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双步触发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兼顾左心室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5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DS
【机 构】
:
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放射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第二代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双步触发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兼顾左心室功能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5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DSCT造影和心脏MRI检查.DSCT采用序列扫描模式,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步触发.扫描窗宽30%~90%R-R间期,依据不同的心率,仅在70%(心率≤70次/min)或40%(心率>70次/min)R-R间期全电流输出,其余的间期以20%的全电流输出.依据美国心脏学会16分段法,用4级法对各段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DSCT左心室功能分析利用重建的冠状动脉扫描数据进行,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舒张末期容积(LVED)及射血分数(LVEF)值,并以MRI测得的相应数据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顺利完成DSCT、MRI检查及左心室功能分析.DSCT平均辐射剂量为(3.33±0.65) mSv,共评价冠状动脉669段,其中可用于诊断的节段占97.76%.双侧配对t检验显示DSCT与MRI的LVESV、LVEDV和LVEF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0.12和0.16),且有很高的相关性(r=0.96、0.97和0.89).结论 第二代DSCT可使用双步触发技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兼顾左心室功能分析的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图像可诊断率较高,左心室功能分析结果可靠,平均辐射剂量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脐尿管残留病变的螺旋CT表现,提高本病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脐尿管残留病变的术前CT图像,分析其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方式.结果
目的 分析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影像学资料,其中CT检查9例,MRI检查3例.分析内容包括肿
目的 研究肩袖撕裂的磁共振平扫(MRI)及磁共振关节造影(MR arthrography)的影像学特征,探讨2种方法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探索磁共振关节造影的检查适应证.方法 79例经肩关
目的 比较长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影像与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本院发生在长管状骨的16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和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影像
如何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始终是一项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安全事故的频发让建筑业成了高危行业。安全与质量在施工阶段是一种统一且促进的关系,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
目的 分析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MR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均经
目的 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实时剂量调节技术(Care Dose 4D)、SAFIRE迭代重建技术联合应用在儿童胸部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行双源CT胸部检查儿童患者随
目的 探讨虚拟非血管介入器械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造型软件3D Studio MAX R3创建虚拟的穿刺针、工作套管、髓核钳等介入器械模型,在计算
目的 探讨3D FS-nSSFP序列在腰骶脊神经根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9例受检者行3D FS-nSSFP(3D fat-suppressed balanced non-SSFP)和PROSET(principle of selective excita
目的 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在全身淋巴结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淋巴瘤,15例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