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写诗篇 巧把大地当黑板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清晨,在河南省沁阳市的天鹅湖畔健身的人都会看到一个老人蹲在地上抄写诗文。这位老人叫陈明忠,今年68岁,他自2007年5月份开始,每天创作一首诗,然后用粉笔抄写在天鹅湖的小广场前地面上与人们共同欣赏,成了远近闻名的“诗人”。
  陈明忠年轻时在沁阳市粮食局车队工作,平日就爱写点打油诗,给大家鼓鼓劲。退休后,他的这一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有什么健康心得,他写一写;遇到不平事,他也写一写。2007年5月,陈明忠过67岁大寿,全家人济济一堂。寿宴上,陈明忠一高兴说自己计划写一本书,儿孙们一听都举双手赞成。一天,陈明忠来到天鹅湖边散步,想着自己的计划,兴之所至,随手在地上写道:“人生在世为了啥,健康长寿贡献大。六十七岁生日罢,大干事业开始了。”
  陈明忠刚写完,旁边几个老年人问他要大干什么事业。陈明忠一五一十讲完,大家纷纷说,你这诗写得不错,以后你有什么健康方面的心得,不妨也写成诗,抄在地上,让我们先看看。陈明忠满口应承。当天他看了一篇如何锻炼战胜偏瘫的新闻,就写了一首小顺口溜:“六项科学勤锻炼,八年偏瘫战胜它!每天散步两小时,鹅卵石上两千踏……”第二天,陈明忠把写好的诗又抄写到了天鹅湖边的水泥地上,没想到围观的人纷纷称赞他写得好,鼓励他天天写一首。陈明忠一听心想,诗写多了也能出书呀!于是他又暗下决心往这方面努力。
  一天要写一首诗,对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年人可谓是个挑战。为了写诗,陈明忠苦吟推敲,连走路也常念叨着自己要写的诗句,一有灵感马上记录下来。他还不耻下问,主动向上小学的孙女学习,学会了汉语拼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明忠写诗不再局限于健康方面。早餐吃得好,他就写道:“今天早饭很简单,新鲜黄瓜醋油腌;南瓜甜汤一大碗,半个烧饼汤菜饭。饭菜香甜原因三,南瓜黄瓜全是鲜;盐少醋酸香油拌,粗茶淡饭真香甜。”邻居老杨夫妇,妻子偏瘫,丈夫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于是他写了一首表扬诗:“模范丈夫叫杨祥,性格温柔又善良。爱人有病他耐心,侍候得好喜洋洋。”看到新闻播放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他写道:“委内瑞拉现总统,说他崇拜毛泽东。名叫乌戈·查韦斯,学好毛选当总统。”
  陈明忠写的诗影响了周围的人,也促进了社区环境的和谐。路边的盖沟板坏了,常年没人管,他写的讽刺诗一抄到地上,第三天就修好了。陈明忠还通过写诗结交了许多朋友,每天早上这些朋友早早地就聚在天鹅湖前,等陈明忠来抄诗,然后与他一起品评一番。也有一些人主动给陈明忠提供写作素材,还有一些人在陈明忠的带动下,自己也动手写起诗来,并拿来让他修改。陈明忠一下子成了大忙人和名人。可也有些人说他写的诗太“俗气”,不能叫诗。陈明忠开始听了很生气,可又想想人家说得也对,正是由于自己写的诗大众化,大家才都愿意看、看得懂。于是他又笑着写道:“仿古诗词不大众,生活气息很难浓。工农学兵我歌颂,群众欢迎咱高兴。”
  一天创作一首诗,陈明忠不但提高了文化水平,而且每天在地上蹲着写字,腿脚也比以前有力了。前不久,地方电视台采访他,他以诗言志:“我把大地当黑板,一天一首写诗篇;今生难把地写满,但我尽量多写点;本市本省先写完,全国各地都写遍;冲出国门写世界,世界各地都写点,争取写够一万首,活到一百一十九。”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10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5例,
目的 探究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胃炎(ACS)病人,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