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下)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体题型分析(接上一期)


  陈新忠:下面请徐老师和杨老师来分析一下完形填空。
  3. 完形填空
  徐静芳:2019年高考英语各省市的完形填空文本结构清晰、紧凑,考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把握主旨,理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并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把握和理解来破解未知信息,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正所谓“藕虽断,丝却连;文不全,意相关”,对考生的语篇能力考查要求较高。
  本题型的文章长度一般是250词左右,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尤其是对整体语义的理解能力。设题以考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都是考查的重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全国卷在语法考查和考点层次方面的分布情况(见表8)。
  从表8中可以看出,此次全国卷的完形填空题加大了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和语篇层次的考查,针对语法词性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上。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考生分析、推断信息及逻辑关系的能力。



  典型试题分析:由于此次加大了句子层次、段落层面和语篇层面的考查,有些考点不能在文中找到直接的对应点,需要考生结合文章主题进行推理、判断,比如全国I卷第41—43题。虽然完形填空题中80个选项都在考纲范围中,但考生在熟词生义的掌握上还需加一步加强。比如全国I卷第48题: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re 48 but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Tanzania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seem to be...(48. A. new B. special C. significant D. necessary)考查形容词,通过下文的转折可以看出:虽然环境方面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坦桑尼亚管理局的努力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有一些成效的。选项A、B、D显然不符合文中语意,而选项C. significant ,熟义:重要的、有意义的、意味深长的;生义:巨大的(fairly large),故答案选C。
  杨立剑: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天津卷的完形填空。2019年高考英语天津卷完形填空的考点层次如表9所示。
  考查内容分析:2019年高考英语天津卷完形填空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在篇章语境中对特定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特点:2019年高考英语天津卷有3月和6月的两套试题。这两次考试的完形填空均为记叙文,属于“人与社会”这一主题,同时也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内容,描述了作者的经历及其对社会和他人的观察和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与人交往和社会价值的积极肯定。文章立意积极,充满了对人性美好的描述。3月的考卷里,完形填空部分讲述了作者通过阅读了解到孤儿需要毛绒玩具作为陪伴,于是作者自己发起捐助项目,然后不断发展并成立了公益机构,作者从中得到成长的经历。6月的考卷里,完形填空部分则描述了作者丢失钱包后得到热心人的帮助,表达了作者对陌生人愿意倾囊相助的美德的赞美。
  徐静芳:关于完形填空,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夯实基础,拓展词汇,注重积累。指导学生对平时学习、练习的材料中遇到的生词以及熟词生义的词或短语及时做好归纳整理。
  (2)关注日常语篇教学,注重引领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并注意段落间和句子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帮助他们把握文章脉络和作者写作意图,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3)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解题习惯(如先会意后完形)和解题技巧(略读全文,掌握大意;瞻前顾后,谨慎选择;通读全文,核对答案等)。
  (4)注重平时对文本材料的再度开发利用。
  陈新忠:谢谢徐老师和杨老师的分享!下面请李老师分享一下语法填空题。
  4. 语法填空
  李静:近年来全国Ⅰ卷和Ⅱ卷语法填空题的语篇选材多是以说明文为主的短文,2019年稳中发展,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设题分为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类,比例为7:3,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特殊语境的用词能力、语法结构的辨析能力、实词与虚词的应用能力以及时态、语态与非谓语动词的抉择能力,命题特点如下:
  (1)材料注重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体现育人价值。全国I卷语法填空为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北极熊种群数量越来越少、亟须保护的现状,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III卷则描写了作者在The Pearl City的一段美好经历,注重考生对跨文化知识的了解。
  (2)考点分布均匀,设空科学,考点明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突出语法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综合考查了学生对语法项目的掌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实词以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为主,其中动词又是重中之重;虚词以介词、冠词为主。而句法方面主要考查复合句的引导词,如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从考题的语法考查内容及题目的设计可以看出,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语法知识,设计也比较直接,没有过多的陷阱(见表10)。
  (3)在考查要求上有所变化:一是在考查范围上有所突破,考查了考纲中未呈现的语法项目,如全国I卷第61空的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二是强调语用,注重语境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在有些空中,考查的不是單一的语法项目,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语境综合判断,注重语法的语用功能,如全国I卷的第70题,一个简单的are,考查的不仅仅是动词时态,同时考查数词做主语时主谓一致的问题。   语法填空题的教学建议如下:



