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申震荡

来源 :智囊财经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zw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兄弟阋墙
  
  2003年的春节过后,发生在自己兄弟之间的一件事情颇令宗申集团的总裁左宗申烦恼,这位曾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名列前20位,被称为重庆首富的总裁,陷入了一种困顿之中。
  左的弟弟,宗申集团的副总裁左宗庆,突然向他提出了辞职。
  宗申集团是从左宗申在1982年开的一个摩托车修理铺起家的,1992年集团正式成立。通过一次次的竞争和淘汰,左和他的宗申集团亲眼见证了重庆的许多摩托车企业的兴衰,从当初的十大企业,到七大民营,再到如今的三大民营,宗申和重庆的另外两家民营摩托车企业—隆鑫和力帆,在大浪淘沙中一步步壮大。现在的宗申,这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之一。
  在喜欢运动和冒险的左宗申的支持下,宗申集团还拥有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级的摩托车队,并在2002年赢得了世界摩托车耐力赛的冠军。这一点为宗申集团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作为左宗申的弟弟,左宗庆在宗申集团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位宗申集团的副总裁,在宗申集团创业的20多年里和哥哥左宗申如影随形,对集团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左宗庆在思想上是一个开放和锐意进取的人,作为负责营销的副总裁,左宗庆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集团争取到了进出口权,组建了宗申进出口公司,当年宗申的产品就出口到了14个国家。这一步在宗申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笔,宗申能有今天的地位,其功不可没。在左宗庆任职期间,他还对原有的营销网络进行了大的改造,他身体力行,跑遍了全国50多个分公司,与众多经销商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他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结合宗申的具体情况,在宗申集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左宗庆大力推行仓储式销售、集团化配送和电子商务,引进了一系列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宗庆的这些举措,在行业内可以说是领风气之先。
  在左氏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宗申,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摩托车、微型汽车发动机、高速艇、舷外机、通用汽油机及农用机械产品研究、开发、制造等为一体,有着18,000名员工的大型集团公司。
  而左宗庆在摩托车销售方面的种种措施,更使宗申集团的主要业务—摩托车的销售量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上升。在2002年,宗申摩托的销售量达到了100万辆,销售额突破6亿美元。
  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的负责营销的副总裁,战绩赫赫的左宗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辞职,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左宗庆辞职后不久,就出现在“宗庆机车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上。
  根据美国管理学会(AMA)的相关报告,对于雇员的流失,企业是要承担成本的。替换一名普通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离职成本、岗位空缺成本、替换成本、损失的生产率成本等等都是企业必须承担的。
  从这个角度讲,像左宗庆这样的员工的辞职,对于一个企业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中国企业环境缺少一定了解的美国管理学会(AMA),在这个报告中至少还漏掉了这么一点,那就是左宗庆离职后所带走的关系网。对于在中国商场上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个网的重要性,恐怕没有几个人可以小视,而且,不少人对此还有着切肤之痛。
  左宗庆组建的宗庆机车有限公司仍旧生产摩托,注册资本是1000万,打出的卖点是“安全”,并且一组建就号称是一家“新型民营股份制现代企业”,“汇集了一大批管理、研发的精英,走职业化经营的路子”。3月份该公司投资5亿元在当地建设5万平方米的摩托工业园,产品开始出口东南亚。至于与宗申集团的竞争,左宗庆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宗申集团来说,出现一个新的对手并不可怕,宗申集团在这么多年的大浪淘沙过程中,碰到的对手何止是十个八个。但左宗庆的宗庆机车有限公司却着实让左宗申这位重庆的首富头疼不已。这个多少年来一直在自己身边生活、工作的同胞兄弟,突然间变成了自己的对手,对左宗申来说,其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一对共同创业的亲兄弟,一对曾经共甘苦、同患难的同胞,为什么走到了今天各立山头的地步呢?
  虽然由于随后的SARS几个月的影响,转移了人们不少注意力,但这件事依然在重庆的摩托车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以至于几个月后,记者在重庆,依然能感受到。
  记者在一家酒店的电梯和朋友谈论采访的事宜时,旁边的几个人不由地接过去这个话头,但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对方便摇起了头。朋友说,这几位应该也是“摩帮”的人,你很难问到什么东西。
  你要想了解宗申,首先要先了解一点—“摩帮”。
  
