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的四种境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与生成关系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不管何种课堂形态,预设与生成始终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不同方式的预设,体现着教学者不同的教学境界,下面笔者试图例谈预设与生成的四种境界。
   一、为预设而预设
   为预设而预设是最糟糕的预设,这种预设人为割裂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关系,使得教师的预设不仅不能为学生课堂的生成提供支持,反而使得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走上了对立。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为指导学生领悟三味书屋的生活,作了这样预设:他首先试图使学生通过理解三味书屋枯燥的生活,体会到作者之所以写三味书屋,是因为作者想借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来反衬百草园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和趣味无穷,进而理解作者对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封建旧教育的批判。
   可是,在教学时,偏偏有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很有趣的,比如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园,“我”可以去折腊梅花,可以在那里寻蝉蜕,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课堂上还可以在指甲上做戏,画画......笔者仔细看课文后也觉得,正如学生所说,三味书屋有趣的事还真不少。可这位教师却偏偏固守自己的预设,固执于自己预期想达成的教学效果,最后只能无视学生的真实感受,把他们硬生生地拉回自己的预设中,由此“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内容。
   显然,这种预设,预设者苦心孤诣,学生却不愿意钻入你的“圈套”。这样为预设而预设的教学,注定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违背教学本身的规律性与科学性,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二、为生成而预设
   其实,多数教师不忍或害怕抛开自己“精心”预设的东西,以致“生成”型课堂难以见到,进而使得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缺少一种“开放”的大气!究其原因,实为教师自身素养不够,底气不足所致。因此,为学生的生成而预设应该成为教师最起码的阅读教学观。预设也只有基于学生课堂生成的需要,才能与生成在教学内容上形成有机统一。
   我们不妨还是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一般老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都会问:百草园里写了哪些景物和动物,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描写时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写。这样的预设,肯定是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学生也肯定能找出文中的景物动物描写和描写的顺序。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生成“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这一教学内容。
   这种预设,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生成形成统一关系的预设。但问题是,这种预设与生成关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是有问题的。试问,学生对百草园生活中的写作顺序感兴趣吗?学生知道写百草园是从植物到动物,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顺序,他们就真正理解了百草园的生活了吗?他们能体验到百草园中最值得我们品味的童趣与快乐了吗?
   显然,这种预设,教师一定能生成自己期望达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成也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甚至整堂课可以像数学公式推导一样,整齐划一。但这样充分而精心的设计,生成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教学的价值是值得质疑的。
   三、为好学而预设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艺”不高,怎敢“放”?不敢放,你就只好战战兢兢地紧紧抓住“预设”的僵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因此,要达成高效和高质的预设与生成是很艰难的。新课程教学形式确实比以前新颖了许多,课堂氛围也热闹、活泼了不少,但事实上“生生”、“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还是少之又少,学生的自主性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为好学而预设。于是,笔者干脆来个反其道而行的尝试——上几节毫无准备的阅读课,以考验自己的能耐和对真正的“生成”课型的探索。
   笔者大致是这样做的。首先,从课外找来文章,自己基本不作任何的内容准备和教学设计,大致把握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师生一起同步阅读文本,解决课文“写什么”的问题。先是初读,师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平等交流,没有标准答案,各抒己见。教师主要是做好点评组织工作,同时也作为课堂一分子参与交流。初读后再引入更深的品味与思考,即“质疑”阶段。各人执笔自读,给以适当时间,形成若干明确的问题。教师同时也找出或设计出若干问题,尽量优化,并酌情抛出,合作解决,以让学生达到对文本内容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第二步,点评欣赏文章的写作优点,即进入探究“怎么写,为何这么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师生一起从写作层面寻找文章最大的亮点。大凡文章也与万物同理,有其“个性”。一篇好的文章,总会在其写作上有一、二处让人称道学习的地方,或构思巧妙,或语言优美,或以角度新颖取胜,或凭诗意蕴藉成优。寻找文章写作上的亮点,我以为,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一般师生交流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整合集中到某点上,再力求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并拓展写作练习,以求获得实实在在的写作方法与能力。
   经过实践,我们觉得,这种为好学而进行的预设,至少有以下几个改变:首先,形式的改变。这样的预设,为课堂吹进一股自然的清风,学生表现颇有兴致,参与心比以往更强烈,课堂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机活力;其次,这样的预设更真切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平等互动”等新课程教学理念;再则,这样的预设与生成,由于教师没有太多主观的阅读与思考,是与学生同步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就减少了诸多因教师的前位认识所致的对学生的思想束缚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从自身的学习心理更确切地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找到与学生心灵契合的位置,使得教学中师生“打成一片”成为可能。
   由此,我们觉得,这样处理预设与生成,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伸展,心灵的火花时常闪烁,“个性化阅读”要求在此本真地体现。总之,这种预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生成比较自然,不露痕迹。
   四、无预设之预设
   “为好学而预设”的预设不仅为有效甚至高效教学内容生成而预设,而且它尊重了学生因需要而学、教师因学生的需要而教的生本课堂理念。这是完全符合当下新课程课改方向的,但这也必然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下的新课堂应努力追求“开放”和“生成”。 但这种“开放”和“生成”使得学生提的问题好多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有着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为好学而预设的课堂,课堂上定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料的现象、信息,若不加以及时调节、整理、引导,势必会弄得一团糟,一节课可能什么也干不成,热热闹闹、纷纷扰扰,如同落花飘飞般随风而去,什么也没有留下。并且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存在着较大的时差性和层次性,你如何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甚而全体?学生所提的问题,角度难易会有不同,质量也有优劣,有些毫无价值,或过于生涩、冷僻、钻牛角尖的,你怎么处理才能不打击提问者的积极性?发言时,有的学生很活跃,老抢着发言,而胆小懦弱的则冷居一隅,你又怎么对待?……
   语文课堂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自然常识、社会人生、生命宇宙,我们自己又了解多少呢?你能否对学生多样的探询给予满意的答复呢?我们的语言、文学修养又如何呢?我们能否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引和明晰的训练呢?
