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究竟指哪“十恶”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 “十恶不赦”一词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其中的“十恶”借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法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实有所指。
  “十恶”最初是一个佛教用语,而其作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现于《齐律》中,史称“重罪十条”。《齐律》曰:“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八议制度是北齐政权专门针对当时特权人物犯罪时减免处罚制定的法律规定,但犯上述十条罪行者却不在“论赎”之列。
  到了隋唐,“十恶不赦”的罪名则正式固定下来。其包括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谋大逆(指毁坏皇室宗庙、陵墓和宫殿)、谋叛(指背叛朝廷)、恶逆(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长)、不道(指杀害一家非必死罪的三人及肢解人)、大不敬(指冒犯皇室尊严,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及误犯食禁等)、不孝(指不孝顺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游乐等)、不睦(指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不义(指士卒杀害长官,学生杀害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内乱(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由于“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因而隋唐以后的历代封建政权也都将其列为不能赦免的重罪。
  中国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出现 “十恶不赦”一词,是在元曲《窦娥冤》的第四折中:“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摘自《咬文嚼字》)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美术教育;幼儿园;心理健康;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55—0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在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教会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发
[摘要]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治疗前后心电图及ESV、EDV与LVEF及安全性。 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0%(29/40),显著低于观察组92.50%(37/40
目的:研究红桃消肿合剂联合踝泵运动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术后给予其红桃消肿合剂治疗并实施踝泵运动护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生活化”;“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2(B)-0045-01    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中,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
[关键词]物理教学;概念;感性材料;对比法;类比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B)-0035-01    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只有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才能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只有讲清物理概念,才能搞好物理规律的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