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不同厚度角膜瓣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厚、薄角膜瓣各层组织在形态学方面改变的区别,同时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厚、薄角膜瓣的视功能差异,以期为临床合理化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行LASIK手术的患者70例(70只眼),平均年龄(23±5)岁.按照角膜瓣厚度分为两组:薄角膜瓣组(A组,36只眼)和厚角膜瓣组(B组,34只眼),术前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数分别为(-4.76±2.30)和(-3.03±2.20)D.术前术后均进行视力、屈光度、波阵面像差、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检查,同时应用共焦显微镜(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角膜模块,HRTⅢ)检测角膜中央各层组织.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6个月A、B组屈光度数分别为(0.35 ± 0.21)及(0.45±0.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05).IASIK术后两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07.37±20.5)和(149±25.2)μm,皱褶厚度分别为(63.71±15.8)和(48.16±20.7)μm,无细胞区厚度分别为(69.93±15.8)和(55.63±23.7)μm,激活角膜细胞区厚度分别为(60.15±30.9)和(51.86±27.9)μm;前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825.14±156.9)和(853.54±126.8)个/mm2;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9,1.974,3.051,2.196,3.146;P<0.01).而角膜后基质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的各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采用的角膜瓣厚度不同,术后虽然其临床视功能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厚、薄角膜瓣愈合时在细胞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角膜瓣与基质之间是非瘢痕性愈合.角膜薄瓣在细胞水平对角膜组织损伤的程度重于角膜厚瓣.(中华眼科杂志,2009,45:587-593)

其他文献
坏死性巩膜炎是一种前部巩膜炎,临床上虽少见,但极具破坏性,常因不能控制坏死,最后损及整个眼球前部,导致视力严重损害,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较差.2007年7至12月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采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了2例坏死性巩膜炎患者。
期刊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开发了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囊袋内植入已成为白内障的标准术式.但若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就必须放弃IOL的囊袋内植入,采用其他方法[1],如前房虹膜固定、后房虹膜固定或后房巩膜缝线固定等.房角支撑型IOL植入技术相对简单、眼内操作步骤少、眼内干扰少、无需特殊器械设备,易于掌握和实施,是手术条件受限时常用的方法.但处理不当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瞳孔变
期刊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目前已有的多种治疗方法尚未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命预后和提高生存率.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UM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本文着重对于该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局部保存治疗、预测评估肿瘤转移风险、早期发现肿瘤转移的检测以及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辅助治疗等问题进行评述.期望通过对肿瘤的病因学研究以及对各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长期
2009年北京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一届北京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09年7月3至4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京津冀地区600余名眼科医师参加了大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北京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卫生局、中华眼科杂志等机构、部门的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本次大会被列为庆祝建国60周年北京医学大会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
目的 探讨上海市江宁街道2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江宁街道单纯随机抽取6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对21102人≥20岁人群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调查对象1266人.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干眼症状、体征及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依据目前公认的国内干眼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One-Way-ANO
患者男性,50岁.因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17 h,于2007年10月22日到本院眼科就诊.视力:右眼0.12,左眼1.0.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结膜无充m,角膜透明,KP(一),房水闪光(一),前房深,瞳孔圆,虹膜末见新生血管;右跟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左眼光反应灵敏;双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无混浊;右眼底视乳头边界和色泽正常,后极部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黄斑为樱桃红色,动脉细;左眼底检查正常,
期刊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
期刊
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syndrome,TASS)是一种内眼手术后的无菌性炎性反应,由于非感染性抗原物质进入眼前节而导致的一系列眼前节组织的毒性损伤。
期刊
目的 检测乳化.内部凝胶化制得的海藻酸钙.壳聚糖(CAC)内皮抑素微囊的体外释放情况,大鼠眼球周注射后眼内组织分布情况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方式制备微囊,紫外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内皮抑素囊外释放情况;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微囊化Es组,球周注射微囊化内皮抑素20 μl(2.5 g/L);B组:单纯内皮抑素组,球周注射内皮抑素蛋白20 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