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山林——自我的世界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因为机缘巧合,我见过一些僧侣,他们隐没在城市之外的角落,安静的生活,一直很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从哪里开始呢?就从我的附中时代吧!
  15岁那年我开始了住校生活,就读的是西安美术学院附中,那时候的美院位于西安市边上的长安县韦曲镇附近,学校依关中平原而建,原其实就是断层陷落区,即地堑,后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原下是指平原,而原上指的就是山坡的顶端。当时学校教学楼在原下,宿舍都是平房,建在原上。有意思的是学校里面有一座名叫兴国寺的寺院,相传建于唐代,曾是唐玄奘的香火院,所以保留至今。寺院也建在原上,和我们宿舍紧邻,寺院外面有2棵唐柏,1棵早年遭遇雷电,劈死了一半,残留的半片依然顽强生长屹立。兴国寺说是寺院,其实只有一院瓦房、一位出家人,没有任何香火。因为太多年了,我已经记不清那位出家人的模样,只记得是位高个子的中年人,我们经常在寺院周围写生,师父除了诵经以外,其余时间都很安静,不知道他在干吗,我们也不关心。
  我虽和他只对话过一次,却记忆犹新。关中的冬天异常寒冷萧瑟,那日我在寺院外写生,画半棵古柏,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我就像被风吹进了兴国寺,那一刻突然很害怕,一阵阵寒意直逼心头,师父刚好走出来,与他打个正着,于是脱口而出:“师父,你这里简直可以拍聊斋了!”师父也不停下来,边走边回:“到了晚上,比聊斋还真实!”当时听的我脑子便像炸开一般,吓的转身夺命而逃,背后是寺院大门关上的声音……
  多年以后看到《空谷幽兰》里描写的隐士生活,都会让我想到兴国寺,并伴随一个冷战,虽然那位出家人还算不上隐士。直到三年前,遇到了山洞师父,使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出家人的生活。


  有一年我的腿意外骨折,康复后被家人送到寺院小住,一日师父说要去看望他的一位常年隐居在山里的师兄,我便得以机缘同去。寺院在浙江省绍兴会稽山脉的一座不知名的山顶上,山脚下有一条非常隐蔽的小路,只能容下一人,当然也不会遇到另一个人与你擦肩而过。小路的两边是密闭的竹林,密密麻麻遮荫避日,步行一个多小时,几乎没有变化。就在我怀疑师父是不是太久没来走错路的时候,却突然听见隐约的唱诵声,而此刻路似乎已经到了尽头,寻着声音继续,在一块大石头背后地势突然低了下去,出现一小块平地,有一座凉亭,凉亭中间有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阿弥陀佛。”说实话当时觉得挺好笑,这大概就是俗称的“山门”吧!过了山门依旧是斗折蛇行的小道,小道的尽头终于出现一片空地,空地的一边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殿,山洞师父一袭蓝色僧侣短褂打扮,三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黝黑且精瘦,话不多,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站在正中央,他在这里居住已经8年了。
  这座寺庙只有一个大殿,而大殿也只有门头,殿其实就是山洞,这位师父法号印品,因为他的寺院是座山洞,于是我就叫他山洞师父。大殿的旁边是一座平房,里面有简单的灶台,旁边堆放着整齐的柴火。平房后面是菜园与蓄水池,用竹子做成的管道把泉水从更高的山顶引下来。菜园的后面便是山洞师父住的地方,那是一座二层小楼,有4个房间,楼下2间堆放杂物,楼上1间书房1间卧室,房间的六面墙全部用木板包裹,干净极了。下午4点的晚课在山洞里进行,满壁都是唱诵的回响,说不出的殊胜之感。结束之后两位师父在房间里下棋对弈,我则坐在走廊里喝茶,望着远处的山和云,那一刻恍惚来到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能在这样风景优美的地方居住真是舒服极了,当我表达艳羡之情时,山洞师父笑着答:“让你在这里住上一个月,你便会受不了寂寞要逃走了,时间长了一切都会变得平淡无奇,甚至是孤独的要命。每天诵经、出坡(劳作)、打坐都是修炼,你们在俗世中生活需要激情,在这山里居住一样需要激情,除了激情还要有坚定的信念,这只能自己给予自己,没有别人……”
  的确,无论生活在哪里,我们都要相信一些东西。前不久孙仲旭先生因抑郁症自杀的消息,除令人痛惜以外,更让大家最近都在谈论抑郁症,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得过抑郁症,有的至今还在苦苦挣扎,身边的亲人、朋友除了陪伴,别无他法。在我看来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抑郁,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期待与现实的落差让人无法接受。中国人大都没有宗教信仰,即使有,那种坚定的信念也并不多。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其他文献
