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但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成绩较差。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经商做生意、打工挣钱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过少。
  2、性格缺陷。由于家长与留守儿童联系教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3、行为缺乏约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4、安全无防范。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四、解决办法
  那么针对以上情况的“留守儿童”我们应怎么去办呢?我们应时刻关注“留守儿童”。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管理。
  1、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联系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通过班主任,在全校范围内摸底,弄清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登记清楚监护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校与监护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2、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
  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与班主任经常取得联系,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经验体会,并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电话交流几次,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至少在交流中会获得学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配合老师适时鼓励,因势利导,变害为利,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状态,让子女感觉到父母虽身在他乡,却心系自己。
  (二)用爱心去感化、温暖学生
  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犯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让他们的母爱父爱得到延伸。
  我们常常高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那么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如此之多,他们的成长当然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样子哨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学习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  幼儿园安全问题是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心里的头等大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
期刊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
期刊
做过班主任工作的人都会同意这一说法——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的理解,之所以称之是一门艺术不光是因为它是一个管理人、塑造人的工作,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于它的工作对象其实远不止是我们平时面对的那四五十个孩子,而是不得不包括那两倍甚至是四倍八倍人数的家长。  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要么成天在外务农,早出晚归;要么全年在外打工,一年都不回来几趟,造成
期刊
无论是什么人,也无论他的职位有多高,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性的社会基础。从青少年德育的角度来看,良好品德的养成不是无条件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内在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
期刊
物理是学生认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学生之所以怕学物理,除智力因素外,缺乏对科学的积极的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可以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培养。所以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很必要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
期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1.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本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
期刊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本人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准则,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本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和“做好表率”几字。  一、“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  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有严父慈母般的爱,同时也要给学生最起码的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导师和引路人。班主任工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班风、班貌以及班级的整体素质。而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作方法当然也要随之而变化。为此,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认为,无论形势怎样变化,学生怎样的特殊,班主任的这几项工作做好了,再在这个基础上谈方法和创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班主任要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