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及命题中的易错问题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集合及命题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集合及命题在高中数学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二者的概念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因某些原因而出现错误,为此应了解关于集合及命题中的易错点。
  关键词: 集合;命题;易错问题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理解集合概念,忽视隐含条件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1】。“集合”这一简单概念中包含了其自身的特性特点,而这些特性特点正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比如,忽视空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则表示集合A与B没有公共元素。另外,在处理有关
  的问题时,一定要分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比如,忽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无序性、确定性、互异性。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例 1:若集合 ,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 解】
  由 得
  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错因分析】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漏掉空集。事实上,由“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可知,当N= 时也满足已知条件,故此题漏了一个解。
  【正 解】
  (1) ,
  或
  由 得
  (2)由 得 当m=0时,方程mx=1 无解,即N=Φ
  由 可知,当N=Φ时也满足题意, 故当m=0时,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2, }
  例 2:已知集合 ,求 的值。
  【错 解】 由 ,根据集合的相等,只有
  可得 或
  或
  【错因分析】 当 时,题中两集合均有元素1,这与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相悖。
  【正 解】 舍去 ,故
  易错点二:混淆否命题及命题的否定,混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不是同一概念,“否命题”是对原命题“若p,则q”既否定其条件,又否定其结论,而“命题p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p的结论,搞清他们的区别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此外,p是q的充分条件表示为,p是q的必要条件表示为。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故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例 3: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错 解】 选A,误为否命题;选B,格式错误。
  【错因分析】 混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两个概念。
  【正 解】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殊命题,故此题应选D。
  例 4:已知 ,设命题甲为:两个实数a,b满足
  ;命题乙为:两个实数a,b满足 ,那么( )
  A.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错 解】
  ,故选C
  【错因分析】(1)对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概念分不清,凭猜测产生错误;
  (2)不能运用绝对值不等式性质作正确推理,从而产生错误。
  【正 解】
  ,两式相加
  得 , 故
  既由命题乙成立推出命题甲成立,因此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由于 , 同理也可得
  故命题甲成立不能确定命题乙一定成立,即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故因选B。
  结束语:
  确切地确定并成功地突破集合及命题中的易错问题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2】。在学习有关集合及命题的相关知识时,有不少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做题时亦容易出错。一般地说,这些困难与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集合及命题中的易错点拿捏不好而产生的。本文浅析集合及命题中的易错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韩松峰.剖析解决集合问题中的易错点.中学生数理化,2012(5)
  【2】王庆伟.浅谈数学难点与难点教学.教育前沿,2013(3)
其他文献
摘 要:远离城市的农村初中,学生受教育情况普遍较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只有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探索;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我们昌乐位于山东半岛内陆,古为齐国首城,今为宝石之都。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0万。昌乐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昌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周朝初期,姜子牙就曾封于齐,建都昌乐营丘。今日昌乐,更是一日千里,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均已取得辉煌成就,我们昌乐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在齐心协力为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美好的新昌乐而努力奋斗!为了歌唱昌乐,赞美昌乐人民,我们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使实验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每年的高考题中实验题成为必不可少的题型,实验考查既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又是高考试题的难点。从近三年考题来看,实验题目对实验的考查层次清晰,有以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基本操作以及物质的性质、制备、净化、分离和检验等为主的基础题;又有侧重实验原理分析、方案设计、定量分析的能力题,特别重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强化以课本实验的挖掘和创新
期刊
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滋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生物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谈谈笔者近几年在生物教学中的做法。  一、 注重课堂艺术,讲好每堂课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场所,教师的课堂讲解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起着决定性作用,精心设计课堂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
期刊
摘 要:恰当的挫折教育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幼儿的坚强意志是有益的。  关键词:挫折 挫折教育 疏导 鼓励  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子中长大,生活条件优越,从未受过任何委屈,家长对其如众星捧月般倍加呵护,幼儿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问题、小麻烦,家长们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外交往中,英汉文化的差异会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本文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将英语文化引入的重大意义,使学习者从潜意识中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任务。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流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供不应求。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那么怎样的识字教学才是最理想的呢?一句话:“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所谓“乐学”是指从学生乐于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期刊
摘 要 :PS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考试, 应试人的母语(第一语言)是汉语,重点测查考生的读和说的口语语感能力。普通话的语感就是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正确掌握和熟练使用, 尤其是对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的感受和运用。PSC和普通话的语感关系密切,考生的语感能力差,对语言缺乏足够的敏感是当下高校PSC中大学生常见的丢分现象。对大学生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大学生普
期刊
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主体客体观  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是实践的人。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着客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又在改变外部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创新的关键注重学生的思维性、能力性、思辨性、想像性的培养。笔者从教几十年颇有体会,现笔端于后: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创新注重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一个起主导作用,一个起主体作用。如果教师生气和闷闷不乐,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整个脑力劳动,会使其头脑处于麻木状态。只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才能使主管情感色彩的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抑制其智力活动。教师以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