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和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多的采用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科学、高效的施工工艺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概述
  在国外使用混凝土桩已有近百年历史,混凝土管桩约有60年历史。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约有40多年历史。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亦有20多年历史。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越来越被重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920年澳大利亚发明了离心法制作混凝土制品,1944年我国开始生产RC管桩,20世纪60年代研制PC管桩,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70年代研制后张法预应力悬滚离心混凝土管桩(雷蒙特桩)。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开始研制PHC管桩。1992年我国制定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1992)。近十五年来我国管桩行业的发展,无论产品品种还是产量都达到了世界前列,成绩显著。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具有相当实力的公司在进行管桩的研究与制造。例如云南中技管桩有限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心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及与其配套使用的空心增效桩尖已经在工程中大量使用。
  2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
  2.1 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优点
  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仅具有和普通管桩一样的优点,而且由于其自身特点同时具备一些其他管桩所不具备的优点。预应力管桩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桩承载力高。预应力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高,有的高达80MPa,并可打入密实的砂层及强风化层,桩尖进入强风化层或密实砂层后,经过强烈的挤压,桩尖附近的强风化层或密实砂层已不是原始状态,桩端承载力可比原状提高80-100%,所以管桩承载力设计值要比同样直径的沉管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高,如Φ100-500管桩,最高设计承载力用到2700kN,相当于Φ600和Φ700的钻(冲)孔灌注桩。(2)单桩承载力造价便宜。衡量桩基的经济效益,以每米造价或以单方混凝土造价作对比都是不科学的,应用单位承载力(每吨或每KN)的造价作对比。虽然管桩每米造价比沉管灌注桩贵,但单桩承载力高,结果每吨承载力造价还是比沉管灌注桩便宜;虽然管桩单方混凝土造价比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高,但持力层比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浅,所以每吨承载力的造价在正常情况下还是比挖孔桩和钻孔桩便宜,在一般情况下,预应力管桩的单位承载力造价在诸多桩型中是较便宜的一种。(3)运输吊装方便,接桩快捷。管桩节长一般在13m以内,桩身又有预应力,起吊时用特制的吊钩勾住管桩的两端就可以方便地吊起来。接桩采用电焊法,若采用两个电焊工一起工作,Φ500的管桩,一个接头约20分钟左右就可以焊好。由于管桩搭配灵活,成樁长度可长可短,不象沉管灌注桩受施工机械的限制,也不象人工挖孔桩那样,成桩长度受地质条件限制。管桩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2.2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技术探析
  在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静压法时,应根据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及桩基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配重,压机设备应有加载反力读数系统。一般采用抱压式施工方法,抱压夹具应避开桩身合缝位置,抱压力宜根据当地工程设计经验确定。但簿壁管桩宜采用顶压式施工方法,顶压时,桩帽或送桩器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顶压时,压应力应小于桩身材料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锤击应力控制时,锤击压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锤击拉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与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之和的1.3倍。按总锤击数控制时,在合理选锤的情况下,任一单桩的总锤击数;PHC桩不宜超过2500,PC桩不宜超过2000。最后一米的锤击数:PHC桩不宜超过300,PC桩不宜超过250。桩帽和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mm~10mm。桩锤与桩帽,桩帽和送桩器与桩顶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衬垫后厚度应均匀,用竖向硬木,厚度为150~200mm,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当被打硬砸实或烧焦应及时更换和补充。桩帽和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做成圆筒形,桩帽内径宜大于桩径10~20mm,其深度为300~400mm,并有排气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打击性。打桩时,宜采取管桩内腔排气,排水措施及涌土处理。如管桩内充满积水,应抽干后方可进行锤击。桩身、桩帽、送桩器和桩锤应在同一中心线,防止打偏。锤击沉桩宜重锤低击,开始落距应较小,待入土一定深度且桩身稳定后再按要求落距进行。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打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少中间停歇时间。在施工中需要参考以下允许偏差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允许偏差表
  
  
  管桩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见下表)
  
  
  冬季施工管桩,应按《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2009的有关规定施工,根据地基的主要冻土性能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宜采用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较大且采用压蒸养护工艺生产的PHC桩。管桩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的有关规定。管桩应有出厂检验报告,管桩产品合格证。应在管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常压蒸汽养护后在常温下静停7D后方可沉桩,高压蒸养后在常温下静停1D后沉桩。当采用手工电焊接时,焊条宜采用“结422”焊条(E4300~E4303),焊缝质量不应低于二级。拼接处坡口槽电焊时,先将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三层对称进行,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二级焊缝要求),焊后应清除焊渣,应分层检查焊缝质量,不得有气泡、夹渣。焊缝应高于桩头箍坡口1mm。焊时,宜先用3.2mm焊条焊一遍(即首层),然后用4.0或5.0mm焊条焊两遍,确保焊透焊满。接桩宜在桩尖穿过较硬的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并≤20mm)。对接头金属外露部分须先涂刷防锈涂料,焊缝焊完后须再次涂刷防锈涂料。施焊完成后桩接头应自然冷却8分钟以上,方可沉桩,不得采用水冷却。沉桩时,不宜用工程桩送桩。管桩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截桩时,不应简单采用人工截桩或电焊切割钢筋的方法,可采取先将不需要裁除的桩身端部用钢箍抱紧,然后沿钢箍上缘凿槽打穿后用锤打下,或用混凝土切割器、液压紧箍式切断机,液压千斤顶式截桩器、钢锯或锯桩器,并确保质量。
