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旋律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拿起笔,我总是尝试着跟自己对话。这一次,也不例外。好久没有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了,这首歌貌似专属于童年时代。“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咿呀学语的的时候,跟着妈妈学会了这首歌,但那个时候,我无法领悟其中的道理。长大成人后,这首歌会时不时地在脑海里响起,旋律是那么熟悉。感谢上苍,让我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虽然家庭不够富裕,但日子还算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一家 Whenever I pick up the pen, I always try to talk to myself. This time, it is no exception. For a long time did not hear the song “Only mother is good in the world”, this song seems to belong exclusively to childhood. “Only the mother is good in the world, the mother with the child is like a treasure, throws into the embrace of the mother, happiness is unimaginable.” "Baba learn the language, follow the mother learned this song, but at that time, I can not comprehend one of them reason. After growing up, the song sounded from time to time in my mind, the melody is so familiar. Thank God, so I can grow in a complete family. Although the family is not rich enough, but the days are decent. Most importantly, one
其他文献
年华流转,青春未央,时间的风口上,一季季的花儿开得正艳。    迷迷糊糊地被闹钟惊醒,扒开蓝色的窗帘向外一看,整个视野立刻便灌满了白茫茫的雾。润泽的风一如既往地忧郁和寂寞,拼命从窗户底下的缝隙间钻过来,在暖气周围抖落掉彻骨的寒冷。这时候,我总是想,有谁练瑜伽能练到风这般柔若无骨呢?  草草地洗了把脸,顾不上吃早点,便一头扎进浓密安静的重雾之中。整幢楼还在安睡,我像个幽灵一样,背着几十斤重的黑色防雨
终于睁开因为睡了太久而沉重的双眼,又是黑夜,这多少会令沉沉有些快慰,她最喜欢黑夜,暗暗的、静静的,可以用来发呆,可以用来逃避。她试图继续睡去,因为昨晚开始决定昏睡不醒
我崇拜的人是——我。建业靠资本,崇拜也要有理由。有个性:大大咧咧走四方没有女孩的柔,没有女孩的娇,确确实实又是个女孩,只得用大大咧咧来形容自己了。学校里,遇到喜乐之事
我与你相遇的那天,天气很好。你第一次看到我,对我说的话是:“好可爱哦!”这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后来,你说要把我带回家。我有点胆怯,往后退了几步,你却轻轻把我拉到你身
退回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没有学会电脑,而时间正逼近2000年。那时我的理想是做林肯,当然得首先考上大学。我在高二四班上课,那是文科班。下了课门前有一排杨树,它们已经老了,
如果看见了帅哥,先要扑到他面前,认真小心地问清楚——帅哥,你向窗外吐痰吗?你乱扔垃圾吗?你闯红灯吗? 如果没有,那就允许我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你,直到终点吧!    周日,坐公交车回学校,刚上车就双眼放光,口水横流。   这是因为,靠窗一单人位上,正坐着一个彻彻底底的小帅哥!  说是小帅哥,原因有二。其一,以长相来看,的确不能算是响天动地超级无敌霹雳大帅哥,不过怎么说那都算是一张好看的脸,至少可以让
澡堂子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也许有点俗气,但我喜欢这么叫。浴池、洗浴中心,听起来很上档次,但那些地方是有钱人与装有钱的人充大的地方,不像澡堂子,才是老百姓去的地方——便
尊敬的林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自从升入高中以来,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来自我们家人的压力,让我感到特别累,想跟您吐露心声。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
你我相约一百年,谁若九十七先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前记九阳的余热,还未散尽。我的爱人,你,便已离我而去。夜又起,十五至。夏夜,我已在守候,守候你的身影。月光中,起舞着
我生在大连,从军36年后转业留在沈阳。打从记事时起,家人就告诉我,我们的老家在山东。奶奶曾不止一次叮嘱儿时的我:“逃难时老家还扔了三间土屋、两口大缸,还有一棵三个人都搂不过来的大树,长大之后千万别忘了……”   在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年代,老家于我只是一个向往的地方。岁月蹉跎,当奶奶、伯父、伯母、父亲、母亲和长兄相继离世后,我忽然有一种心被掏空、身似飘蓬的感觉。虽说根在山东,但山东偌大,老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