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傍晚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读了之后却给人如春风拂面,如坐轻舟湖中游的轻快之感。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黄河傍晚那静谧、温馨的美景,读来如在眼前,让人不禁也沉浸在优美的黄河晚景中。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如:“那匹骏马坐化而成的关东大汉一样壮硕健美的贺兰山,正静卧在那里,回忆着金戈铁马的岁月,品评着而今甜蜜和谐的时光,仿佛一位睿智的哲人,一言不发而尽在不言之中。”这句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了贺兰山的外形特点,写出其屹立于大地岿然不动的形象。
  精彩段落:这是一个叫兵沟的地方。
  据说,秦朝蒙恬大将军曾在这里运筹帷幄,让滚滚红尘遮天蔽日。然而此时,这里静悄悄的,那滚滚红尘,早已尘埃落定,沉淀进了时间的深处、历史的深处。
  放眼望去,从《诗经》里走出的黄河,正缓缓地像纯洁神圣的哈达一样流向远方。黄河历经磨难,到了这里,宛如一位江南的小家碧玉,犹如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说着吴越的软语,用纤纤手指玩弄著那一方香帕,再也没有了大江东去的豪迈和粗放。河边的稻田里,碧绿碧绿的水稻,仿佛绿地毯铺在河边,让人恨不能爬上去,在上面翻几个跟头打几个滚,寻找早已丢失在远方的童年。把眼光投远一点,便可体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审美意境。那叫蒹葭的芦苇,已摆弄着纤纤的腰身,翘首盼着什么,几只顽皮的叫不上名字的鸟儿,立在枝头,来回快活地荡着秋千,体验享受着和平美好的生活。
  再把眼光投远些,投远些,便可以看到即将入洞房的夕阳,正披着彩霞,显得更加妩媚和妖艳,让人生出无限的嫉妒。她款款地娇羞地扫视着大地上的一切,似乎在和娘家人诉说着别离的哀怨,但哀怨之中却透露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王娜/供稿)
其他文献
在拉脱维亚大学后面的街心公园等待被采访者时,我看到一群麻雀在地上觅食,便随手掏出此前留在包里的一把小米。小米尚未来得及撒出,似有备而来的麻雀们眼疾翅快,一跃而上,竞相飞到我手中抢食。它们叽叽喳喳,毫无畏惧,旁若无人,一如淘气的孩子们在父母身旁打闹嬉戏、任性调皮。  平生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小鸟依人”,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倍感慰藉欢愉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感谢麻雀对一个来自遥远国度陌生客的信任。
期刊
带着甜蜜的微笑,张开希望的风帆,我迎来了新学期,我将自豪地告诉你——我上初二了!  记忆还停留在初一,可是我已经踏上了初二的旅程。我享受着初二的阳光,如海豚享受海浪的爱抚,如小鸟享受蓝天的开阔,如牛羊享受青草的芳香。记得初一时,我懵懵懂懂,给老师们添了不少麻烦,在这里我想说一声:老师,对不起!  初二了,我告诉自己,要懂事了,不要再疯疯癫癫,可是一上课,我就会把对自己的告诫抛到九霄云外。手又会情不
期刊
风肆虐地吹着,窗台上的水瓢忽然被无情地掀了起来,倒扣在地。树开始群魔乱舞,花儿也在痛苦中呻吟……  (抓住“水瓢”“树”和“花儿”的特征,渲染环境,为下文作铺垫。)  我举着伞站在门口,一手扶着门。那把伞像一头喝醉了的牛,向四周横冲直撞,几乎要挣脱我的手……我艰难地往屋里挪,用力把伞拉回屋去,就在我进屋的一瞬间,门“嘭”的一声关上了……  (伞“像一头喝醉了的牛”,比喻新颖,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环境的
期刊
【学校简介】  日照港中学始建于1984年。学校占地面积3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200余人,教职员工134人。  学校以“追求卓越共享阳光”为校训,秉承“差异发展,普遍激励”的办学思想,遵循“每个学生都是重点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材”的人才理念和“阳光教育培育阳光少年”的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了以“阳光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  2007年,学校
期刊
窗外的雨点,还在断断续续地滴着,滴在窗上,滴在陽台上。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在告诉我,明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在青春的道路上我又走过了一年,这一年,我明白了很多。  青春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对于我来说,青春是成长的过程,是泪水与汗水相融的过程,是春天里的花季,也是秋日里的那一丝冷风……  青春是向往,是希望,是那一抹永恒的阳光。还记得一年前,刚走进这所学校时的画面。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是
期刊
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时光如水,岁月如飞,感谢那个身影。  钟声轻快地钻进耳道,敲击着我的鼓膜,声音逐渐变大,然后又逐渐远去。我把意识安放在时间的轨迹上,随秒針前进,循环。我不知道走完了多少圈,也不知道梦海将我淹没多久,直到一声呼唤飘进耳中,覆盖了钟声。  爸爸穿着拖鞋,从客厅踱到书房,“啪嗒、啪嗒”的声音随地面材质而渐变,由清脆变得浑厚。他捧着手机在我身旁停下,我瞥见那好似发现无与伦比
期刊
前几年,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离开了我们家,去做别人的后妈了。家中只剩下了父亲、姐姐和我。后来姐姐也出嫁了。  那是冬天的一个周五,我放假回家,把脏衣服一脱,告诉父亲周一开学还穿呢,然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父亲伸出他那粗糙的手,吃力地一下一下给我揉搓衣服。洗完晾衣服时,手都冻得伸不直了。看到父亲手上一片一片的矾疙瘩,我也心疼,但我更多的是埋怨父亲,埋怨他怎么会让我生活在这么一个家呢?(“吃力”这个词语用得
期刊
树仍青着,草仍绿着,我又回到了这里。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沒有骑着那辆小小的摇摆车。  幼时,妈妈总培养我各种所谓的爱好,你却总是笑着摇头,“欣然啊,想不想去小公园遛遛?”我们总这样撇下仍在絮絮叨叨的妈妈出门去了。你走在前面,我坐在后面。一根不粗不细的绳子牵引着我。伴着轱辘滚动的声音,我们走过一棵棵树,经过一个个人,来到了我们中途的休息站——一家杂货店。远远地,杂货店老板就高声地打着招呼:“哟!又来了
期刊
春枝悄悄长出了小芽,春花也紧随着释放芬芳。母亲经过十月艰辛,伴着深入骨髓的剧烈疼痛,生下了我。深夜里,我总是“哇哇”大闹,疲倦的母亲总是一次又一次醒来,轻轻拍着我,低哼摇篮曲:“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  那时候,一个安稳觉对于母亲来说,是多么的奢侈。倘若那时的我,少一点哭闹,或许母亲就不用那么辛苦。  老树下,我紧勾着母亲的手,嘴里咿咿呀呀,一步一个小脚印无畏
期刊
出生在海边的孩子,对故乡总有些特殊的情愫。  我向往海,但直到10岁去帆船之都——青岛旅游,我才算是第一次真正见到海。犹记得那日见到碧海蓝天时的好奇、躁动与不可言说的兴奋。我们在海边慢慢地往前走,转过头去,深深浅浅的脚印一路排开;躺在帐篷里,闭上眼,耳边也全是海风轻吟的声音。  第二次让我惊讶乃至一见钟情的是异国的海。泰国的金沙岛以沙白、沙细而闻名。乘坐快艇一路颠簸,远远眺望,便是由粉蓝到深蓝,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