  (1)教学中把握好语法复习的度。考纲中规定的语法项目都要复习到位,既要保证语法知识复习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要结合高考试题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要注重意义、形式和用法的统一。
  (2)重视语法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教学中应重视语法在篇章语境中的交际和语用功能,在语篇学习中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教学中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而忽视其语用功能的现象,还要改变过分重视接受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产出性语言技能的培养的现象,加强对学生语篇逻辑分析能力和精细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的准确性。
  (3)提升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还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句子成分,特别要培养分析长句、难句的能力。
  陈新忠:语法填空考查的都是核心语法,更多的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查,考查“形式─意义─运用”的结合,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 短文改错
  陈新忠:下面有请肖老师和章老师介绍一下短文改错题。
  肖山:好的,我们来谈一谈短文改错题。
  (1)试题的立意特征
  短文改错题以语篇为情境,主要考查考生的词、句、篇和语法的综合水平,特别是考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的能力。短文改错中的错误虽然大部分都是“语法”错误,但是它并不是单纯检测语法知识的,而是检测考生写作校验能力的,因此该题型归类在第四部分写作中。校验能力是书面表达的必备能力,完成书面表达之后一定要有检查和改正的步骤。
  (2)考点分布
  下面是全国I、II、III卷短文改错考点分布的一个历时分析(见表11─13)。
  (3)试题的情景特征
  短文改错的语篇材料通常取自学生的作品,或类似学生的作品,题材以记叙文为主。话题通常为学生身边的常见话题。篇章结构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明白易懂,字数在100词左右,基本上不涉及生僻的语言现象和繁难的语句结构。
  从短文改错考点分布可以看出,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连词、冠词是考查的重点,其中连词but和and考的频率很高,全国I卷2019年和2018年连考两次这个知识点。另外,where和when两个引导词的用法区别在2019年全国I卷和2018年全国II卷中也都出现了。
  今年全国III卷短文改错10个错误中有3个非谓语形式错误,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两个是固定搭配:want sth. to do和succeed in doing sth., 另外一个是句型... is to do...。而这三个短语和句型是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的高频短语和句型,所以教师要加强词汇、短语和句型的过关练习。



  (4)教学建议
  ① 切实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词汇要过关,包括单词的用法、固定搭配、构词法、句型等。
  ② 多背诵、多阅读地道的英语文章,培养语感。
  ③ 重视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行文前后逻辑一致,时态、人称一致的习惯。
  ④ 不断归纳错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错题集”。
  ⑤ 训练形式多样化,单句训练、短句训练、长难句的理解和成分分析训练、分类专项训练等相结合。
  ⑥ 语法学习要摆脱为学语法而学语法的观念,要有语境意识,以语用为目标。
  ⑦ 强化解题思路,三条主线:语篇、句法、词法。
  ⑧ 在教学过程中把短文改错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





  陈新忠:改错可以与书面表达结合在一起,改错是书面表达中很重要的一环,考查的内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章玉芳:我们通过iWrite Corpus在线语料库对大一学生的作文错误进行了检索,发现学生作文的常见错误与短文改错的常设考点基本一致。错词现象主要出现在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关系和词类(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正确形式)等方面;多词现象主要出现在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语意重复或行文逻辑等方面;少词现象主要出现在冠词(名词前)、介词(不及物动词后或固定句子中)、助动词、不定式符号 to、连词及语意不完整等方面。
  学生应将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结合起来,养成写作后立即检查的好习惯;在写作中时时注意自己易犯的语法错误,进行总结归类并加以强化训练,以达到灵活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
  6. 书面表达
  陈新忠:下面我们请肖老师和程老师分享一下书面表达这部分内容。
  肖山: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书面表达的历时分析(见表14)。
  近几年的全国卷书面表达,从题材上看主要围绕“人与社会”这一主题,基本都是给外籍教师或外国朋友写信,所选写作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因而學生有话可说。从文体上来看,主要考查了介绍类信件和邀请信等几种应用文,通过文体强调语言的应用性和交际性; 从形式上来看,提纲式和话题式写作是主流,以文字提示形式出题,重视创造情景,考查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书面表达试题充分体现了“突出语境、强调运用、重在交流”的命题导向,强调了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凸显了试题生活化、生活情景化、情景应用化、应用有效化。
  2019年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特点:
  (1)从文体上看,2019年仍然是沿用多年的书信式的文体,属于应用文的范畴,重视交际性和实用性,是考生非常熟悉的体裁。
  (2)从内容上来看,全国三套试卷的书面表达主题分别是24个话题项目中的文娱、体育和艺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美丽中国故事”为主题,凸显了语境生活化,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真实可信,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想表达地道,必须具有扎实的词汇和语法基础。
  (3)从命题形式上来看,仍然是以多年常见的“提纲”的形式给出提示,文字较少,给出的要点既具体,又高度概括、十分简练,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给考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有效防止了考生“直译”要点的做法,但对表达的流利性和顺畅性要求较高。
  程惠云:我再补充一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自主命题试卷的书面表达情况,看看这些试题都体现了哪些教改信息。(1)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写邮件是当今人们互相沟通、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而它也成为近几年书面表达题的主要出题形式。除了上面说的全国卷外,北京卷书面表达第一部分应用文写作为“朋友Jim暑期要来北京、天津和上海旅游,你要给他回复邮件,提出一些关于交通出行和必备衣物的建议”;天津卷为“外籍教师Chris将要来你的学校做一个有关西方艺术的讲座,你需要写一封电子邮件,从音乐、美术和舞蹈话题中选一个你希望对方讲的话题,说明理由,并谈一谈希望从中有何收获”;浙江卷应用文写作部分为“给英国朋友Alex写一封感谢信”。



