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各位老师切磋。
  1.后进生的成因
  1.1逆反心理型。这种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1.2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1.3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不善交流,喜欢独处,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1.4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性,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但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好的影响,但是一部分特殊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或家庭环境的影响,可能向双差生的方向分化,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尤其对有严重心理缺陷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在接受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进而扭转自己的抵触情绪,改变对外部世界的冷漠态度。 
  2.后进生的转化
  2.1发现闪光点。
  有了爱,才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主动采取适当形式去靠近他们。这就需要教育者用一颗爱心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值得称赞的地方。如对成绩不好但劳动积极的学生,在劳动结束时可突出给予表扬。对画画好的可请其出黑板报,并对其努力和成就予以肯定和赞美。总之,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在合适的机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获得自信信,并逐步把兴趣迁移到学習中去。
  2.2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优先对待后进生,尽量多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后进生,用眼神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课程上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他们的信任和鼓励的眼光。回答正确时,投以赞赏的目光、真切的笑容和热情的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取得进步的喜悦,大大加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另外,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后进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是班集体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整体效果,顾及其反应。如讲重点内容时,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给其充分思考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其真正掌握知识。
  2.3要看到学生微小的进步。
  教育者对后进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不可因教师过高期望学生没有达到而训斥、否定他们。对其转化要有时间上的宽容。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状况,还应重视其成长的过程和变化。如一位后进生数学常考四十多分,这次得了六十分;而令一位学生常考八十分,这次得了九十多分,显然那位后进生进步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应只表扬高分的学生,更应看到后进生在努力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
  后进生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也有他们的缺点,只有你有爱心、诚心、耐心,你就会发现,你就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就能转化他们。对待这类学生应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用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健康地成长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人们一贯采用的是学生写,教师改的“写改分离”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异于在岸上教人游泳一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中学作文教学应走出“写改分离”的误区。变“写改分离”为“写改统一”,学生作文只能让学生自己修改,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写改分离 走向 写改统一  中学语文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
期刊
21世纪教师实施教育所面对的劳动对象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如何进行教育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独生子女步入学校度过漫长的学习生活,要经过从喜欢到不喜欢,最后到喜欢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师需付出艰辛的劳动。  1.对初入学独生子女的教育  初入学,独生子女怀着一颗好奇地、美好的童心,来到向往已久的学校,这时,他们对于学校生活的这个新环境是喜欢的,过一段日子,这些
期刊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坚持“八重”。  1. 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我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感受音乐美,增强语
期刊
高三复习课的主角一直是老师。每一位教师都巴不得自己的课堂一分钟能当作两分钟用,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多接受知识。教师的良苦用心自然是好的,然而脱离学生实际再加上缺少学生参与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往往并不被学生领情。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的情景经常可见。基于此,我们在物理复习课部分课堂教学中作了探索,把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引入课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斧正。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有效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情于教,活跃气氛;自信于心,挖掘潜能;设问于思,提高素质。  【关键词】课堂效率 活跃气氛 挖掘潜能 提高素质  高中数学教学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参与。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小学音乐 歌唱教学 技能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
期刊
作为教育前线知识的传播者,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面对初中历史毕业考试,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加贴近现实与生活。固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实践,结合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三种新型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1.讲谈结合法  讲谈结合法是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期刊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1.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
期刊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能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等。社会交际能力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   1.练交际能力于课堂  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