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例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单纯放疗及同步放化疗对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患者治療方式为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对不同原发灶;≤3个和>3个脑转移灶;是否合并原发灶未控、伴他处转移等因素在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后的局控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无论原发灶部位,同步放化组都能提高局部控制率(P<0.05),对于≤3个脑转移灶的疗效优于>3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对原发灶未控及合并他处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及1年、2年生存率均有提高(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脑转移癌的颅内局部控制,同时对合并原发灶未控及伴他处转移患者可提高1年、2年生存率。
  【关键词】脑转移癌;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94-02
  许多恶性肿瘤在病程中将发生脑转移,肺是脑转移最常见的原发部位,脑转移的发生率高达25—65%,为全部脑转移癌的40—60%[1]。随着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分子靶向治疗等的开展,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脑转移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且疗效差,现就我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5例脑转移癌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男性104例,女性61例。患者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61岁。原发灶为肺癌98例,乳腺癌41例,其他26例。脑转移癌≤3个转移灶79例,>3个的多发转移灶86例,不合并颅外其他转移及原发灶未控者52例,合并颅外其他转移及原发灶未控者113例。单纯放疗93例,同步放化疗72例。病人一般情况见表1。
  1.2 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原发灶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脑转移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诊断。
  1.3 治疗方法:全组分单纯放疗及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6-MV直线加速器行全脑放疗40-50Gy/20-25次,病灶≤3个全脑放疗结束后加X刀治疗,剂量40-50Gy/4-5次,放疗过程中加用脱水剂及激素降颅压。同步放化疗组,放疗方式同单纯放疗组,同步应用化疗,药物为尼莫司丁,每次剂量2-3mg/ kg, 21天为一周期,2—3周期。
  1.4 疗效观查:
  1.4.1 观察指标:化疗前后每周查治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放疗每周复查血常规一次,放疗或放化疗结束后行头部CT检查评价疗效。
  1.4.2 疗效制定:
  脑转移癌的疗效制定标准:CR:病灶完全消失,出现失增强效益及瘤体束性变;PR:病灶缩小50%以上;NC:病灶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及25%;PD: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CR+PR为局部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数据处理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见表2—7:
  从表7说明同步放化疗对有无原发灶控制及他处转移灶局部控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原发灶未控及他处转移的患者1年、2年生存率高于合并原发灶未控及他处转移患者(P<0.05)。从表6、表7说明同步放化疗无论有无原发灶未控及他处转移均提高了局部控制率(P<0.05),同时提高了合并原发灶未控及他处转移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P<0.05),但对无原发灶未控及他处转移患者未明显提高1年、2年生存率(P>0.05)。
  2.2 不良反应:
  本组中同步放化组、尤其是加用X刀治疗者急性脑水肿发生率(4%),经脱水剂和激素治疗后均能得到控制。单放组无明显骨髓抑制,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出现在同步放化组。Ⅰ-Ⅱ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较常见,而Ⅲ-Ⅳ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仅9%,经升白细胞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的改善和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发生率也出现了增加趋势,约25%-40%的颅外恶性肿瘤在病灶中将发生脑转移,常见的为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以及肾癌等,其中肺癌占64%,发生脑转移后,如果不进行特殊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4周左右[2]。全脑放疗是脑转移癌的常规放疗方式,加用X刀或r 刀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质量,文献报道对有转移患者同步联合化疗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我们的研究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尼莫司丁,而尼莫司丁(ACNU)能抑制DNA、RNA合成,在体内变成适度的脂溶性游离碱,可通过血脑屏障,给药后30分钟脑脊液浓度达高峰,可用于脑瘤、肺癌、大肠癌等[3] 。放疗可破坏血脑屏障,放疗后应用化疗,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杀伤肿瘤细胞[4]。从本组中回顾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不同原发灶的局部控制率(P<0.05),但并不能提高1年、2年生存率(P>0.05),不同原发灶所致脑转移癌之间无论是单放组还是放化组局部控制率和1年、2年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也就是说与原发灶来源关系不大,对于≤3个脑转移灶或>3个脑转移灶,前者局控率及1年、2年生存平均高于后者,且同步放化疗组高于单放组(P<0.05),可能与≤3个脑转移灶全脑放疗后加用X刀治疗提高了局控率有关。放化组在原发灶未控及合并他处转移的病例能提高局控率及1年、2年生存率(P<0.05),可能与尼替司丁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灶有效外,同时它还作用于原发灶和其他转移灶有关,使其原发灶及他处转移灶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1年、2年生存率。
  本组病例中,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略大于单放组,Ⅲ-Ⅳ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低,经过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
  本研究表明,无论原发灶部位,同步放化组都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尽管1年、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对脑转移灶的局部控制率及神经系症状的改善均有益处,对于≤3个脑转移灶的疗效优于>3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同步放化疗组对原发灶未控及合并他处转移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1年、2年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对这类患者仍应积极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但因本组病例数较少,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Devita VT,Hellman S,Rosenberg SA.Cance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M].6th Ed. Philadephia:Lippin-cott Wilkins,2001,2655.
  [2] 肿瘤放射治疗学/殷尉伯等主编 —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1200-1201.
  [3]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 第3版 343-344.
  [4] 陆坚、孔祥军等 肺癌脑转移的优化治疗.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1):1024.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自身脱垂的阴道后壁作为“桥”进行后壁脱垂修补,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南京第一医院24例阴道后壁脱垂患
患者女性,18岁。因颈部疼痛不适1年,疼痛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渐感右颈肩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后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夜间睡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学校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实训教学的比例,培养出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满足教育部门的人才培养要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
目的:探讨加味凉血消风散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病理组织改变的影响.方法:健康豚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喋呤(MTX,5×10-4 g·kg-1
【摘 要】目的:含姜黄素的食物-生姜是否对COPD稳定器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4年间COPD非急性加重期患者265例,所有患者按进食生姜类食物频次分为4组,分别于入组后每3月评估FEV1及疾病急性加重发生率及发生次数比例。结果:入组后3-9月,各组的FEV1并无显著性差异。入组12月后,C、D组FEV1明显高于A、B组。C、D组急性加重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23,
期刊
目的 评价关于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用在糖尿病管理当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8月,选择在此期间大连市某区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对象
目的 研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区间为2017年9月15日至2018年9月15日,调查100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
[目的]观察带负电荷硫酸钙/B-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BCC骨水泥)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造成猪肺栓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