  山城迷雾
  
  山路弯弯,雾锁重庆。
  提起重庆的企业,为外人所知的,便是它的摩托车企业,但重庆当地人,以及一些熟悉重庆企业的人,却并不说摩托车行业,而是称之为“摩帮”,这颇有些当年巴蜀地面上“袍哥”的感觉。
  记者的一位朋友说,重庆的摩帮是一个有意思、很神秘的东西。它就像一张庞大而柔软的网,网里面的人很难出去,而网外的人很难触及到它的核心。在重庆,一个人只要进了摩托车企业,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只有待在摩帮的这个网里面。而且,各企业之间还有一种默契。
  在记者这两天的采访中,这种感觉是越来越深。
  对左氏兄弟的采访,陷入了一种困难之中。随着这个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两位当事人,左氏兄弟,宗申和宗庆对媒体的采访是避而远之、闭口不谈。记者在重庆的山路上上上下下,努力去拨开弥漫在山城上的这团迷雾。
  据一位在重庆摩帮浸淫了20余年的人士告诉记者,左氏兄弟的这次分手,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十年前,左氏兄弟在做摩托车配件时,就有过一次分手。至于那次分手的原因,现在已经是很难再去追寻。第一次分手后的左氏兄弟,在一段时间后认识到,想把事情做大,兄弟还需联手。因为在那个神秘的摩帮之网中,左氏兄弟都有一种共识,还是兄弟在一块做事放心。而且,对于起始阶段的他们来说,联合起来的力量显然比各自为战要好得多。
  在这次采访中,一个信息颇让记者感到意外。对于这个家族色彩很浓的企业,左宗申其实在两年之前就考虑到“分家”。左宗申认为,企业要想进一步壮大,目前的这种格局对它造成了一种很大的制约。
  如果记者得到的这个信息是真实的话,也就是说左宗申确实有这种想法的话,其中有一些东西让人颇感困惑。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宗申集团的股份构成。这个典型的家族企业里面,作为集团总裁的左宗申控制了绝大部分的股份,他占了整个集团股份的80%。袁德秀,左宗申的妻子,宗申集团的总监,一个在重庆摩帮口碑中比较讲义气的女强人,是宗申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占有10%的股份。袁的哥哥和弟弟,分别占有公司4%和3%的股份。而作为公司副总裁、负责营销的左宗庆,只占有余下的3%的股份。
  从这个层面上讲,如果左宗申想减弱其集团家族色彩的话,不应该首先从占股份最小的左宗庆身上开刀。
  


