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丁聪嘻骂背后是沧桑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一生经历了动荡、荒诞和迅速变革的不同时代。他有幸身处其中,让“小丁”的漫画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他不幸深陷其中,人生如自己的讽刺漫画。
  
  93岁的丁聪去世的消息,让很多人觉得突然。不是意外他的去世,而是这个喧嚣的社会已经开始遗忘他——这位曾经影响了数代人的世纪老人。
  现在无论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还是耄耋老人,都能很容易地回忆起曾见过的丁聪的漫画作品,简洁的黑白线条,略显夸张的人物造型,轻松幽默却暗含嘲讽、针砭时弊,让感同身受的中国人不禁莞尔。关照时代、讽刺世相,几乎贯穿了丁聪70年创作生涯的始终。
  即使人到晚年时他很清楚:“现在没有气氛画漫画了。我不适应于今天的时代。今天应该说是‘好’的时代,是耳朵听不惯说‘不好’意见的时代。”但他还一直还在画,他说“因为我没有别的本事。”
  任时代几经更替,却固守着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讽刺漫画题材,且作品质量如一,恐怕也只有丁聪一人。
  
  “转蓬”的一生
  “我一直在漂泊。”人到老年总爱怀旧,老年的丁聪常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结尾的诗句,“走马兰台类转蓬”。丁聪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转蓬”的一生——如飞转的蓬草一直随着时代的激流旋转。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上海,当时丁聪只有21岁,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经黄苗子介绍,正在《良友》画报当编辑。丁聪在《我的漫画生涯》中说,“八一三”事变打破了自己原先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观。“在‘八一三’之前,我的漫画固然有爱国的积极主题,但总的来说,实在不乏小市民阶层趣味……一向发彩色美女的《良友》封面,也改换成刊发抗日将领的照片了……”
  上海沦陷后,丁聪跟随张光宇到香港谋生。8年抗战期间,他辗转重庆、成都、桂林、昆明等地,时常挨饿,颠沛流离,却进入了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他选取当下非常敏感的问题作为题材,勾勒官场腐败,揭反动当局的老底,创作出《花街》、《现象图》等一大批内容尖锐泼辣的漫画作品。
  1945年10月,丁聪回到上海,当时的上海是一派高涨的民主浪潮,革命及进步的报刊也很多。抗日胜利的巨大喜悦和空前繁荣的民主氛围,让许多知识分子都兴奋不已。丁聪除了大量画漫画,还和吴祖光合编了《清明》月刊。尽管“凡是进步的革命的画都是没钱的”,丁聪干得心甘情愿。
  为了养家,丁聪一直身兼编辑、舞美设计、电影海报等多个职业,他也在后来始终称自己其实有三个专业,而不只一个漫画。其中,丁聪最喜欢也最没钱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自由主义者”的身份,参与或帮助组织共产党的各种活动,在各报端上发表痛斥、讽刺反动当局的漫画。
  也因为过于“活跃”和“突出”,丁聪不得不再次离开上海赴港躲避。
  解放以后,丁聪想可以好好画画了。因为解放前他总是在颠簸,没有时间画。“结果廖承志因为我以前编过画报,就要我去编《人民画报》。我二话没说就去了,我是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具体说就是管业务的,整天忙于编画报的工作的丁聪,依然没有时间画漫画,连老婆都没时间讨。
  编辑《人民画报》的日子,在晚年的丁聪回忆里,非但忙,而且“苦不堪言”。《人民画报》的发稿权掌握在前苏联专家手里,漫画只能讽刺美帝国主义,甚至登一张风景画,都被看作是“资产阶级办报方针”;单位开座谈会时,问大家对工作有什么意见,丁聪说了这些不满,又立刻成为了“反苏”的罪状……
  1957年,40岁的丁聪结婚了。可这一年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因卷入了当年沸沸扬扬的“二流堂”事件,他转眼变成了“人民的敌人”,被打成右派。第二年,吴祖光、丁聪、黄苗子相继被送到北大荒劳改。那时,他的儿子刚刚出生。
  临走的时候,一心向往革命、追随革命的丁聪怎么都想不通,自己怎么就成了右派?但他又想,毛泽东怎么会错呢?组织怎么会错呢?那肯定是我有问题。
  三年后,丁聪“摘帽”回到北京,被分配到中国美术馆。但很快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等着他的是更加冗长的批斗、抄家、下放。1957年~1979年,在一个艺术家思维最活跃、创作激情最饱满的时候,他被迫搁笔、几乎停止了一切创作。
  实在手痒了,他买来泡沫塑料剪猪、剪鸡、剪鲁迅和高尔基;还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漫画,不敢画其他题材,只能画画鲁迅小说的插图。
  1979年春节后不久,美术馆领导正式通知他,他的政治历史没有问题,对“右派分子”也将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这一年,丁聪63岁。
  
