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秦巴山区的实证分析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止致贫返贫、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落脚点.探究农户贫困脆弱性及其机制可为建立预防致贫返贫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通过构建贫困脆弱性分析框架和测度体系,以秦巴山区为例,测度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分析贫困脆弱性差异,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①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均值为0.046,贫困脆弱性等级呈现“纺锤形”分布.②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及不同维度间差异明显.补贴依赖型、务农主导型农户受健康冲击或教育压力大且适应力薄弱,贫困脆弱性较高.多元型和纯务工型农户具有低风险与低敏感性,适应力较高,贫困脆弱性较低.③农户的暴露风险、适应力具有地域分异性,中山区农户自然风险较高且高贫困脆弱性的农户比例大;河谷川塬区农户的适应力较高.④建档立卡贫困识别与贫困脆弱性评估结果具有一定差异.⑤农户贫困脆弱性受家庭层面的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职业类型、社会连接度、政策依赖性、非农就业人数、生计多样性以及村域层面的地形起伏度、道路可达性、与河流的距离以及教育可及性等因素的影响.
其他文献
对利用高精度全站仪、自动水位计等多种监测方法开展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以及运营期安全监测工作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基坑、连通渠等不同监测对象采用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项目安全施工的监测预警,消除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能为同类项目安全监测提供监测经验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