特点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通过关注文本的情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描写等,梳理文本结构及特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文体特点 长文短教 《穷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73-02  统编版语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教学为例,论述科学课概念转变教学的三步曲:精准探测认知结构,了解已有概念;引发有意义的认知冲突,解决疑惑问题;选择策略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概念转变 认知冲突 前概念 迷思概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90-02  培养儿童科学概念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梧州市新兴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论述以“若水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提出从“润物、润心、润品行”三个层面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实现文化品牌创建,提升综合办学水平。  【关键词】校园文化 若水文化 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59-03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并总结壮族山歌进校园的内容、形式与效果,提出建立长期有效的山歌教学模式、加大双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力度编撰壮族山歌教材等壮族山歌校园传承路径。  【关键词】壮族山歌 教育传承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15-05  “以歌养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农耕
期刊
【摘要】本文以《沙滩上的童话》教学为例,论述将沙盘游戏融入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策略,通过梳理教材内容,寻找到沙盘游戏与创编童话故事融合的内容;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探寻融合教学的具体方法;在课后总结反思融合的效果,以丰富低年级写话素材,提升学生的童话故事创编能力。  【关键词】沙盘游戏 童话故事 创编 《沙滩上的童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