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尿道旁良性间叶瘤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1岁.因体检B超发现尿道旁肿物6个月于2012年4月21日入院.患者自觉肿物明显增大,无疼痛感,小便尿流偏左,尿流急时不偏.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经阴道B超检查示尿道与阴道间可见一3.2 cm×1.5 cm实性低回声结构,内可探及血流反射,将尿道向前挤压.膀胱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检查示盆腔内尿道阴道区可见略圆形稍低密度影,大小约2.2 cm×2.0 cm,边界较清,密度较均匀,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妇科会诊查体外阴(-),阴道前壁中下段近尿道下段可及一约4 cm×3 cm×2 cm肿物,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边界较清,无压痛,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且无压痛.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呈前位且大小正常,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包块.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经阴道尿道旁肿物切除术.先留置导尿管并向外牵拉,阴道内留置阴道窥器,便于解剖分离过程中了解尿道和阴道情况,以免损伤尿道壁和阴道后壁.经阴道前壁切口,紧贴肿物分离.术中见尿道与阴道之间一约3 cm×4 cm肿物,将尿道向前挤压成细缝状,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外周有包膜,将肿物完整切除.术后2~3d拔除导尿管.病理检查:肿物呈扁圆形,大小4.1 cm×2.7 cm×1.7 cm,质韧,外周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黏液样,具有光泽.肿物以分化良好结构疏松的胶原纤维、成簇增生的瘤样毛细血管及呈带状分布排列不规则的平滑肌为主要成分,其间混杂数量不等淋巴管、脂肪及神经组织,各种组织紊乱交错排列,细胞排列松散,未见核分裂象和异形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G(+),Masson(+),符合良性间叶瘤.术后随访19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3例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患者资料.男91例,女52例.年龄33~86岁,平均64岁.术中行区域淋巴结清扫67例,未清扫76例.术后TNM分期:清扫组T1、T2、T3、T4期分别为6、9、44、8例,未清扫组分别为21、14、36、5例.病理分级:清扫组G1、G2、G3级分别为3、25、39例,
目的 报告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A,MEN 2A)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2日我院收治的1例MEN 2A患者的资料,女,38岁.因头痛、心悸、出汗,CT检查发现肾上腺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血压200/100 mmHg(1 mmHg=0.133 kPa)
目的 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4例原发性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27例,女17例.年龄12~67岁,平均37岁.就诊原因:间断腰腹部疼痛28例(63.6%),无痛性肉眼血尿8例(18.2%),肾积水4例(9.1%).病程1周~ 20年,平均4年.38例行CT检查,发现肾积水26例(68.4%)、输尿管肿瘤2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探讨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资料.男13例,女20例;年龄19~76岁,平均55岁.病变位于左肾18例,右肾15例;33例术前行B超检查,30例行CT扫描,3例行MRI检查.结果 3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
目的 探讨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精液参数、胚胎发育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对接受人类辅助生殖(ART)治疗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检测676例接受ART治疗的不育男性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分析核蛋白组型转换与精液参数、精子DNA损伤、顶体酶活性、受精率、卵裂率、优质早胚发育、囊胚形成率及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组(异常率>30%)162例,精子浓度为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4月12例后腹腔镜下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35 ~ 68岁,平均47岁.患者均有发热、腰痛症状,伴有寒战7例,膀胱刺激症状5例,恶心、呕吐4例.平均病程9d.脓肿位于左侧4例,右侧8例;脓肿直径5.7~ 8.9 cm,平均6.4 cm.合并2型糖尿病5例,1型糖尿病1
先天性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可发生于全身各器官组织,而发生于阴茎头部者罕见.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我们采用聚桂醇治疗阴茎头静脉畸形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12例.年龄10~28岁,平均18岁.单发局限8例,病变广泛4例.病灶均在出生时发现,随年龄增大缓慢生长.查体:病灶呈蓝色或紫红色,有压缩感,瘤体直径0.3~5.0 cm,阴茎勃起功能正常
期刊
患者,52岁.发现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伴阴囊下坠不适1年,于2009年11月28日入院.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查体:左侧阴囊明显增大,可见迂回曲张的静脉,附睾上方可扪及拇指大小肿块,质硬,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双侧睾丸、附睾及右侧精索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左侧睾丸上方约32mm× 18mm× 20mm大小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晰,内探及动脉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为0.63。
期刊
目的 探讨尿液中细胞型纤维连接蛋白(cellular fibronectin,cFN)浓度在膀胱癌诊断、预后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52例膀胱癌术前患者(术前组),男36例,女16例.年龄41~88岁,平均62岁.T1期28例,T2期18例,T3期5例,T4期1例.G1级30例,G2级5例,G3级17例.27例术后无肿瘤残余患者(无残余组),男18例,女
目的 报道一种命名为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CNL,SMP)的新技术,并探讨其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安全性. 方法 SMP技术利用外径为7F、工作通道为3.3F超细肾镜,通过10~12 F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并借助负压吸引器将碎石屑经带吸引功能的peel-away鞘吸到碎石收集瓶.2013年4-7月采用SMP技术治疗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