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化瘀通络为主治疗慢性肾炎的组方配伍探析

来源 :承德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泌尿系常见疾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终至渐进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引起慢性肾衰的首要原因,预后较差,故当引起重视.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且较少毒副作用,古今文献有大量报道,但大多侧重于治疗方剂的个体研究,本文收集了古今与本病相关的方剂,进行筛选与分析,对治疗慢性肾炎的组方、配伍方法进行了探讨,这对于该病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肝脏虽有胸廓保护,但其质脆、体大、质重,极易受损伤.同时肝脏血运丰富,结构功能复杂,伤情往往很重,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很高.我院1989~1999年间共收治肝破裂患者280例,
1986年Binnig等人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1].AFM技术与EM技术的主要不同是,AFM技术具备直接监测生物大分子的构像、聚合过程动态变化的能力,在水环境下监测单分子功能状态
1 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我科对住院的100例新生儿采用头皮静脉24小时输注多巴胺液体,年龄最小生后2小时,最大生后28天,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入速度为每分钟2~5μg/kg[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对其机理众说纷纭,多数认为是颅内、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认为偏头痛发作与环境、精神、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免疫因素等引起多方面高级功
作者自1994~1999年间应用A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病人18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