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借书处的环境建设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借书处作为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学生和教师经常“光顾”的地方,它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可度,更影响着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本文提出图书馆借书处的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借书处;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身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环境有着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图书馆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读者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是最高的,他们对图书馆的整体服务也有一定的要求。到图书馆的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查到资料,能借到书,还追求健康、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借书处作为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学生和教师经常“光顾”的地方,它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工作,应注重借书处的环境建设,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借阅环境,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笔者认为,图书馆借书处的环境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的选择
  图书馆借书处位置的选择要充分的考虑到是否向阳,或通风条件怎么样。一般图书馆都会选择二楼或三楼作为借书处。因为二楼或三楼影响四楼、五楼的读者阅览,又避开了一楼的阴暗、潮湿,而且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进出比较方便,楼层不高也不低,是比较理想的楼层。所以,借书处的位置选择是第一位的。
  2.搞好室内绿化、净化空气
  图书馆的环境要想得到改善,进行必要的绿化是少不了的。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读者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帮助读者消除疲劳。这是因为植物本身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室内气温。还有一些特殊的花卉可分泌杀菌素,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细菌。这样对读者或者图书馆员的健康带来了福音。还有不是所有的花卉都是适合在室内种植的,要挑选一些比较适合室内种植并且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如:各种吊兰、常青藤、万年青、文竹、水仙、菊花、紫罗兰、君子兰、仙客来等均可在室内摆放、悬挂。这些植物能够美化借书处的环境,缓解读者的眼部疲劳,使读者享受到温馨和惬意,增加图书馆的生机和活力。
  3.搞好室内布置
  室内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结构,图书馆的馆员应当把借书处当成家一样来精心布置。对图书馆的书库要做一些设计,如:挂一些装饰画如大型立体山水画等,这样的好处是既能开阔视野,又能美化环境,收到扩大书库书架面积的视觉效果。很多图书馆也会在边角处或一些柱子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头像,充分起到激励读者发奋学习的作用。还要对书架摆放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间距不低于一米,如果过密会影响通风和采光,不利于读者借阅。书架的高低也要有所讲究,一般书架以摆放图书5-6层为宜,超过的话就过高了。如果过高,工作人员上架有困难,也会给读者借阅最上层的图书带来不便,一般人习惯平视,不愿抬脚勉强取书,弯腰下蹲看书,喜欢随手可得地翻阅图书。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图书馆高层书和低层书的借书量要比中间层少的多。所以,书架摆放要高低适中、疏密得当、顺着风向,要让教师和学生进入书库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4.书库的卫生消毒
  定时、定期清扫书库内的卫生,不留任何卫生死角,对门窗玻璃书架定期擦拭、整理,对年代久远、破损严重、污染严重的图书及时剔除,禁止继续流通,杜绝霉味的散发。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对图书进行防霉处理,由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研究组与沈阳化工厂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一种无毒高效安全卫生球,对霉菌有明显的杀灭和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直接将卫生球放入图书中即可,对年久图书散发的霉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库内空气卫生。借书处是图书馆对外交流的窗口,图书借阅量多,每天有大量的读者进出往来,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区。图书如同钱币携带大量传递病菌,空气污染、印刷载体本身散发的不良气味和发霉而引发的霉菌等,带菌图书的交叉传染,严重影响着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带菌图书的消毒十分必要。现在各图书馆最常见的方法有:微波杀虫灭菌,将图书放入微波炉中,在40-50摄氏度下放2-5分钟即可达到效果,比较简便、快捷。另外还有紫外线日光灯照射消毒、臭氧消毒等。北京石景山区双华电器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电子消毒柜和消毒器,便于各馆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时冲动,二分钟热度,要经常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无论使用哪一种消毒方法,都应当坚持下去,不要让设备闲置和浪费。搞好卫生宣传,教育读者爱护图书,保护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学古人读书前先净手,自觉养成好的习惯。教育读者不要带书到医院去,在火车上上厕所时不要随地一扔,到饭堂时不要作为垫布,到室外玩时,不要放在地上成了座垫。还要教育读者在患传染病时,不到图书馆借还和阅读图书,以杜绝传染源。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是文獻信息的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可度,更影响着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从其本身而言,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不断壮大图书馆队伍并为其服务;又因为他们良好的服务,使图书馆大放光彩,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吴振忠.书库内卫生不容忽视[M].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2).
  [2]胡渊,杨群力.高校图书馆室内绿化装饰初探[M].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1).
  [3]刘士林.论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M].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2,(4).
其他文献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如何将多媒体与语文课配合,抓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哈代在《还乡》中刻画了原乡人,逃离者和回归者三类人,体现了弗洛姆所说的两种生存方式:重“存在”和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以维恩为代表的原乡人属于前者,他们不刻意追求什么,仅单纯地享受当下的生活。以尤苔莎为代表的逃离者和还乡者克林则属于后者,他们内心充满了欲望,沉湎于辉煌的过去和幻想中美好的未来。固执己见,无法顺应所处环境。对待爱情与婚姻也持一种绝对占有的态度。最后一悲一喜的两种结局引人深思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数字化;实验;化学  一、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依托新的教育技术来进行教育改
摘要:培智学生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损伤,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普遍较低,行为活动往往受到某种局限,加上部分学生受到家人的过分宠爱,形成极强的依赖性,碰到事情常常不加思索地说“不会”、“不能”、“不敢”,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受别人的照顾和帮助;还有少数培智学生长期被人认为是“废品”,弃之不管。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缺陷的补偿。因此,作为教师、作为领导要想方设法帮助培
内容摘要:格非是当代文坛中始终保持创作实力与创作成就的著名作家,在从先锋到传统的自觉转型过程中,由于他兼具学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因而对历史、现实、乌托邦理想及人类存在等方面的认知具有思辨性。他避开主流历史的书写,在“江南三部曲”中体现了新历史小说的因素。他强烈关注现实,指出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他也固执追求内心的乌托邦理想,用哲学性的思考介入现实,反思当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在“江南三部曲”中,诗性和梦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改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因此传统教学模式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  关键词:高中数
一.引言  说到《水浒传》人们总是想到武松、鲁智深等许多英雄好汉,他们快意恩仇,行侠仗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说到英雄就离不开酒,“酒”在全文中出现的次数可是相当的多,约有三百多处,可以说整部作品都洋溢着浓浓的酒香,这一特点是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酒”的大量出现肯定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他通过酒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也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连贯,“酒”在文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饮品,更具有了不可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管理意识的增强,使得各企业纷纷向国际接轨,企业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在企业的生产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情绪容易稳定,注意力容易集中,感知清晰,思维敏捷,思考周到,记忆力持久,并且不易感到疲劳,同时,学习者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还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他会如饥似渴的学习和钻研。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内容摘要:笔者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入手:闪前、闪回、交错,分析叙事时间的安排对小说史实再现和重构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的作用,探索其叙事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严歌苓 金陵十三钗 叙事时间  小说的叙事时间往往并不是唯一的像编年体时间一样直线向前发展,很少有叙事类文本严格遵循故事的发展的时间,因此可以将叙事时间分为两种,逆时序与非时序。而在这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