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

来源 :上海国土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长江河口地区水下表层沉积物样品多种化学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测试数据,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镉、汞、铅残渣态所占比例均小于50%,锌、砷、铬、铜、镍残渣态占比均大于50%;8个元素的残渣态与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矿物组成特征、水动力作用与沉积物粒度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是长江口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
其他文献
以2000年及2007年黄河三角洲滨海区采集的123和15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数据基础,经实验室分析取得各样品的粒度参数,结合地貌条件、动力条件和水深资料,探讨黄河三角洲滨海区
通过嘉善全县域4点/km2密度的表层土壤调查采样调查,取得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背景值,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土壤养分质量和环境质量评价。统计分析表明:全县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小;土壤养分元素中,有机质、氮、钾总体丰富,磷在该县东南部丰富、西北部缺乏,钼在较多地区缺乏,铁、锰、铜、锌均属丰富,硼为中等含量,有效性钙、有效镁含量丰富,有效态硫、有效硅绝大部分为丰富区;表层土壤的环境质量总体为轻
潜水含水层受工农业污染影响明显,对潜水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以往大多利用浅井进行水质采样,但城市化及农村饮用水改造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已不能满足区域调查的要求,现场挖坑采样成为主要方式。本文利用常规浅井与现场挖坑采样两种方式,对有机污染组份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能反映潜水含水层水质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但受采样点环境条件影响,现场挖坑采样方式更具针对性和可靠
三维数字城市是目前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市三维空间数据能否得到有效组织和管理,直接决定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对城市三维空间数据的特征、数据管理技术以及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上海市三维空间信息的生产和管理经验,提出面向海量三维空间数据管理的策略,不仅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三维空间数据在各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UNESCO Working Group on Land Subsidence)前主席Dr.Arnold Ivan Johnson于2011年8月31日在美国丹佛去世。
断层构造圈闭是目前近海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定量评价断层的封堵性有助于提高勘探成功率.对当今国内外断层封堵分析方法与技术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泥岩断层泥比(SGR)方法在断
传统地勘单位中科技创新的认知薄弱,导致地勘行业技术中知识产权挖掘不足,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步伐。本文以江苏煤炭地质局为例,探讨了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认为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立,本刊为其首批入选期刊,并一直被收录至今。2012~2017年度《上海国土资源》将被继续
地面沉降是北京平原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从北京地区地质构造和第四纪地层沉积特点入手,分析平原区可压缩地层的特征与分布范围,寻找地面沉降与地质结构间的关系;并从第
2014年6月11日上午,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灵石路930号地质大厦二楼会议厅召开.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陈华文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