  “小丁”就是小人物
  1979年平反后,颠沛了大半生的丁聪想把失去的20多年补回来,60岁的身体里装着30岁的热情。
  在《读书》中发表漫画,也成为丁聪一生中最稳定、最旺盛的创作阶段。
  丁聪与杂文家陈四益珠联璧合的合作持续了近30年。“陈文丁画”系列,也成为《读书》杂志的标志性板块之一。二十多年来,他还出版了三十多种集子,《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丁聪漫画系列》、《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瞎操心》、《绘图双百输》、(与陈四益合作);《Y先生语录》(和流沙河合作);中、英、法、德、日文版的《古趣集》及中、英、日文版的《今趣集》等等。
  在丁聪80岁时,他曾对大家好奇的“年老创作力却如此旺盛”作了解答,他说,“我认为我是为画画而生的,不让我画画比什么都痛苦。我虽已80岁,但眼不花耳不聋,我很想留点时间画一些自己想画的东西。”
  从19岁开始画起,“小丁”的笔名一直伴随他的作品到90岁搁笔。丁聪说,“小丁”就是小人物的意思,我个子矮,长得丑,不喜欢罗曼蒂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从来没有自作多情过。
  1916年丁聪生于上海一个艺术之家,父亲丁悚是20世纪初上海著名的漫画家。但丁聪说,自己的漫画并不主要来自家学,对他影响最大的有美国画家罗克威尔•肯特、墨西哥画家柯伐罗皮亚斯,国内画家对其影响最深的则是张光宇和叶浅予。他曾豪气地称,“学我的人没有,我的画不好学,因为我有一定的素描基本功。”
  
  讽刺漫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管在新旧时代,丁聪坚持画讽刺漫画。
  “有人问我对漫画怎么看?我认为漫画是一个锐利的武器,用它来刺向邪恶,目的是为了消除邪恶。过去是这样,今天仍是这样。”1996年,80岁的丁聪如此解释他坚持的“漫画”的功能。
  在中国,“漫画”的正式命名,就来自于时事与讽刺的题材。可考的,在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上发表的一张画曾被冠以“时事漫画”之名,而这一时期的这一类画,仍叫做讽刺画、寓意画、时画、笑画或滑稽画等。
  漫画伴随着中国报刊业的兴起而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而中国知识分子天生的忧患意识,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时代表现得尤为强烈。上世纪30年代,在《申报》的影响下,许多报纸都较多地发表杂文,同时,以刊登杂文为主的刊物也纷纷创刊,由此,1933~1934年,被人们称为“杂志年”,许多漫画刊物,也是在“杂志年”里相继问世的,所以,这一时期又被人称作是“杂文和漫画的时代”。
  “中国的漫画跟杂文差不多,讽刺题材还是占主要位置。总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某种针砭,跟外国的卡通不一样。当时,大部分漫画家,所谓进步的漫画家,都是做这种工作的。华君武、叶浅予、张乐平,都是针砭时弊。”1979年后一直与丁聪在《读书》中合作的陈四益说。
  “画漫画确实很难。别人画过的题材不能画,自己画过的不能再画,每幅作品都要画得新鲜。对我来说越画越难。”1996年,80岁的丁聪,在中国美术馆为纪念其从事漫画65周年举办的《丁聪艺术回顾展》中,坦然地表示。
  “我现在很痛苦,自己的漫画在技巧上思想上新的东西不多,总想变变样子,但总变不了,画着画着就还是老样子。”
  不满足自己的老样子,丁聪对新生代的表现也不甚满意。那时,全国从事漫画的人已达两千人,队伍规模之大从未有过,但丁聪觉得,“从质量上,真正好的东西不算多”,他也很清楚这量高质低的状况非一时能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科研项目经费的增长因素,总结和论述科技进步取得的成效,提出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比较法,分二个层面对
会议
医院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注重科研经费的科学有效管理,不断发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努力探索
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日常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机构办公室加强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完善、临床试验项目过程的管理、档案管理
本文探讨在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项目审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规范流程,加强医院临床研究者及伦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伦理审查意识,使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真实展现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科研工作作为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科技力量也呈现硕果累累的局面。加强医学科研绩效评估,对于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长足进步具有重要意
立足于新形势下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特点,探讨了在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取得的成效,对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控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经验。
高等医学院校是我国医疗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为医疗科研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支撑作用。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科技创新的作用和优势,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
我所于 1 998年从罗马尼亚引入西莱特 (Selecta)葡萄种条 ,进行嫁接、扦插扩繁和栽培观察 ,5a(年 )的试栽结果表明 ,该品种丰产 ,抗病 ,不裂果 ,耐贮运 ,果穗整齐、果粒均匀
@@当今高新技术越来越来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日益体现在高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上,体现在国家创新体系
会议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教学、医疗、科研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医学科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历程,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分析了建立研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