  这些题目很好地诠释了以下几个设计意图: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核心导向是积极、正向的。②问题情境较真实,生活气息浓郁,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说的角度很开放,但能说得好的人数有限,表现出很好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③试题要求考生根据任务情景,运用恰当的句式、词汇和语法完成书面任务,做到内容完整、语意连贯、交际得体,较好地实现了四层考查意图,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2)既考查语言能力,也考查思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海卷书面表达让考生就古城门票收费的社会现象表达观点、陈述理由;浙江卷书面表达第二部分概要写作,既要求考生理解语篇的逻辑脉络,又要求考生重组信息;江苏卷要求考生读对话之后,概括对话内容,并对“穿还是不穿传统服装”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态度,作出价值判断;北京卷书面表达第二部分要求记述一次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书面表达不仅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对考生的思维品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考查英语学科能力,也考查考生的生活常识
  以北京卷为例,要给Jim 提出合情合理的出行和穿衣建议,考生首先需要考虑出行的性价比问题。从北京到天津再去上海,可选高铁、飞机、长途大巴,甚至从天津到上海还可以乘坐轮船。考生要有这方面的常识。有的考生写了出租车,甚至共享单车,不知他们如何考虑交通成本和距离的问题。
  關于必备衣物的问题,除了简单的地理常识之外,考生若稍有生活常识就有助于得高分。比如,虽然夏季天气炎热,短衣裤必备无疑,但长期在室内空调下,如在高铁或飞机上,一套薄长衣裤的建议能让对方避免着凉。新课标要求中学教育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在学校期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关心生活。这样的试题设计符合交际的原则,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4)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浙江卷的概要写作是向他人转述自己所听、所看、所读,这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不仅促进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时也着眼于为考生进入高校后的学术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的人际交流。

