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写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难作文”,一直以来,学生写作犯愁、老师教学犯难的现象屡见不鲜。“作文写不好,关键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打不开;二是句子写不美。 在写作时,学生到底该如何寻找素材、增添文采?而教师又该怎样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提到写作文,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叹:“孩子上学最怕写作文,只要写作文总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就东拼西凑了事。”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自身特点看,学生习作就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想象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习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创造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教学生写作文呢?目前,新派作文已经开始在广西各地逐渐进入课堂,之前的作文重视语言文学表达,而新派作文更注重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和多角度思维,让学生爱上作文。新派作文认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从作文意义的政治化、理想化、简单化、共性化的倾向中回归到关注情感、承认差异、包容个性的“人本意义”上来。
  “人本主义”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发现人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有价值,人的价值集中体现于改造自然与推进社会发展以及寻求自身发展与解放之中,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尽可能把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2.发挥人的潜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教育必须突出地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使人的具有可能性的潜能实现向现实性的转化。3.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们的世界观、现实态度、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的集合体现,它既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也具有差别性的一面。
  “人本主义”还体现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敢于质疑”。首要的,就是要释放心灵,张扬个性,指导学生“写真我,做真人”。其次,作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其三,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和写作的自由,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敢于“越位”,勇于面对现有的作文规范进行反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抒写去提升人格。其四,還要注意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
  新派作文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尝试新派作文的教学模式,新派作文利用画爆破图的形式,借助易记有趣的符号,很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文兴趣盎然,畅所欲言,笔如泉涌。《新派作文实验教材》的符号训练法易记,又有趣。此外,不同的修饰手法也有不同的符号代替,平时孩子们只要记住这些符号,写文章的时候就如同玩拆分组合游戏,这样一来,既降低了难度,又细化了训练内容,学生就会觉得简单多了。除了符号法,还有图示法、情趣法等,趣味性十足。
  这个学期,有幸听了市实验小学的岑老师到我们学校送教到校的一节新派作文课。岑老师抓住“趣”字,首先用课件出示一组童趣的图片,学生们对以前做过,见过的趣事一下子打开记忆,纷纷说出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事,个个同学都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岑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说,一边就学生说的完善思维发散图。接着岑老师更是围绕“趣”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和学生一起找趣事。从这里,我们知道,学生的可能碰到的趣事较少,那老师就帮学生去营造一件趣事的过程,让学生认真看,仔细想,再往趣里说。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文字描述,最生动的童年生活。课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亮点不断,精彩不断。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工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习作课快乐无限。这是我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可谓:“童真可贵,童心不可违,天真出真趣,天真出真情,天真出清新。”岑老师就是利用这种童真,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信心。广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区教研部特聘专家、新派作文改革负责人之一袁刚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写作潜质,一旦这种潜质爆发,能量超乎你想象。”从岑老师的教学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新派作文教学的魅力。
  新派作文不再是以分数为重点,新派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新派作文”的核心是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授孩子们用情感去发现、体味、运用语言,使学生愿写、会写、有东西可写、写得好,从而在实现快速作文的同时也能快乐作文。新派作文课堂强调思维的拓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来切入。新派作文有理论依托,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难可贵的是新派有一套自己的教材,给我们这些一线老师的作文教学解决了“教无定法”的难题。尽管自己对新派作文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但我一定会抱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与新派作文一起成长。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带领孩子在快乐的习作课堂中快乐写作。
其他文献
1前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现在抓起,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体育舞蹈作为幼儿体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一部好的体育舞蹈作品,不但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促进孩子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
期刊
一、新课标对高中古文教学要求的调整  文言文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精神支柱。文言文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增加文化底蕴。文以载道,教以载德。语文教师不可推卸传承民族文化的神圣使命,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止步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不能因为忙于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而荒芜了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  新课标对古文教学的要求有所调整。第一,阅读与鉴赏中的“必修”,要求应该做到“学习我国文言文优良文
期刊
【缘起】  人们常常感慨儿童的思维灵活、想象丰富,但是我在低年级美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却感受到了另一番“风景”:当你在学生面前提出一个主题,学生会就此题张开想象,发表各种美好又新奇的想法,令人欣喜,但是在创想之后的美术表现活动中,却让人大失所望,甚至有的孩子急的大呼“我画不出来”。  学生的想法与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经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原来低年级孩子在美术活动中想的和表现出来的是不一致的
期刊
摘要:本篇论文的主题是探讨英语测试的有效性,主要采用研究综述的研究方法。理论部分主要分为语言测试的定义及其意义,对于有效性的定义,语言测试的形式等,论文的后半部分以高考卷为例,分析其题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测试;有效性  引言:测试是学生和老师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测试能让学生对于本单元或者本学期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掌握,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有指导意义,以利于下一学习阶段学生改
期刊
理论背景:  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使幼儿感受各种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让幼儿也参与表演活动,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直接体验,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从而加深领会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小班幼儿正是处于萌芽时期,对于音乐这门艺术更应准确把握。因此,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我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欢的音乐入
期刊
在教学中英语诗歌最利于幼儿英语的学习,它的词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具体生动,有着优美的旋律,节奏感强,是最适宜幼儿歌唱吟诵的。在幼儿园里中外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是宝贵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资源,而很多英语传统诗歌与节日相辅相成,它能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也能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国内外多元文化的异同。  一、英语传统诗歌增兴趣,帮助幼儿了解身边节日,感受多元文化。  (一)实物法,感受节日生活文化。
期刊
我是初中政治教师 ,从教36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有30年了。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深深的感觉到了管理人的工作是复杂而繁重的,也是意义重大的。我知道,我今天管理的学生,明天他们将走上祖国的各行各业,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当中也会有许许多多要成为祖国建设的管理人。因此,在他们求学的大好年华里,必须教给他们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交给社会的学生才是合格的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
期刊
解决问题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关注过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背后的想法,以此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那么,把题做对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除了会做,需要我们关注的可能还有很多。下面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两种倾向:  一、学生解决问题的两种倾向  (一)相信计算,不相信数数  数起源于数,数数也是学习
期刊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的“愤、悱”状态,就是认知过程中的困惑的表现。有意识的制造这种困惑能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制造这种困惑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而创立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幼儿园必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促使儿童在合作交往中探索发现,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然而,实际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往往无法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材料的浪费、搁浅现象比较突出。本文试通过分析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探寻合理设计区域材料的方法与策略,以促进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利用。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