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高专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形式就是现代师徒制,师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的高职高专学校都开始试行,并且在这些高职高专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高职高专学校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师徒制;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92-01
  现代师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关注的热点,然而我国目前的现代师徒制却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在当前无法完全实施高职高专提出的师徒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高职高专学校内推广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对该模式有兴趣的学生与老师进行师徒结合,再推广到现有的合作企业进行现有的师徒结合,并逐步扩大学生的规模,然后再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改进,全程政府的参与和引导,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师徒制。
  一、现代师徒制的含义
  现代师徒制是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自愿结合形成的师徒小组,小组通过向年级学院申请项目、通过审核,同时在学院经费的支持下,师徒小组可以是由课余时间完成申报的项目。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真正主动地去做事情,而且还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帮助老师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高职高专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的基础就是校企融合。只有通过学校、企业之间的融合才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才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更加高质量的人才,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学校和企业一起实施师徒制,并且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样可以让校企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培养的人才质量越来越高。对企业来讲,必须确保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是有利益的,因此需要制定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要制定激励机制,就需要政府和学校首先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为师徒制的实施奠定基础的保障。
  2.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按照学校教育和企业学徒的标准、内容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建设能够符合学校与企业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同时也要为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基础条件的保障。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的文化以及技术生产的标准、岗位操作的规范等一些企业生产的管理因素,学校要建设和试行企业相适应的实训基地,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校企共同实施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和管理。在实施师徒制的时候一定要落实学校和企业的主体责任,要让双方都同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还要落实评价体系,这样才可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可以探索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在校企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教学以学校老师为主,实践教学以企业老师为主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教学机制,从而就可以让学生拥有“双身份”,一个是在学校以学生的身份学习,一个是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实践的培训。
  三、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高专的影响
  1.校企联合、共同实施。现代师徒制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师徒之间的实践能力,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将学生直接引入企业操作的环境中,用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在实践的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鼓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同时还要把在学校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帮助学校和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
  2.科学设计,规范发展。现代师徒制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方面更加需要科学、规范,毕竟只有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应用到师徒制上,才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才可以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变得牢固。
  3.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参与的职责以及任务。由于受到现代师徒制的影响,导致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基础教育都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各自的责任都非常的明确。学校负责基础知识的教育,企业在现代师徒制中主要负责的是提供技师、操作环境等。在实践的学习中企业是有不可推脱的教学责任的,而且企业往往都是与学校签订了合同或者协议的,因此企业必须按照合同或者协议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
  四、结束语
  现代师徒制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推广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都有明显的受益,同时也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现代师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效可行的,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上的一个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若蕾.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秘书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11):59-62.
  [2]邵庆龙,姜家吉,赵伟强,等.高职高专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6(9):63-66.
  [3]侯迎迎,安晏,亓国锋,等.“师徒制”在当今职业院校的实施情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147.
  [4]胡秀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97-10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