  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建筑工程中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科学、高效的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政.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方法[J]. 山西建筑, 2009
  [2] 张新田.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广东科技, 2010
  [3] 谢德平. 论PHC管桩静压法施工及质量控制[J]. 四川建材, 2009,
  [4] 贺玉章.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结构寿命的长短,取决于许多因素, 但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由于种种侵蚀性介质的作用, 促使设计人员对如何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工作以确保生产稳定、持续和安全等方面需做相应的努力。本文将从结构设计方面对工业建筑结构防腐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防腐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腐蚀对工业建筑的危害很大,必须
摘要:底层架空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私”有建筑物中的“公”有空间。本文阐述了底部架空空间的设计含义,分析了建筑底部架空设计。  关键词:建筑底部架空设计含义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城市广场、公共集中绿地、商业步行街等宏观层面上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及用地红线内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内的活动空间。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
【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日益增多,开始出现水资源紧缺情况。因此,如何做好节水成为当前的重大社会课题。文章重点探讨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其运用。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口数量也呈上升化态势,特别是当前正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用水量逐渐增多,进而出现水资源
【摘要】建筑与气候关系密切,探索我国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和适应气候的设计分析方法,对建筑能源的节约和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和延续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从人体生理舒适角度,正确分折和评价室外气候对建筑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应对对策,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气候条件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 这是不可回避的
摘要:建筑结构裂缝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多存在于建筑结构墙体的表面,这不但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更加威胁到了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正常使用情况下建筑结构中细小的裂缝不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但一旦遇到地震,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往往容易对建筑物造成破损,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严重威胁用户的使用安全。本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建筑结构设计裂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摘要:在目前的住宅工程中,做好防水工程至关重要。房地产企业和建筑施工组织对此高度重视。为保证住宅工程的质量,减少住宅群体的不满,增加房产企业的信誉,防水施工一定要重点控制。本文对住宅工程的防水施工技巧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如何保证防水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住宅工程的防水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字: 住宅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摘要:在电站锅炉安装的过程中,其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在探讨了如何制订安装督检方案的基础上,对这一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站锅炉;安装;质量管理;监督检验;  中图分类号:U261文献标識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电站锅炉越来越多,其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完善
建筑节能技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新能源利用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建筑物的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在小区的推广应用以及水循环系统的利用进行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的紧缺和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剧,生物质能源作为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发电行业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的基本能源结构,回顾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历程,比较了各类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重点论述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关键词: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开发途径;利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P7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能源问题在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档案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将成为必然趋势,做好项目档案的电子化归档与管理,将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电子档案;工程档案;档案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m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