基于高考命题导向的整体教学建议


  陈新忠:谢谢肖老师和程老师。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高三阶段如何复习的问题。请汤老师和章老师来分享。
  汤青:上海地区的高三教学一般会有如下几个阶段。
  (1)高三教学的第一阶段仍然是用教材上新课的阶段,讲究新旧结合、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思维和策略的形成。上海的英语学科高考有两次机会,分别在1月和6月进行。即便时间很紧,常规的高三教学也不是从复习课和讲模拟卷开始。
  比如高三在教授某一项语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应知道两件事:一是语法学习对学生来说不是零起点,是从习得到归纳、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以往教材的语篇中找出这些用法,让学生通过回忆,形成自我归纳,并在教师集中讲解中领悟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知识的区别。二是语法不仅是结构,更重要的是语法功能,它体现在语境中,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是为了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考试中体现在听说测试、阅读和写作等各个环节。例如,动词可以有进行、完成,主动、被动,真实、虚拟,过程、结果等语义表达上的差异;名词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形容词等词性活用方式;形容词、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等,这些都增强了语言的灵动感。
  如果说作文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表现,那么好的作文需要学生准确使用动词的各种时态来呈现时间背景和事情发生顺序,合理使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表达说话者的情感与态度等,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子种类来增强说话者的语气,巧妙运用长句和短句、简单句和复合句来调整听众或读者的思维节奏。这种语用功能的学习和体验就是思维成长的过程。   (2)高三教学的第二阶段,经过模拟训练,学生初步具备依据高考的考场环境、考试时长、考试要求等独立完成试卷的经验,但还经不起复杂的语篇结构、不熟悉的话题、甚至是生词的挑战,学生需要在练习、调控和反思中成长。
  在这个阶段中,试卷讲评课的质量就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学生独立走进考场,而课堂上的“脚手架”必将在完成它的使命后被撤除。建议上试卷讲评课时采用三个步骤:①课前:鼓励学生主动分析,自己发现问题;②课中:搭建多元支架,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③课后:规范课后作业设计,提高训练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处理好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尺度。
  (3)高三教学的第三阶段,就是讲规范,虽然考试策略教师讲了很多遍,但有的学生就是领会不了,那么我们就讲程序,如:读题规范,听力先读题预测,再适当听记;阅读中圈画关键词句,辨析语篇模式;写作时审题仔细,书写规范、文体规范、格式规范。按着程序做,习惯成自然,方法得当,学生自然也能领悟了。
  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一、高二的教学应该为高三做好怎样的准备呢?
  上海的听说考试记录在高考成绩中已经有好几年了,在全国可能也是一种趋势,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语音语调、节奏等语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恰当地掌握语用知识、灵活运用语言。
  背诵也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这里说的背诵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语言材料的灵活运用,不是死记硬背。
  考试中词汇的障碍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有效的词汇学习活动离不开有效的学习策略,建议学生根据单词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养成按音节记忆单词的习惯;尝试用词汇分类、词块记忆等方法,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阅读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报纸、杂志等材料,巩固并习得词汇;注意词汇学习活动中的语言文化理解和语言运用;学会用英语解释词汇,体会词汇的确切含义。
  写作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经常采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系列化的作业能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进程,包括自主复习、发现漏洞、操练巩固、整合应用和拓展延伸等,提高学习效益。
  章玉芳:下面我也来分享一些教学建议。
  高三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新授课教学。
  高三新授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高一和高二的教学内容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围绕单元话题,链接社会热点,利用教材的阅读板块、语法板块和任务板块,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阅读板块建议以泛读形式处理,教师可适当补充高于高考难度和深度的相似话题和相似主题的语篇。
  (2)第二阶段:一轮和二轮复习。
  一轮复习可按照“由话题导入—词汇及句型梳理—基础训练—阅读提升—写作检测”的思路进行复习。
  ① 话题阅读,积累语言。相同或相似的语篇具有一定的主题关联性,具有关联性的主题又会有相关联的文化背景与语境背景、词汇和句法结构及语篇类型等,这些都为理解语篇、习得语言提供了最佳的语境效果。
  ② 基础知识,突出语用。根据单词的常见性进行词汇分级,确定词汇复习内容,针对多义词、同义词、常见搭配和句式结构进行重点解析,突出语用。
  ③ 话题写作,提升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与单元主题相似的高考题及模拟题文本及语篇,通过话题导读和阅读理解的语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词汇特点及语言结构,并以这些语篇为写作素材进行话题延伸写作。
  二轮复习建议以常见语法为中心,以三大主题为主题语境,进行常见语法、阅读和写作微技能的训练。
  (3)第三阶段:冲刺教学。
  梳理近5年高考真题,研究命题走向,找到复习漏洞,查漏补缺:
  ① 考点知识(重点语法、重点词汇)微专题再训练;
  ② 高考题型针对性系列训练,注重听力、语篇阅读、写作技能的再提升;
  ③ 高频考点查漏补缺集训;语篇阅读真题仿练加微技能补缺。
  陈新忠:汤老师和章老师给我们分享了非常多的好做法,不仅对高三复习有意义,对整个高中英语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谢谢!也感谢所有专家和老师的参与!接下來是问答时间。

