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尤其是各地公路的施工建设。高速公路基础性施工环节之一的路基,其质量与整个工程水平都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有关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对路基施工环节的重视,又特别是软土类型路基,这往往需要施工单位立足于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技术,只有保证软土路基稳固性才能让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有所保障。本文就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软土路基在公路工程中有着较高的施工要求,因为路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部分,所以有必要不断优化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保证公路工程基本质量。如果软土路基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就肯定会影响到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技术人员要围绕软土路基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强化软土路基施工的科学性。
  1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1.1 低透水性
  软土的组成部分主要各类絮状的物质,比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这些成分的排水能力差,过快的剪切速率导致软土地基不具备很强的抗剪度。就垂直方向而言,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极差,这也是被迫延长地基沉降稳定时间的原因,低透水性的软土地基还连带影响了地基在承受荷载初期时的稳定性。
  1.2 压缩性高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空隙比>1,且含水量很高,其中还富含腐殖物质、微生物和少许气体,这些都导致土质变得软塌,从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较高的压缩性让软土路基承载力低,易变性。
  1.3 不均匀性
  有大量的粉细砂透镜体夹杂在软土层中,所以不管从竖直层面还是平面而言,软土地基的各项指标与性能都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何结构性地基常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之一。
  2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2.1 碎石桩处理技术
  碎石桩处理法就是用碎石桩来替代软土路基中的那些软土成分,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软土路基处理结果符合公路施工要求。这种方式被频繁而普遍的应用在公路施工中,此前大量应用实践证明了这种方式能取得满意的预想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的操控成本[1]。在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碎石桩法,首先要全面分析软土路基的具体情况,为了充分发挥水平振动作用和效能,针对性的选择对应性能的管桩设备,在实施过程中要在充分冲洗振捣部位的前提下进行,打孔成功后向其中添加碎石类填充材料,快速完成碎石桩,以此来提升公路路基承载力。
  2.2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适用于压缩性好、含水量高的软土路基中,这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在于能很好的控制路基中的水分含量,有效的缓解软土变形现象,让公路建设质量更加符合工程要求。应用排水固结的形式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形式:其一,对于含水量不算高的软土路基采用直接热化的形式来处理路基,取得降低含水量的效果,这种形式具有便捷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其二,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路基,要借助排水管道的设置来缓解排水压力,挤压路基中多余的水分后凸显固结的作用。
  2.3 换填处理技术
  换填处理技术适用于一般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地基,这一技术的原理很简单,即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比如山坡石、矿渣、砂、碎石和灰土等材料来更换地基基础底部的软土,从而提高路基强度。更换完毕后要做好软基压实处理,路基持力层的扩散性和承载力在土层密实度到达一定数值后才会有所提升[2]。针对深度一般且表面没有硬壳的软基,建议使用另一种换填处理技术,即抛石挤淤的方式,将碎石抛洒在软基底部,通过挤压将软土内的淤泥挤出来,从而提高公路路基强度。
  2.4 加筋处理技术
  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一就是加筋处理技术,该技术的重点在于材料的应用必须是尼龙合成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和混凝土复合材料。在加筋处理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全程化质量监管和以下几点:第一,以确保材料均匀性为目的检查铺设材料技术;第二,以确保合体层和软土层强度为目的,致力于有效融合砂石垫层和土工格栅层,合体层要位于软土层固结排水层且平整,这样才能拥有抗压力的优势;第三,以确保填铺任务科学性为目的调节材料松紧度。
  2.5 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处理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针对黏性土、碎石土、杂填土和素填土这些成分的地基。强夯处理法可有效优化地基强度,通过控制路基的压缩性来充分发挥软土基地的作用,提升公路建设水平与质量。就强夯处理法的具体使用而言,常用施工设备就是大型起重机,在一定高度上提起重物,通过重物下落瞬间给软基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提升路基强度和密实度[3]。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处理技术不可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使用,因为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就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加之设备使用成本较高。此外,当软土基地的成分以淤泥为主时,要避免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很可能出现分散泥浆的情况,降低软基的坚实性。
  3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3.1 科学合理设计排水系统
  在正式进入公路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要在全面调查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排水系统方案。以安全、全面为原则对排水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在把握系统性质的条件下根据周围排水系统规划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大化的降低经济成本。如果没有及时的清理软土质层中的水分,就可能给后期施工环节埋下塌方、裂缝的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做好排水系统设计。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地势进行周全的考虑,最好选择在斜坡处开凿沟槽,宽度为0.5 m,深度为1 m,满足排水需求[4]。水沟的修建有一个前提,就是加固混凝土,避免遇到淤泥堆積或雨水冲刷情况影响到公路路基。
  3.2 填料垫层
  第一步,替换垫层。用砂石一类具有较强硬度的材料去替换垫层土质成分,严格根据施工方案的标准顺序开展替换工作,基于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分层填充,每完成一层填充都要进行一次压实处理,注意在垫层两端留下一定倾角。就组合材料填充环节而言,基坑底部的填充几乎都是以砂石为主,通常情况下还会在砂石上方填充碎石材料,这样的做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稳定性,注意将透水性能较强的粉土材料填充在垫层的两端。
  第二步,碾压。垫层施工完毕后紧接着就要用压路机进行地基碾压,经过多次反复碾压来保证地基密实度,确保完全夯实地基。摊铺后进行第一次碾压,让垫层与土壤充分接触,以此提升地基承载力,随后的每一次碾压工作都要结合重量级的压路机,进一步增强摊铺材料和土壤的黏合度,最后的碾压操作为了保证效果,要在路基表面铺设沥青材料后进行,这样路面才能更加平整。
