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卓越教师应具有什么能力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推动师范院校在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细看努力培养的方向,正是我们心目中一直以来对卓越教师的期望。但是,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要成为一名卓越教师,似乎还应该拥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曾经看过一个PP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博士研究生杨晓哲制作的,叫《老师,你升级了吗?》,PPT中问道:“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你的电脑在升级,手机系统在升级,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都像冒泡泡一样在升级。作为一名影响到无数学生的教师,您的职业技能跟着这个时代一起升级了吗?”每一次看这段话都感触颇深。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师只有掌握教育技术、具有创新思维、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环境,才能从容面对属于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可关于这一点,很多教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还是沉浸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最多再借助一个多媒体投影仪的教学环境中,认为不用或极少用信息技术,依然能讲好课;有些教师虽然愿意尝试使用信息技术,但往往也只是简单借助,而不是真正、熟练掌握,使得教学效果的实现还不理想。试想,教师的职业技能如果还在原地踏步、缺乏信息化时代应拥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又如何能真正引导学生呢?
  新时期的卓越教师,要想拥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首先应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接受信息技术,并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自身的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学能力的升级。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通往卓越的路上静心思考:信息化时代,应拥有怎样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未来!
  (本刊编辑部 樊绮)
其他文献
我身处信息时代。  记忆来得快,去得也快。  所有新奇的,我见怪不怪。  我崇尚速度,还讨厌失败。  喜爱的,是无处不在。耐不住寂寞,找些事情,填补无奈。  我拖着足有半人高的机器,缓缓地行走在维也纳梦幻般的广场上。  我在它钢铁的身体上涂满了色彩,只求人们关注的目光和短暂的驻足与询问。然而,并没有谁注意到我,他们低头看着手机,匆匆而过,沦陷在海量而又多彩的信息当中。  况且,这里从不缺少瑰丽的艺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层次变革,也是事关亿万学生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着眼信息社会的大趋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高起点上谋划,真正把好事办好。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教育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有本质不同,最终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培养人这一根本使命。信息化的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运行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特点和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个混层结构的分析模型,考虑其剪切变形,用Block-lanczos法分析其自振特性,得出了混层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作为同类型结构计算结构
习语在英语中指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相加.一般来说,习语不允许发生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变体,但事实上习语变体的可能性比预料的要大得多.英语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全面开展。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