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造性思维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只要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勤于思索,善于运用,就一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也称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是人类对于其实践范畴的扩展性发现、创造的结果,创新劳动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创新对于个人发展、民族的强盛都意义非常重大。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性思维是脑力劳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
  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活动是在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的支配下,所进行的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目前各国对创新教育都非常重视,我国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多次谈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因而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树立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这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新颖地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智力品质。初中生正处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让思想自由翱翔——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内容、题材,给学生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行为,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将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求知自觉性和思维能动性尽情彰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发现问题,展开思路,勇敢发言,积极创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新特方法结论;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比如,上了几次课后,选择恰当的时机问这样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奇思妙想:“谁不做作业能得高分?”同学们兴趣盎然、议论纷纷,但答案不够新奇。(1)没人回答“我”,说明同学们不够自信,没有独创性或心理有压力。或自由的环境还没有形成,急需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2)答案多局限在数学作业和成绩,存在思维定势。(3)范围只在本班,缺乏灵活性。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常规,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拓展思路,“谁”:没限东南西北、古今中外,真实、虚拟……;“不做作业”不一定是不学习、不动脑,不记忆,也可以是不用做作业,考虑主观愿不愿意、客观需不需要、现实行不行得通……;“得高分”没限制为考试得分,唱歌、游戏、测肺活量、抓阄……都行。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或逆、或纵、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和假设。结果出现:“我明天做梦得100”,“天上掉馅饼,上写100分”……当然这个问题不仅是为增进感情、打开思路,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告诉同学们:学习应勤思多想,不要溺死题海,参考答案也只是仅供参考,不是唯一。旧问题有新简解法,新问题有奇快的思路,这才是我们练习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细心敏锐的观察,观察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
  弗莱明细心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发现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细菌,从而研究发现了青霉素。鲁班发现小草的齿叶会划破手指,观察发明了锯子;观察、发现是所有奇迹的起点。我们不但要观察,还要善于细心敏锐地观察,这样才会有所发现,然后才会有所发明。发现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行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要目的明确,在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时,第一次,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大量立体图形,然后提问,效果不好。第二次,在观察之前,先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任务和要求,然后再观察图形,提问效果相当好。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在学习“展开与折叠”时,把学生收集到的各种几何体展开时,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对比观察、连续观察、重复观察),并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在细心地观察思考后,学生就能逐渐地剪裁、折叠、复原或创作出不用粘贴但结构牢固的几何体模型。
  三、鼓励大胆猜测、想象,想象力是思维探索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可以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在平面上就只是一个点,在和这个面垂直且过这点的平面上又可能是一条直线,在空间中它还可能是一个小球(可根据学生情况利用教室屋角理解)。如何确定这是已知平面上的哪一个点,又如何知道它是空间中哪个位置的一个小球,数学中怎样解决这种问题?——锻炼数学想象,培养空间思维,从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将来其他坐标系的学习奠定基础。个别同学顿悟一个点在平面应该如何表示了,就像用经纬度表示北京在地球上什么位置,并提出直线又该如何表示的质疑,从而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为后续学习掌握直线表达式,打下好奇猜测探索的基础。当然,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让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得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仿生学的诞生就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四、开展动手实践的活动,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检验
  指导学生制作学习用具或操作学习用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发展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并让学生发现和正确认识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为根据平时的观察,任意选择一个操场中你喜欢的物体设计准备测量工具。这样,同学们兴趣非常浓,为了本节的学习,大家想了很多种方案方法准备一试身手,但现实情况和同学们的想象差距较大,一到现场,一部分学生就没了主意,这时不仅是所学知识的应用、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是在实际情境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锻炼。操场中如何确定摇晃的树的最高点和影子的对应,如何用平面镜捕捉摇摆的旗杆顶,如何处理伸出来的篮球架的篮板的高和影子的计算,如何注意安全,以及怎样处理测量过程中的小事故(两只手、一个脖子被玻璃镜划破),原来的分工是否合理如何及时调整,如何迅速更改领导核心、技术核心、重新分工合作、及时完成小组测量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得越多,教师发现学生的劳动成果就越多,鼓舞表扬自然越多,锻炼和训练的效果越好。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人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善于运用,就一定能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我们从课堂做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明德.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能力的培养.No.2,2003.
  [2]沙良军.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书育人,2009(S1).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商贸往来不断增加.作为交流信息的桥梁,商务英语信函在任何传播媒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在调查研究了大量商业信函后,发现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许多考生丢分最多的一道题,丢分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对此题产生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从而紧张焦虑;二是解题方法不当,隔靴搔痒,答不到点子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播,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习俗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级哨点医院的
期刊
日语学习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是往往会出现译文和原文不等值、望文生义、照抄汉字等常犯的错误,而这种错误的忽视往往会制约翻译者翻译能力的提升,因此,翻译者一定要及时发现问
体能是指人们身体适应生活、运动与环境等的综合性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改善学生体质,不仅是初中体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点。面对着近年来我
本文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从英语口语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着重探讨口语课上如何使学生开口说英语.笔者认为在现代英语口语教学
为有效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周边社区发展,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下,开展了环境教育.为加大自然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增强全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斗争思想展现出了三种逻辑,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首先是理论逻辑,该逻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其次是现实逻辑,该逻辑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