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功能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早期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28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摄胸片。根据是否发生导管功能不良分为功能良好组和导管功能不良组。考察相应参数对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透析泵控血流量分别为(260.2±21.3)mL/min、(236.1±36.0)mL/min(P<0.001);两组间身高分别为(161.9±7.7)cm、(158.9±5.4)cm(P=0.006)。左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导管末端在心房与在上腔静脉者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231)。Logistic回归提示血红蛋白(OR=1.028,P=0.004)、白蛋白(OR=0.918,P=0.011)、身高(OR=0.926,P=0.002)及插管左右侧颈内静脉(OR=3.696,P<0.001)为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功能不良早期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身高、血红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置管时左右颈内静脉位置的选择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动态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传导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中的表达及探讨其在该病发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近几年来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和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理念引入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思维的结果。
通过两步溶液聚合法合成表面含有羧基的聚氨酯(PU),并用1-乙基-3-(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WSC)对聚氨酯表面羧基进行活化后,在4℃下柠檬酸钠缓冲液中与肝素上氨基反应得到表面
[目的]寻找提取沙棘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浓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L9(3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
药房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药房从业人员、药房制度建设、药品质量管理和药房自动化系统应用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作者在多年的药房工作中,总结出来
新股定价是否合理将影响资本是否被有效利用,而IPO抑价程度直接反映了新股定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此研究IPO抑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指导股票市场投资者形成正确的价值
大量的实证表明: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无法解决金融时间序列长记忆问题。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长记忆性的概念、建模、估计和检验以及在长记忆基础上的长
本文通过对500例骨折患者的疼痛原因分析,分别从药物、非药物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其它方面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疼痛阈,减轻患者疼痛。认为护士应不断更新知
随着反渗透(RO)技术的开发并广泛应用于涂装行业,因其性能、价格对涂装工艺质量及涂装成本有很大影响,所以RO膜的维护与保养也成为最受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