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我永远的港湾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多了城市车马的喧嚣、人的虞诈,就去田野里走走吧,极目漫长平直的地平线,听听风在耳边的甜言蜜语、蝉儿单纯的旋律,再把脸浸在清冽冽的水渠中和大地亲吻,洗去昨日的疲惫,感受那来自母亲心底深处的细腻,拾起一块土坷垃抛向路边田里的麻雀群中,看它们轰的飞起又落下,瞪起乌黑的小眼睛猜疑观望,吱吱喳喳地讨论、喧闹,然后在野草花丛中坐下,面对明朗的阳光,遥望前面的树木村庄。
  我的祖辈来自田野,因此对田野依然向往,那土地上的农民,勤劳纯朴而又善良,如同大地上的泥土浑厚而庄严。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顶酷暑汗流浃背,田野是他们的家,土地是他们的工厂,全身心地为他们的孩子——庄稼劳作,充满激情,专注而憨朴;勤勤恳恳,忠诚而神圣。他们像土块般无华,像泥土般博大,怎能不令我动容而崇敬?
  当村庄里那第一声鸡鸣划开了夜的帏幕,当太阳把光辉撒上广袤的田野,她的草绿了,她的花开了,她的泥土穿上了桔黄色的衣裳,于是鸟儿们开始雀跃歌唱,万物开始在她的怀抱里高兴地生长。
  田野土地无声默默地包容,包容着尘世间无知的我们那无尽的贪欲和污淖,她抚慰着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生长着粮食、树木、花草,供不孝的我们享用,而她永远只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承受……
  黄昏的田野,慵懒而宁静,是的,她有些累了,她要暂时休息一下。
  田野土地,我永远的港灣。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动画是院校动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实验动画的视觉表现形式受到较大的制约,以致造成教学成果的视觉表现形式上形式单一、手法雷同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动画教学中表现形式上的局限性,来探讨其可能具有的拓展性。  关键词:视觉表现形式 实验动画 呈现形式  国内各院校的实验动画教学正在如火如荼之中。  近二十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之下,我国的动画产业突飞猛进,实现了产
期刊
李剑华(Li Jianhua),海外艺术家,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游历海外20余年,主要以油画、水彩画风景创作为其艺术探索方式。他的作品,关注建筑在自然里的存在,以及人在日常里的自然状态,有着极朴素的善意内涵与清醒跃动的美感特征。他的绘画多取材于世界各地的建筑风物,但也并不拘于选择哪里的山与水、哪里的高楼与人文,只要目之所及,或者触动了某处深情,他就会下意识地用画笔把那一切率性坚定地表达出来。
期刊
1989年,已经辍学三年的我,在劳碌的农事之余,百无聊赖而又莫名其妙地拾起了画笔和一本王力所著的《诗词格律》白皮书,在几分钱一张的白纸上,打发着我的青春岁月。  父亲一开始觉得我点“不务正业”——一个农民不好好耕地。母亲却不时地鼓励和赞美着,将我笔下的小猫小狗、红楼梦人物悬于“高堂”,办起了家庭式的“展览”。尽管我也没有学过素描,却给村上一些过世的老人无偿地画些遗像,而颇受乡里人待见。  看的人多
期刊
“五盖山海拔1600米,峰顶常年被云、雾、雨、露、雪所盖,故得名。李艳红生活在这里,我想,山可被盖住,但任何东西都不应盖住梦想,比如她的书法梦。我必须助她圆梦,这也是我的梦。”  说这段话的人叫曹隽平,他是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艺术中国》杂志主编、作家、收藏家、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这位诸多头衔加诸于身的人,用了十年时间,帮普通农妇李艳红圆书法梦。如今,二人的“杵臼之交”成为了一段佳话。  英国
期刊
蘭亭飘扬着惠风  浯溪荡漾着琴声  中国书法生机勃勃四方闻名  点横竖撇捺  几多秀丽 几多雄浑  几多古朴 几多苍劲  活灵活现的银钩铁画  蕴含着人间的苦乐  蕴含着宇宙的阴晴  大小一支妙笔  纵横万里征程  啊  中国书法是纯朴的清风  颐养着东方赤子豪放的诗情  兰亭飘扬着惠风  浯溪荡漾着琴声  中国书法生机勃勃四方闻名  篆隶楷行草  几多潇洒 几多天真  几多典雅 几多文静  多姿
期刊
王國平书法作品
期刊
正是由于公共艺术特殊的结构关系,让其带上了复杂的社会性质,这样的复杂性存在于私人性和社会性之间,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之为“公共性”,同时也正是包含着公共的特性,才让公共艺术这个概念被挖掘出来后备受世人的关注:一方面,我们由艺术的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往往会被不自觉地定义为“艺术在公共空间”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认知显然带有很强的艺术主导性因素在里面,同时也是一种个人艺术思维因素的体现,毕竟一件艺术作品的成
期刊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清代黄景仁的诗作《少年行》,刻画了一位胸怀远大理想,向往建功立业的有志少年形象,描写了少年英姿勃勃、意气风发的奔向战场,心里只想着登上高台望军情,毫无离乡之愁、思乡之苦,写出了少年渴望,登上高高的太白山,让宝刀流转的寒光与头顶皎洁的月光相映生辉,抒发了他不甘平庸、誓建奇功的鸿鹄之志。  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是,庭院里训不成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热火朝天的军营、硝烟弥漫的战场
期刊
《国风·墉风·载驰》有云: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自古以来,女性书法家在书法历史的长河里犹如撒在玉盘里的珍珠,各放其彩。细数古代书法史上有名的女性书法家:蔡文姬、卫夫人、武则天、邢慈静、管道升等等。  卫铄,别称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为一代书圣王羲之少时之师,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善真书、草隶,所著《笔阵图》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斷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
期刊
麓山寺碑不在麓山寺,而在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  公元268年,竺法崇创建麓山寺。距今已有1747年。  公元730年,北海太守李邕撰文并书写《麓山寺碑》。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从未断绝!中国的四大书院,也只有岳麓书院延绵一千多年,至今书生满院!  然而,这方承载麓山寺巨大历史奥秘、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三绝碑”,却不知何时离开了麓山寺,偏居于岳麓书院一隅,几乎无人问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