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蝗科(Pamphagidae)在中国的分布和演化

来源 :昆虫分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癞蝗科在中国共有2个亚科,即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蠢蝗亚科Thrinchinae和东北部的癞蝗亚科Pamphaginae,这种分布格局很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后使中亚气候变得干旱少雨才形成的。在癞蝗科的12个属、42个种中(蠢蝗亚科11属40种,癞蝗亚科1属2种),特有成分占有绝对优势,计有特有属6个、亚特有属3个、特有种33种,这些特有成分的分布范围均很狭小,基本分布在以贺兰山为中心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中。蠢蝗亚科的特有成分很可能均起源于波腿蝗属AsiotmethisUv.或者它们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其他文献
期刊
由张佳生先生担纲主编的《中国满族通论》于2004年12月正式出版了。本文对《中国满族通论》一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别从民族学解放和历史学角度对《中国满族通
本文描述根螨属1新种:大蒜根螨Rhizoglyphus alli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2007年4月22日至5月2日,由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5人考察团赴英国考察:访问了英国卫生部,赴伦敦和爱丁堡考察英国国民保健体系(简称NHS);英国国王学院药学院的药学
调查了704例治疗1年以上的复诊白癜风患者,治疗过程中皮疹有发展和治愈后皮疹复发的共有297例(42.18%),其中男153例,女144例,性别构成与调查人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寻常型白癜风
本文记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屏山地区斑翅蝗科壮蝗属Ochyracris Zheng新属及红胫壮蝗Ochyracris rufutibialis Zheng新种。该新属近似于赤翅蝗属CelesSaussure,主要区别
对尿道分泌物病征处理流程图进行有效性评价,以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成本效益比.对290例具有尿道分泌物病征的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了性病病征处理,收集了完
对于医院管理者及工作人员来讲,处理患者的投诉通常是很棘手的事情。许多时候,医院将自己和投诉患者放在极端对立的位置上,这样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它将加剧患者对医院的不满情绪。
为探讨粘附分子和炎性细胞因子与SLE发病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检测了SLE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11a、CD54的表达,同时用放射性免疫法(RIA)检测了血清TNF-α和I
测定银屑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8(IL-8)、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NO试剂盒(酶法)测定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