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品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学科,政治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与社会相关的问题,在政治教学中,学生的思想也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初中生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不断增多,当他们的社会判断力不够完善,因此要通过政治教学,提高学生明确是非的能力,加强学生社会认知力,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初中思品教学与社会认知能力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品 学生认知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92-01
  0.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品学科主要由心理、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国情常识组成,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学会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挂,从而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善于用正确的思维判断是非,而不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初中思品教学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把应试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上来。
  1.培养初中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意义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基本认识,能够对某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做出一定的评价和判断。社会认知能力与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在不断学习中,社会认识能力也会得到增强。错误的社会认知加工会造成行为上的偏差,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困扰,甚至灾难。初中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当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师要根据学会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让学生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从行动中表达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对策
  2.1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社会认知意识
  传统的政治教学偏重于应试教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常常以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道德素养及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会的社会认知能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改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1]。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一定的社会问题带入教学中,再与学生共同探讨社会问题,通过政治思维方式,全面认识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学生常常经历却被忽视的问题引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巩固相应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品德知识,例如,踩踏事件、环境保护问题等引发我们对生命进行思考,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同时也要注重素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符合初中学生的政治思维特点,从而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体会,能够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评价。在进行思品教学时,在引用生活实例时,要有理有据,帮助学生理解,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社会认知意识。
  2.2利用多种教学途径,培养社会认知能力
  在思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辩论环境,提升学生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学生能够形成感受到各种思想的融合,实现思维共鸣,在交流中获得进步[2]。在进行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例如,让学生对“为了帮助别人自己却受伤了,值不值?”进行辩论。通过问题的辨析,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认为值得,因为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也有的学生认为要客观看待问题,如果当时的情况对自己的安全十分不利,则不能够盲目施救,还应当有妥善的办法。通过创设问题,学生能够对是非、公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进行初中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较为真实的社会场景,激发学会的社会意识。例如,将我国在航空事业上取得成就的视频播放出来,通过观看,学会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油然而生,其社会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可以通过班级板报,将学生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制作班级信息栏,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能够根据政治学科的知识,理性分析问题,形成自我的判断力。
  2.3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初中思品教学不应当局限于教室,而应该通过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通常我们都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指学会的身体健康,还应表现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促进学会身心健康,保持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积极人生态度,这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3]。初中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应当在积极、和谐的氛围内不断提高的。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包容和理解的积极教育环境,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得到真正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开展“争做好青年”额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项活动进行展开,可以是帮助敬老院的老人,也可以是对校园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以及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学习等等,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活动的完成度也更好。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在实践中,社会责任意识被激发,社会认知能力也得到锻炼[4]。
  3.结语
   初中思品是培养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科。初中思品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社会认知力融合在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力。初中思品教学可以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社会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将这些意识逐渐融合到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其社会认知力,为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燕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2,78(08):34-35..
  [2]沈苏甜.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2,78(08):70-71..
  [3]刘焕伟.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2,45(01):25-26.
  [4]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初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J].实现理论教育导刊,2013,45(56)78-79.
其他文献
背景分析  当今世界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迫在眉睫。《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为顺应社会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主体参与性”等。可如今我们的学
【摘要】意志品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高度的自觉性,持之以恒的坚韧性,战胜自己的自制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成为人们实现奋斗目标乃至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而武术训练以及武德文化熏陶正是锻造小学生自觉性、坚韧性、自制力和果断性的重要渠道。本文旨在通过挖掘武德文化内涵、灌输武术礼仪文化、培养习武扬善情感、创设武术训练氛围、塑造武者正面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培养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力求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方案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教学的新方向,那么以往老师单方面性质的传授性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所以第一课时中老师教学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也应当是以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促进学生思考为目标。可以说第一课时是基础,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时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一课时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跨度预应力现浇箱梁托架法施工的关键工序、质量检测及控制.
【摘 要】 调控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是保证英语知识能够被高效接收的基础,所以要注意合理调控注意力,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后巩固学习效果,并保证学生在相对快乐与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汲取知识。本文分析了调控注意力的策略,包括优化课堂导入方式,课堂中合理提问,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及适时总结教学内容。  【关键词】 注意力;学生;初中英语;调控  【中图分类号】G6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