这已经是Angel第十几次来到地扪了,至于到底十几次,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行李刚在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放下,这位华裔设计师就马不停蹄地跟工作人员开会去了。在这介绍一下地扪博物馆:这是一群巧妙地融入当地山景的木质建筑群。博物馆内有供学习传统纺织技术的场地与设施,也会定期教授侗族歌谣,每当政府官员或重要客人到来时,这群学歌儿的孩子们总会亮上一嗓。比起博物馆,这更像是一个有品质的酒店——大大小小十几
期刊
在民间的手工劳作和生活一样,都因想得单纯,过得简单,习以为常而平平凡凡,也一直都在身边默默前行,如若这些某天不再延续,日后的回想中必多含赞叹,就如我们现在对“古人”工艺和生活的种种情怀。  “泥条盘筑”这种技艺自陶器出现便已经存在,属于最古老的制陶技艺之一,也是现在初次接触泥巴者常用的一种手法。“捶大货” “抹缸” “盘大缸”,这些都是泥条盘筑工艺的一些名称。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大”和“盘筑”,
期刊
期刊
《文化香奈儿》的旅程是从莫斯科开始的,已经是五六年前了。记得去的时候充满了对莫斯科的好奇,更对一个品牌的展览居然可以在普希金博物馆这种国家级别的场地展出感到好奇——当时在想,不知道香奈儿是如何把商品都卖成艺术品的。  普希金博物馆的入口有很霸气的台阶,有点像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宽、高、很长。记得当时在台阶上并没有任何香奈儿展览的布置,反而感到全是斯大林式的权威。到了二层,《文化香奈儿》展览开始的地
期刊
2014年9月12日,上海“爱马仕之家”盛大开幕。爱马仕携手荷兰知名艺术家Levi van Veluw先生,为全球第五座“爱马仕之家”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精妙绝伦的主题橱窗—— 一匹骏马从法国工坊起飞,穿越奇花异卉的丛林,远渡重洋,跃入充满东方情怀的中国上海。通过橱窗装置,惟妙惟肖地演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骏马探索之旅。  上海“爱马仕之家”位于历史悠久的淮海路上。在一幢精巧的红砖建筑前,四组橱窗设计
期刊
2014年秋冬系列的Arete灵感来源于设计总监Catherine的一场午夜潜水之旅,在她的工作室,她展示给我看那次旅行的照片:在深邃的海底,她独自面对美丽的海底生物,被自然生物丰富的色彩以及巧妙的伪装所吸引。它们安静友好地从她的头顶游过。暴露在闪光灯下时,原本隐居在海底的生物却能反射出强烈耀眼的光芒。  “Arete” 一词源于古希腊,用来形容人类的卓越性。是由两位好友冯钰淇(Catherine
期刊
这次,不务正业的咖啡师要聊聊他的正经事啦!  咖啡这东西起源于非洲,被阿拉伯人发掘并真正形成文化,之后渐渐地欧洲人才接触到它,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痴迷于这种黑色液体,于是咖啡文化中心的接力棒也随之西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欧陆咖啡文化体系。再之后,随着大航海时代对新大陆的开拓和对远东的侵略战争,以欧洲的咖啡为根基主干,分出两个重要的分支,代表着美洲和澳洲等新大陆移民的美式咖啡体系和代表着东方文明的日式
期刊
2014年9月8日,意大利皮具品牌TOD’S在位于纽约麦迪逊大道650号的旗舰店全新开幕,这绝对是一次意大利风格在纽约的绝佳展示。  当晚,星光熠熠,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著名影星乌玛·瑟曼(Uma Thurman)、演员伊万·麦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和中国明星佟丽娅共同出席由TOD’S集团主席Diego Della Valle先生举办的派对及私人晚
期刊
在香奈儿的世界里,唇膏一直被视为彩妆界的必备单品之一,它总是能性感完美地呈现女性最独特的魅力。香奈儿彩妆创意工作室在今年秋天再次带给我们惊喜——全新炫亮魅力唇釉。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唇釉就太Out了。担心唇膏显唇纹,唇蜜太淡遮不住唇色,唇彩过于闪亮而且持妆时间短,那么唇釉就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它有着亮漆般的饱和色彩,又兼顾唇蜜的水润质感。全新炫亮魅力唇釉,秉承着品牌惯有的低调奢华外观,简约流畅的
期刊
印迹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项目,从20年前我15岁刚开始爬山时,这个项目就启动了。对我而言,大山是我们智慧的源泉,也见证了我们生命的起源。我喜欢深入到人迹罕至的大自然当中,千百万年来,人类活动尚未对这些地方产生明显的影响。印迹不只是你的双脚曾经踏上这片土地而已,而是涵盖了地球上最核心的要素:土地、水、火、风以及虚空。  在过去15年间我曾经参与超过10次喜马拉雅山的攀登活动,在2005年我25岁时,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