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数学错误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认识到学生所犯错误的价值,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这些错误所暴露出来的知识缺口,引导学生探究错误所在,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错误;问题;发现意识;辨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70
  一、暴露错误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有一句古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此可见,没有人会不犯错误。所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声色俱厉地批评学生,更不应该马上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如果教师第一时间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纠正错误,会剥夺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对于所犯的错误,学生听教师一说似乎明白了,但是以这种形式得到的答案学生不能做到持久的记忆,更谈不上能够正确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所犯的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而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指出错误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找出导致错误的根源,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把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补起来,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生“画角”时,把学生画的100°的角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判断这个角画得对不对。有很多学生马上就说:“画得不对。”教师故作生气地说:“你们还没有用量角器检验一下,就说人家画错了。这可是缺乏严谨精神的表现呀。”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100°的角应该是个钝角,而他画的明明是个锐角,所以肯定不对。”教师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引导:“大家认为这位学生说得有道理吗?那你们知道之前那位学生为什么会把100°的角画成这样呢?”于是教师请那位把100°角画错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他画角的过程。看他画完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发现错误:“从刚才这位学生画角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他之所以画错了,是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教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要让犯错误的学生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悟出正确的做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其他学生发言过后,教师可以让画错角的学生总结一下画角的方法。这位学生说:“以后量角、画角的时候,首先要先判断一下这是什么角,然后再动笔。不能把锐角画成钝角,钝角画成锐角。”
  二、辨难释疑问题,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在学习了“平行与相交”之后,数学课本的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道数学问题:“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A.相交与垂直 B.垂直与平行 C.相交与平行 ”教师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思考这一问题,然后做出选择。最后发现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两种情况:有的学生认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垂直与平行;有的学生认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与平行。教师在评讲时,让学生分别给出自己选择的理由。选择B的学生的论证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就是不相交的,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就相交了。”选择C的学生马上反驳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互相平行就是不相交,而相交里面不仅仅有互相垂直,还有一种一般相交的(有学生跑上来在黑板上画出了这种情况),垂直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如果选B的话,就把一般相交这种情况丢掉了。”在听了双方的辩论之后,教师让学生再重新做这道题,结果刚才选B的学生纷纷“投降”选了C。
  再比如,教學四年级“运算率”这个单元时,作业中有很多计算混合式题,要求学生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在批改作业时教师惊奇地发现“756-44+56=?”这样一道题,竟然有近一半的学生做成“756-44+56 =756-(44+56)=756-100=656”。
  看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可是同年级的一位教师不以为然地说,学了简便计算后,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慢慢就能反过味儿了。教师仔细思考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关键问题在于学生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后,利用连加算式中“凑整”思想进行了简便计算。教师该如何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呢?在订正时直接告诉学生这一道题应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还是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让他们自己分析解决呢?最后教师决定将学生的错误当成课堂资源,让学生在课上议一议。数学课,教师出示“756-44+56=?”这道题的两种算法:(1)756-44+56=712+56=768 (2)756-44+56=756-(44+56)=756-100=656
  教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后,接着抛出两个问题:(1)这道题出现这么高的错误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怎样的题才能用“凑整”法进行简便计算?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生:我是受了前面那种连加题的影响,只要看到两个数能凑成整百就能简便计算。
  师:那么怎样的混合运算才能用凑整的方法简便计算呢?
  生:要连加或连减。
  接着教师把“756-44-56=?”这道数学题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探究怎样做最简便,并且说出自己的根据。这时一个学生说:“‘756-44-56’这个问题我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理解的。就像我们在超市买东西一样,我准备了756元现金,共计买了两样商品。我们可以将一样商品的45元钱先减去,然后将剩下的余额再减去第二样商品的价格56元钱。我们也可以将两种商品的价格加起来,再用总钱数减去两种商品的总价。所以‘756-44-56’和‘756-(44+56)’最后的结果是相等的。”用买东西的情景来解释这种现象是非常形象的。教师首先肯定这位学生这种思考方式的优点,然后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继续引导学生理解“756-44+56=?”这道题的做法。让学生明白“756-44+56”就相当于用756元买了44元的东西,然后妈妈又给了56元,所以和刚才那道题的结果肯定是不相等的。所以“754-44+56”不能简便计算,只能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这样通过对“754-44+56=?”的纠错,让学生对“a-b-c=a-(b+c)”的公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能让学生作业一点不错的课,未必是好课。”想想也颇有道理,就像一位医生为了给一个学生预防疾病,不断给学生注射疫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就没有了自身的免疫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木生.教师要善于经营学生的认知错误[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5):46-47.
  [2] 朱卉斌.把差错转化为教学资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7).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获得精彩体验,从而获得真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原教育本真。只要教师巧妙运用,“错误”也会成为一种另类的教育资源,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教育资源;巧妙利用;还原本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86-02  DO
期刊
摘 要:教育的真谛是传递生活的美,语文教学更应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就要用“心”去传递诗歌的美,用自身的魅力去呵护诗歌的美,用诵读去点燃诗歌的美,用信息技术去激发诗歌的美。试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探索教师该如何“以美释美”。  关键词:美文;美教;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79-02  DOI:10.1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展现学生的自我个性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促使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阅读;自我个性;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34-02  DOI:10.16657/j.cnki.i
期刊
摘 要:触控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新课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平台。新设备触控一体机辅助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触控一体机;资源整合;构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
期刊
摘 要: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合适的朗读教学方式来促进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三峡;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
期刊
摘 要:《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发掘美的能力。  关键词:语境;组合;照应;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6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本土文化资源逐渐展现出众多的价值:它可以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吸收优秀民间美术入课堂,融合多个学科,整合丰富教学资源;可以启发学生理解、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并以兰州傩面文化为例,分析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可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视觉表现;色彩借鉴;本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进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评价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23
期刊
摘 要:“问题学生”因教师的心态问题,在学校所享受的理解、尊重不够充分,甚至被歧视,属“弱势群体”。教师必须摆正心态,沉下去,坚持住,讲方法,重细节,给“问题学生”一米阳光,教育才能走出“十字路口”,也才能真正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心态、问题学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173-02  DOI
期刊
摘 要:儿童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且儿童的言语能力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但在近几年的观察与教学实践中,不少孩子在语言发展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笔者以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层级性和创造性这两个特征的前提下,分别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四方面以语言发展为本进行了教学实践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发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