  4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达标要以路基基底部分为切入口,尤其是软土路基的处理,这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坚实性、寿命长短和使用效果的关键环节。软土路基处理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公路工程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性,不利于公路路基质量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关人员能善于各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改善软土路基质量,从而提升公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长林.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9(18):147.
  [2]张俊英.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251-252.
  [3]于东波.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Building Development,2019,3(02).
  [4]沈佳伟.浅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9,37(06):75-7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少量异型大跨度预制箱梁支架法的工作原理开始谈起,对施工流程、要点、安装方法等加以详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维护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少量异型大跨度预制箱梁;支架法;安装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高度公路工程建设中,除普通的预制箱梁外,大跨度异型预制箱梁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该类型箱梁的数量较少,但由于重量较大,要求较高,需采用支架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我国公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地基处理也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我国分布着大量的软土地基,为保证工程项目正常施工和使用,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的前提下,对公路软基加固中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软基加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应用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预防性养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预防性养护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基础上,可达到改善路面使用性能的一种养护技术。沥青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种类较多,超粘磨耗层是在微表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特点为高防水、耐高温、抗裂、环保、超粘结等。本文在充分了解超粘磨耗层技术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公路养护中超粘磨耗层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超粘磨耗层;公路养护;技术优点  中图
期刊
摘 要:为了全面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有效抑制路面基层病害问题。本文提出了沥青路面微粘结级配碎石基层技术,在全面了解其路用性能的基础上,依托具体工程案例,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我国公路事业增添一份助力。  关键词:沥青路面;微粘结级配碎石基层;路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1 微粘结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  微粘结级配碎石基层是通
期刊
摘 要: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领域几个相互关联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路网脆弱性、可靠性、恢复力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分析。其中,重点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的概念、定义、内涵、评估指标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脆弱性概念与风险概念、恢复力概念和可靠性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界定,给出了城市路网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可靠性;恢复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逐渐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使高速公路路面加大了承载压力,突显出路面养护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传统养护方式相比,预防性养护的优势较为明显,可使路面养护明显降低成本,提高通行质量。本研究与高速公路养护实际相结合,较深入地探讨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于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养护技术;沥青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6.217;U418
期刊
摘 要:桥梁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桥梁工程建设数量增多,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尤其是桥梁结构裂缝问题成为施工关注的重点。文章从桥梁结构裂缝类型及形成原因入手,指出连续梁桥结构裂缝的多发部位,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例证研究,提出桥梁结构裂缝的加固技术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桥梁;结构裂缝;形成原因;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新方法的不断创新、改进和引进,越来越成熟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法逐渐出现,其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也在不断发展,这也促进了桥梁的高速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桥梁实际施工案例,介绍了连续梁桥的重要施工工艺,力求为当前桥梁实际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悬臂施工;关键技
期刊
摘 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半刚性基层材料是最常见的路面基层类型,主要包括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和土类材料,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施工简单、早期强度大、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特点的基础上,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全面提升路面基层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特点;施工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公路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而后分别从排水管道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方面,对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做好事前施工准备,控制排水沟槽的开挖深度以及提升工后质量控制能够切实的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公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7.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