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受益:写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60华诞之际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是我从临床医生到医学编辑生涯的第一本杂志,尽管每天的忙忙碌碌一直难以让我歇下脚来回顾既往,但1988-2002年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获取的精神能量和认知能力一直滋养着我,让我受益终生.老实说,"文化大革命"后刚恢复的临床医学高等教育,《卫生学》课程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淡黄色封皮的《卫生学》教材和其他课程课本比起来是那么薄,课时也很少;到医院后所从事的眼科专业也使我养成了精细操作、关注患病个体细微变化的思维习惯.懵懵懂懂当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后,一切从头学起,视野豁然打开,开始接触到大卫生观念,认识到医学的本质是解决健康问题,而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不仅是以往笔者所从事的治病,还有防病,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体,防病更应放在第一位。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2010年浙江省弥漫性甲状腺肿患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4月在浙江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浙江省18 188名对象进行甲状腺容积B超测量,并通过问卷调查居民基本状况和生活习惯,对弥漫性甲状腺肿患病状况的分布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率为2.2%(403/18 188),不同年龄组人群肿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67.1
目的 分析老年护理院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胃肠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所感染病毒的基因型别.方法 2013年1月29日,上海市金山区某老年护理院发生了一起由NoV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以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未经治疗的9例患者,采集其粪便或肛拭子样本9份,再从中抽取4例患者,采集其病房门把手表面涂抹样本或马桶坐垫表面涂抹样本4份.运用
目的 调查2009-2011年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流行的基因型和特征.方法 收集2009至201 1年深圳市淋球菌2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出头孢曲松低敏株(最小抑菌浓度为0.06 ~0.50 μg/ml),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感染相关的因素;根据1∶1抽样原则抽取出高敏菌株,与低敏菌株一起进行淋病奈瑟菌抗原序列分析(NG-MAST)基因分型
期刊
传染病监测是长期不断、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整理、核查、分析和解释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资料,并将监测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及时发送、报告和反馈给相关的行政、业务机构和人员,以用于制定、调整、评价和采取适宜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传染病监测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期刊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和减毒活疫苗(oralpolio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程序基础免疫的安全性.方法 2009至2011年在北京市选择2月龄(60~89 d)婴儿,分为1剂IPV和2剂OPV序贯(I-O-O)、2剂IPV和1剂OPV序贯(I-I-O)、IPV全程(I-I-I)、OPV全程(O-O-O)4个观察组,
目的 建立CR2稳定表达的HOS-CR2、HOS-CD4CR2细胞系,研究细胞中MAPKs的活化和细胞增殖变化,阐明经CR2的信号传导、CR2的表达对HIV-gp160等所致的CD4+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哺乳动物细胞稳定转染法建立稳定表达CR2的HOS-CR2、HOS-CD4CR2细胞系,细胞经磁珠阳性纯化后,用FACS和Western blot对CR2的表达进行鉴定.用PMA、10% NHS、HI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先后出现了计划免疫、免疫规划的概念,并逐渐把疫苗接种发展成一门学科、一门专业.进入21世纪,全球的免疫规划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免疫规划工作也进入"深水区",面临着许多值得思考、探索的问题.解读进入"深水区"的免疫规划可采用"5W1H(WWWWWH)"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Lasswell)于194
期刊
目的 调查HIV感染孕产妇配偶知晓孕产妇HIV感染状态后对其态度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5年至201 1年对新疆的伊宁市,云南的瑞丽市和陇川县,广西的贺州市、灵山县和凭祥市等6个研究地区医疗保健机构所发现的1164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及其配偶的态度,分析HIV感染孕产妇受配偶歧视的影响因素.结果 85.1% (99
双酚A会通过干扰类固醇雌激素的合成导致某些妇科不孕疾病的发生。学者们通过对成年雌性大鼠染毒并检测一系列指标,指出双酚A干扰颗粒细胞里17β-雌二醇(E2)合成的能力是通过改变类固醇合成蛋白水平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