问答环节


  细雨微风:请各位嘉宾谈谈对语法教学有什么建议?
  肖山:设置真实可信的情境,把语法教学融入其中,做到趣味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体现语用。
  紫鹰:请问阅读部分如何选择外刊?
  陈新忠:我想外刊不是重点,重要的是选择语言地道的文本,选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有新的信息、新的收获的文本。建议可以看国内的部分英文报刊、英美名著的简写本,如果学生水平高的话直接看原著也是不错的做法。
  云霞:想听听周建林老师分析一下概要写作,毕竟是新题型,请多多指教!
  周建林:概要写作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要点;二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要点,不能抄原文,同时还要注意概要写作本身的结构。学生的首要问题是有时很难分清楚要点和细节,其次是基础语法不过关,句子层面的问题较多。因此,学生在关注语篇层面的同时不能忽视句子层面的问题。老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关注单词的替换、句子结构的改变等。
  Lovely-Winni:请问单词的记忆就是需要教师多做课下功夫,把词汇用多种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来学和记忆对吗?
  徐静芳:首先我想说的是,教学应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包办和代替学生的“学”的过程性活动;其次,词汇教学应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而且需要有不断复现的机会;最后,一定要记住:光有词汇是学不好英语的,但没有词汇是万万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陈新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汤青,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学科教研员,高中部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长三角基础教育英语学科专家。
  李静,辽宁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辽宁省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程惠云,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市“名师工程”实践导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海淀区名师工作站英语学科组组长。
  刘萍,湖北省荆门市高中英语教研员,湖北省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徐静芳,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新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参编成员。
  周建林,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高中英语教研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高中英语学科组成员。
  肖山,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组备课组长。
  杨立剑,天津市耀华中学英语教师,年级备课组长。曾担任天津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高考学科评价工作。
  章玉芳,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正高级教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参与译林版牛津教材编写。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一节题为Cell phone safety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基于文本阅读展开深入思考,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引言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语言输入方式。阅读是读者将文本与自身背景信
期刊
摘 要: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以高中英语写作课为例,提出“诊—学—研—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和发展高中英语教师英语写作测评素养。诊断性测评能帮助教师发现英语写作测评的相关维度、要求及学生的弱项;通过教师自主学习,提高其英语写作学科知识及测评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测评素养。与此同时,针对学生英语写作诊断弱项,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行动研究并实施教学,能够有效提高
期刊
摘 要:线索是故事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隐形要素。本文将结合“为什么要提取线索”以及“如何巧妙提取线索,有效推进故事教学”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线索;线索的提取;故事教学引言  英语故事教学是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语言输入的同时,也增加了阅读体验,培养了阅读品格。英语故事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师指导阅读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基本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期“北外英语教育七十年”摘选了《用精神行走的人——记老一代北外外语教师的教育人生》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访谈内容*。从老一辈北外教师的回忆和叙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北外老一辈优秀教师的群体图像,了解北外“传、帮、带”的教师培养传统,洞悉北外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发展路径。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个人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见证了中国英语教育数十载的奋斗与发展。第一批教师,第一批学生,第一套教材,第一部大纲……无数英语学人,同舟共济,携手成长。今天,几百万英语教师,数亿英语学习者,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改革开放40年,英语教育是对外交流、取长补短的重要支柱,陪伴着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回首历史,展望明天,我们有坚定而执着的信念,更有宝贵无价的经验。英语学习,首先,其要旨就是学以致用,
期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金秋十月,是诗人心中最美的景,是人们期盼收获的喜悦之际。我们借此也给大家呈现十月刊的累累“硕果”。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期“热点·观点”特别策划了“英语学习在中国”活动,邀请六位作者撰文回忆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这六位作者,生于不同年代,其中既有新中国英语教育发展进程的建设者、推动人,亦有正奋战在英语教学一线的中流砥柱,还有刚
期刊
Confucius wa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Nearly all of China’s ancient feudal1 rulers accepted him as a sage2 with great learning and ability. Yet Confucius once sai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高中英语教材启动了新一轮修订工作。和前一版教材相比,新修订的教材有哪些变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写团队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中国特色?教师该如何利用修订教材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本期“热点·观点”栏目,《英语学习》分别邀请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的修订教材编者,谈談有关教材编写和教材
期刊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在春夏之交的时节,大家不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品几杯新茶,在氤氲香气中理理思绪,静静思考。  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英语教材的修订与出版备受瞩目,而2019年将进入新教材使用的重要启动阶段。教材是落实《课标》的课程目标、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本期“热点·观点”栏目,《英语学习》邀请来自
期刊
编者按:在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今天,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实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英语课程目标而努力。《英语学习》将连载程晓堂教授、张祖春研究员共同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英语讲中国故事》的选篇,旨在丰富教师教学材料的同时,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