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分布及油气地质基础问题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在陆上与海域广泛分布,尤以陆上最具特色。中国大陆由小克拉通地块、微地块及其间的造山带镶嵌构成,发育于这些克拉通上的海相古生代盆地规模小、盆内分异明显、盆缘改造强烈,受中新生代巨厚沉积物覆盖,海相碳酸盐岩埋深大、热演化程度高,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油气成藏与分布复杂。自威远、靖边气田发现以来,尤其是近年塔河、普光、元坝、安岳等大型油气田发现以来,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前景逐渐明朗。长期的勘探实践发现了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礁滩体、白云岩、岩溶缝洞体、裂缝带等四类储集体,它们受沉积、成岩与构造演化的共同
其他文献
北祁连造山带是原特提斯洋北支西段-古祁连洋闭合的地质记录,其经历了早古生代复杂的造山过程,但其俯冲极性、闭合时间、拼合方式还存在争议。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并对变质
2003年9月我们收治1例4岁合并会阴型尿道下裂和双侧隐睾的性别决定区基因(SRY)阴性XX男性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自1995年5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狭窄段切开一期成形术治疗男性前尿道长段狭窄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引言《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方法:实用指南》(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A Practical Guide)一书2015年由约翰威立国际出版公司出版,主编是Francis M.Hu
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对各领域相对孤立的探索转而强调自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愈加关注地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目前达成的共识有,地球运行的源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地球内部运行控制了表层系统的演变.火山作用正是联系地球内部过程和地表系统演变的重要纽带之一,因为它起源于地球深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与周围地幔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喷发过程中释放大量火山灰和气体至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对地表环境
从古至今,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一直在与各种自然灾害抗争着,上演了一幕幕的可歌可泣的威武话剧,总结出许许多多防灾、抗灾的经验和办法。尤其在当代,灾害管理越来越引起
《语法化研究的新动向》(New Directions in Grammaticalization Research)是John Benjamins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的论文集,主编为Andrew D.M.Smith、Graeme Trousdale和Richard Wal
肾上腺神经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9、35、62岁.均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病变入院,均无特殊症状和体征.2例血压正常,1例入院时血压158/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长期以来,斑岩型铜矿是研究和勘查的热点。在20世纪70~90年代,对与花岗岩有关锡矿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近几年,锡被列为一种关键金属,锡矿的研究和勘查又成为新的热点之一。锡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宗炎先生,因病于2011年6月22日凌晨在广州逝世,享年98岁。王宗炎,男,汉族,1913年1月14日出生,广西合浦人。1934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