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b3的机械合金化合成过程及其放电等离子烧结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MA)在球磨转速为250r/min~350r/min条件下,制备颗粒直径为1μm~4μm的CoSb3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得到单相CoSb3块体材料.主要讨论了MA时间、转速以及SPS烧结条件对CoSb3相形成的影响以及MA机理.结果表明,在MA时间为36h时有大量CoSb3生成,但仍存在少量Sb和Co,MA时间过长会有大量CoSb2相生成,说明机械合金化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在SPS烧结过程观察到有压力突增现象,机械合金化时间越长的样品压力突增的温度点越高.本实验从非平衡热力学观点,解释了利用MA-SPS工艺制备CoSb3的过程.
其他文献
以 N2和 Ar的混合气为气源,在 Ti6Al4V表面离子渗氮形成渗氮层.对渗层的相结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球-盘滑动磨损试验机对渗层的
利用钛酸酯NDZ-201调控了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性能,用反气相色谱(IGC)和直剪试验表征了纳米碳酸钙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和粒子团聚性能,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分析了纳米碳酸
研究了溶质原子浓度、Si晶体第二相、残余形变、外加莫来石(Mullite)短纤维及其交互作用,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试验材料采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复合材料中纤维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薄膜.用近线性生长模型和分形生长模型研究了SiO溶胶的粘度-时间曲线,确定了SiO溶
将水热合成引入到Pechini方法制得了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此方法不但节省原料,而且工艺简单易行.讨论了煅烧温度、粒度和比表面积因素对LiMn2O4电化学性能
就 Gd5Si2Ge2化合物的激光熔覆成形工艺作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 Gd5Si2Ge2在 Gd基体上可以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在最小厚度不小于 1mm的基板上,控制激光参数可以使熔覆层的稀
采用变截面薄板试样,研究了 4种氢含量对 2种新型钛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影响.发现氢对 Ti-2Al-2.5Zr强度的影响不大,却能较大幅度地提高 Ti-4Al-2V的强度,增幅可达 16%左右.氢含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14阻燃钛合金在990℃以上半固态条件下的氧化和变形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变形前后及氧化的微观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
通过硝酸镍分解-氢还原法制取镍涂覆二硫化钼粉末,加入到Ni-Cr基体合金中,以防止二硫化钼在高温制备过程及高温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分解.添加Ni包覆MoS2粉末,Ni-Cr25(w%)高温固
以氮化硅粉末为原料,利用胶态注浆成型制备出先进耐磨陶瓷材料.统计模式识别分析可得目标优化区域,经逆映射法预报了未知区域中的工艺参数并得到第2次实验验证.进一步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