  从左宗庆的位置和他对宗申集团的贡献来说,左宗申如果想把自己的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方向转变,他首先动手的应该是被称为宗申集团中可有可无的、他的妻家兄弟—袁氏兄弟。按照另一种说法,左宗庆的另立门户,是左宗申的有意为之,家业的壮大,使左宗申认为分开是一种更好的发展。在中国的家族企业里面,这方面的例子为数不少,与宗申相隔不远的另外一个家族企业,希望集团,这个中国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就是通过这种兄弟分家的裂变,又形成了几个几乎同样庞大的现代化企业。
  希望集团的这个发展模式也成为了中国不少家族企业的效仿对象,也许是从这个角度,以至于有人认为宗申集团也在走希望集团的路子。但实际的情况却无法支持这个观点,除了左氏兄弟的闭口不谈之外,宗申集团的一些高层对此事也表现出了极度的敏感。一位高层对记者说,别的事情他可以畅所欲言,但这件事情,他实在是无法多说,这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只能说人各有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念。
  这个宗申集团高层的话应该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左氏兄弟的分手,是因为他们理念上的不同。
  在和一位摩帮人士谈论左氏兄弟的第一次分家时,这位目睹了重庆摩帮兴起过程的人物说,左氏兄弟的性格很不相同。
  左宗申,这位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排名前20位的宗申集团的总裁是一个性格很鲜明的人。这位摩帮中人把他和重庆摩帮的另外两位重要人物,涂建华和尹明善—隆鑫集团和力帆集团的当家,做了一个比较。他说,左宗申是他们三个人里面性格最暴烈的一个,发起脾气来,不分场合、地点,有些话让人难以接受。他们三家企业也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隆鑫是这三大民营企业中家族色彩最淡的一家,力帆可以说是一个半家族型企业,而宗申是这三家里面家族色彩最浓的。
  据了解,对于左宗申的这种暴烈的家长式的管理风格,作为弟弟的左宗庆曾经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过意见。而且,据说,左宗庆也曾经受过他哥哥的这种不讲情面、不讲方式的家长式批评,宗申的这些做法,让宗庆颇感没有面子,作为一个大型集团公司的副总裁,这种感觉,让他甚为不满。
  作为一个家族色彩浓厚的企业,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有它的利处,否则,在这十年的时间中,宗申也不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大企业应有的管理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宗庆的这次出走,对于左宗申和他的宗申集团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上面所说,不管这次事件的起因如何,如果左宗申确实想减弱他这个企业里的家族色彩,这个事件应该是一个契机。
  而宗庆此次在辞职后几天的时间就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将自已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走出国门。如果说左宗庆是“突然”辞职的话,他的速度之快,难免让人怀疑。我们或许可以推论,左宗庆的出走并不是“突然”的事情。而且,左宗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宗庆机车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民营股份制现代企业”。我们不难判断左宗庆这些话里的含义。
  因此可以讲,左宗庆的出走,理念上的不同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但这也并不排除利益分配问题。据说,左宗庆向他的哥哥左宗申提出过增加他自己股份的建议,但却遭到了左宗申的拒绝。这一点让左宗庆颇感不满。
  中国有句古话:亲兄弟明算帐。但对于左氏兄弟来说他们之间的账却不对等。从个人能力来说,两兄弟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对于整个集团的贡献,也可以说是在伯仲之间。但两人的回报却有着天壤之别:宗申占集团股份的80%,而宗庆却仅占3%。这使宗庆觉得他做出的贡献与回报不对等,心理上不平衡。
  这种股权机构,应该说和起家时的状况有很大的联系,但一切都是在发展的。随着公司的发展,最初的股权结构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身为营销副总的左宗庆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说,其重要性和其掌控的资源是可想而知的。而左宗庆在这个职位上也可以说是不辱使命,配合着他的哥哥,为宗申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一成不变的股份却让劳苦功高的左宗庆颇感尴尬。
  
  家族企业的必然?
  