   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性那么复杂,心灵又极其丰富难以捉摸。所以,任何再好的预设都无法成为模式化的操作过程。何况,真正具有活力的课堂也是难以用模式、框架来处理的。这些都是具挑战性的、棘手的日常教学问题。
   可以说,新课程理念,接受起来不难,课堂形式新颖、丰富些,也较容易,而真正的课堂把握艺术,却断非短时间能学到手的。所以,在学识和能力上,我们必须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方能引领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听过几节特级教师的课,那种自然简洁的设计,从容自若的仪态,笑语盈盈的气氛,常让我们回味无穷。那是教学的一种境界!他们的“相机而行”、“临场机智”,让我们感到他们的预设已经达到了预设的极致,也就是,无论学生如何展开学习,教师的预设都能顺着学生的随机生成而推进学习。
   这种无预设之预设,正是预设达到极致之后,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高度统一,达到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境界。他们处处有预设,却处处看不出预设,甚至预设本身就是生成,生成与预设已经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节“满堂灌”的课,也有可能是一节好课,即如果这节课使学生收获了许多。正所谓,技至大处便无技,教学“大家”之“大”,绝不炫乎其技,乃其博大的学识与思想,是一种处变不惊、操纵自如的风范。“大家”之高明,在于其懂得以最简约的手段直击事物的本质。达到这种境界的老师不但需要深厚的学识与教育素养,更需要为教育而生的天赋,可遇不可求。
   那对我们平凡的教师而言,该怎么办呢?我想,一节课若想获得更高的效益与质量,必须得经过事先精心的准备,周密的设计。事先做充分些,我们在课堂上,操作才会更从容,把握才会更到位,这样也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课堂浪费。而一旦进入课堂,我们就应该暂时抛开心中的一切,因为我们必须得根据当时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准备的东西只为现实的教学行为作更有效的服务。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本色的,唯本色才更富实效。
   于漪先生说:“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教语文”。可见,成长的路其实也是最平凡的路。在追求语文应有的境界之路上,我们唯一可行的成长之路就是多尝试、多摸索、多体验、多积累、多学习,并不断综合、凝聚、提炼。虽然我们不一定做得到无预设之预设的极高境界,但我们如果能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之境,那也算是教育的一种造化了。
  [作者通联:浙江台州市路桥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劝学》(节选)选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况的《荀子》,这是一篇劝导学习的名垂千古的经典文章。此文无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上,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多得的一篇重要范文。作为职业院校的語文教师,对此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领悟文章的深邃思想、丰富情感、精妙的论述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去体会蕴藏在文章之中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而且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学
史铁生是个不幸的人,他在二十岁上下忽地残废了双腿;然而他又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有地坛,地坛给他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思考的场所,让他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去看清时间、看清自己的身影、看清自己的灵魂,同时,他还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来帮他普度人生的苦难。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韧的心默默关爱、理解、宽容着茫然失措的史铁生。母亲是史铁生的人生导师,但是,那个时候的史铁生不懂,“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的现象,多媒体用“过了头”,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上世纪中叶,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师只要能说会道,写得一手流畅的粉笔字,有对教材的基本的理解能力,就可以稳立讲台。随着多媒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项链》,情节设置巧妙,人物描写生动,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可是,《项链》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如何提炼教学内容?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或隐或显地表现了主题,那么《项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以往的外国文学史常常这样评价《项链》:莫泊桑暴露了他们(小资产阶级)的爱慕虚荣……今天人们认为此种评价是一种阶级分析法,应当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因而关
儒家传统经典作品《中庸》里提出:“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早出现了“思辨”一词,即通过审视,提出问题,经过慎重严密的思考,明晰辨理。近年来,余党绪先生进一步指出:思辨性阅读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在“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地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亦强调了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我们也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
高中古诗词教学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过,从当前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还存在学习的瓶颈,诸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难以理解诗词的主旨和蕴含的感情等。课堂教学则表现为重讲解轻朗诵、重分析轻品味、重解释轻探究的境况,在学习兴趣激发、理解突破、鉴赏感悟等方面并不能给学生科学的指引,更难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阅读是解决语文所有核心问题的钥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绝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充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因此,教好文学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今我们看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多是一般化、模式化的大而全的教学,真正触及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的教学很少见,如此教学既浪费了课程资源,又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对文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实际是告诫人们,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一、
就阅读本身来说,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阅读就是经过连续不断的思考去把握文章发展的始终,阅读思维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因此,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阅读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成果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一、着重文本内容解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重视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经过中小学阶段,理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都有互相联系非常紧密的内容,以高年级为例:阅读教学中有“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有“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这就是两者的切合点所在。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文本巧妙安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