  作为家族企业,有人说,左氏兄弟的分手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在中国的企业里面,很多家族企业都是创业时大家能够做到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一旦企业发展到比较成功的阶段后,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就显得比较尖锐。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主动考虑成员的个人利益问题,做到持衡,让他们感到付出值得,或者像希望集团那样早做分离,最终都做大了。在这点上希望集团应该是中国家族企业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范例。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民营企业,十岁是个坎儿,许多过不了坎儿的就夭折了。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的民营企业,多患一种侏儒症,很难长大,资产一亿元是个坎儿,“夫妻店”难以开成“麦当劳”。
  对于十年发展的宗申集团来说,这个坎难道来了?
  中国有句古话,时势造英雄。坎儿或许是一个机会,或许经历过这道坎之后的左氏兄弟及其宗申集团、宗庆公司,会活得更加灿烂。
  但如何理性和感性地认识利益、处理利益、分配利益,是这次事件之后摆在左氏兄弟之间的一个问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这种利益不是简单地集中在微观方面如金钱利益或者市场利益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宏观方面,如人生的价值观,对家庭、企业、社会的责任,还有就是有没有一致的理念。找人合作,最关键是看他对金钱和家庭的观念是否与你的价值取向一致,这是合作最重要的基础,哪怕那个人是你父亲、兄弟、妻子,道不同不相为谋。从这一点说,左宗庆的出走,更多的是在后者上产生的差异。对于他们来说,毕竟是亲兄弟,在有着江湖情节的摩帮,金钱上的纷争是不值得如此地大动干戈的。因此,我个人固执地认为,如果说宗庆提出过增加股权的建议,他可能是想通过股权的增加来增加自己在公司中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某些理念。这种做法,符合一个现代企业的理念和思维。但左宗申可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断然拒绝了左宗庆的建议。对于他们这对重庆摩帮的龙兄虎弟,我们无从判断谁的想法更好。很多时候,看似好的理念和思维,却未必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宗申集团的发展,证明了左宗申的一些想法是对的,尽管这里有不少左宗庆的痕迹。
  也许,这次分家,对左氏兄弟来说,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是左氏兄弟去证明各自理念的一个过程。
  但我们不妨换一种角度,或许对这个事情的认识会更有价值:如果宗庆不是宗申的弟弟,而只是一位和宗庆位置一样的“外人”呢?
  这个设想颇有些味道,这似乎有点复制了当年的杨东文和陆强华。最后的创维和高路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对于左宗庆的这次出走,左宗申所表现出来的稳妥和自信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一个企业命系于一人,这个企业是一个悲哀的企业。
  对于宗申集团来说,应该对这个事件有着足够的认识。左宗庆能够打出现代化企业运作的概念作为与宗申集团竞争的一张牌,也说明宗申集团的发展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宗申集团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反思的很好契机,管理上是否存在问题?如何加快集团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步伐?对于像宗申这样的家族企业来讲,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另外,如何尽快弥补由于分开带来的岗位空缺影响,是摆在宗申面前的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对于新成立的宗庆公司,一位摩帮人士告诉记者,宗庆的成功应该说有很多不错的基础。宗庆当年在宗申的身体力行,同众多的经销商进行了良好的沟通,通路方面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起点。而左宗庆同他的哥哥左宗申一样,是搞摩托维修起家的,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重庆摩帮的特殊关系,使宗庆起家的时候,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但对于宗庆来说,作为一个后起的摩托车成车生产企业,它必须有吸引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点。尽管宗庆和经销商有着不错的关系,但对于经销商来说,利益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最后一点,算作这篇文章的尾声。宗庆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企业立法方面的一种缺失。作为一个企业的高层人员,离开原公司后,马上成立一家和原公司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原公司的人力资源和通路资源。这在国外是违背企业法规的一种行为,中国的企业应该从这个角度进行更多的思考。
  从这一点说,宗申的高层震荡并不是简单的家族企业问题。
其他文献
电视剧《毛岸英》拍摄得好,它带我们走近并认识了毛岸英,在他身上至少闪耀着三束光芒。
本地几个相熟的发烧友经常在周末聚会,轮流到各家观摩器材、试听音效、交流调声心得等等,以期共同提高。最近一次到了老王家,老王经济实力颇好,器材升极换代了好几次了,现在也算是
目的评价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不同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各种不同肾脏疾病患者86例,Scr、Ccr正常对照组40例,血β2-MG、ER
<正> 甘蔗分糖蔗和果蔗两类。果蔗皮薄茎粗、质地松脆、含汁量多、品味清新香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我地引种果蔗时达10余年,一般亩产60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达15000公斤。
<正> 1.园地选择。猕猴桃应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早晚霜危害的地区,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中性偏酸的轻质壤土建园栽培为好,村前屋后
目的对胃肠道巨大息肉的内镜下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道巨大息肉方法的选择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内镜下依据息肉大小及形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高频电切
现在,AV界已经开始步入高清时代。所谓高清,事实上并不仅仅是指在视频方面提供1920&#215;1080的Full HD画面分辨率,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还在于音频上需要具备Dolby TrueHD、Dolby
【正】 喂入不均匀。原因:拨禾轮位置离割台喂入搅龙太远;中间段的搅龙叶片与底板间的距离太大;喂入链与伸缩齿尖的距离不符;作物倒伏或潮湿。调整方法:①在弹齿不碰割刀的前
文化“立”起来、“兴”起来、“活”起来,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正> 枇杷树是高大的乔木果树,过去都是稀植,亩栽30株左右,单产低,收益差。采用&#39;矮密早丰&#39;集约化栽培,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现将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