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职做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培育方向更注重技术性,结合实践操作进行人才培养,为我国培育了许多技术性人才。而把艺术教育添加进高职高专院校,对其进行职业技术培养的模式,我国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便从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现状着手分析,解剖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了简单的思考和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现状;建设性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00-01
引言:国家改革发展方兴未已,国家、社会对拥有专业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需求供不应求。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通过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教育模式,培育了大批全面发展的技术性人才。而社会也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培育素质性技术人才的重要因素,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以解决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进行模式创新、理念更新。发现教育模式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努力使艺术教育教学向着科学化、模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当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内涵缺乏,技能培训单一
当今高职高专院校针对艺术教育的教学,都主要集中在基础技能培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而忽视了对其他知识技能、素质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致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基本常识的不匹配。例如学习动漫制作的学生,却不会分辨画笔的优劣、赏析画作的好坏;学习钢琴专业的学生只会弹钢琴,不懂音乐内涵的欣赏等。造成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内涵缺乏,成为只会运用技术而不能感悟艺术的机械性人才[1]。同时这样单一结构的技能培训,限制了学生对美的感悟、思维的创造。
2.教育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艺术教育教学,但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却没有提供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不能满足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条件,缺少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列如美术专业缺少专业画室、音乐专业缺少录音室等。还有的院校图书馆对艺术类资料和图书严重缺乏,没有相应的艺术资料资源,艺术类学生查询资料困难。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有些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严重缺失,甚至有些高校直接没有相关专业的教师,不能完全保证对艺术教育活动任务的顺利开展。
3.艺术教材陈旧,教学方式枯燥
不论是什么教育,教材都是十分重要,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但是现在高校的艺术教育教材却显得陈旧、过时。而且艺术教育方式十分枯燥、单一,局限于理论教学,或者室外教学也因追求简单处理,使其流于形式化,对艺术思维创造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压制和剥夺。
二、高职高专艺术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1.增加内涵建设,技能培训多元化
通过教师对学生艺术内涵的引导,使其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发现视角、观察社会,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后,有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来阐述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培育美的感受[2]。比如学美术专业便通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学音乐的通过声音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情感意识为导向,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辨析自己生存的世界,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艺术成果。同时在职业技能培训时进行多元化培养,让学生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2.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健全艺术教育相关体制
根据国家及教育部相关规定,对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使高职高专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加紧建设拥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同时要改进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对艺术教育的科研研究能力[3]。建立艺术教育资料馆藏体系,除了增加基础性艺术专业图文资料和研究文献外,还可以放入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开发艺术资料数据库,建立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学生对艺术资料资源的查询需求。制定完善、健全的艺术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艺术课程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艺术评选标准,培育出具有特色鲜明、能力突出的艺术技能人才。
3.更新艺术教材,创新艺术培育模式
根据艺术教育活动任务实际需要,紧跟社会时代步伐,把艺术教育教材过时、陈旧的内容替换成新的具有新时期、新时代特征的艺术教育教材。建立科学、严谨的审查机制,提早发现和检查艺术教材出现的问题,使教材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增强艺术项目研究的可行性、操作性,通过艺术教育科研考究结论,科学有效的解决艺术教育遇到的问题。设法解决教育环境枯燥的问题,创新研究艺术教育模式,通过培训加实践、理论加技术等培育方法,努力使艺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艺术真谛,在理论中体会艺术真正的技术。
同時改革艺术考核制度,不能通过卷面上的理论成绩来决定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衡量标准。应该仔细辨别,根据艺术专业的不同来设计考试科目和考试模式。比如音乐类学生可以通过举办音乐节、美术类学生举办画展等活动,进行理智、有效的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使其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用专业技能,还可以创新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高职高专作为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关键一环,为适应国家、社会对其具有专业艺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更要艺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不仅需要院校对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思考,同时也要在变革之中不能全盘否定,更要继承其中优秀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艺术教育模式。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更新艺术教育观念。唯有这样,才能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燕丽. 关于高职高专艺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建设性意见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09.
[2]姚真真.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3:8+11.
[3]林莉. 浅析关于民办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 黄河之声,2012,16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现状;建设性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00-01
引言:国家改革发展方兴未已,国家、社会对拥有专业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需求供不应求。为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通过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教育模式,培育了大批全面发展的技术性人才。而社会也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培育素质性技术人才的重要因素,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以解决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进行模式创新、理念更新。发现教育模式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努力使艺术教育教学向着科学化、模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当前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内涵缺乏,技能培训单一
当今高职高专院校针对艺术教育的教学,都主要集中在基础技能培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而忽视了对其他知识技能、素质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致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基本常识的不匹配。例如学习动漫制作的学生,却不会分辨画笔的优劣、赏析画作的好坏;学习钢琴专业的学生只会弹钢琴,不懂音乐内涵的欣赏等。造成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内涵缺乏,成为只会运用技术而不能感悟艺术的机械性人才[1]。同时这样单一结构的技能培训,限制了学生对美的感悟、思维的创造。
2.教育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艺术教育教学,但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却没有提供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不能满足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条件,缺少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列如美术专业缺少专业画室、音乐专业缺少录音室等。还有的院校图书馆对艺术类资料和图书严重缺乏,没有相应的艺术资料资源,艺术类学生查询资料困难。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有些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严重缺失,甚至有些高校直接没有相关专业的教师,不能完全保证对艺术教育活动任务的顺利开展。
3.艺术教材陈旧,教学方式枯燥
不论是什么教育,教材都是十分重要,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但是现在高校的艺术教育教材却显得陈旧、过时。而且艺术教育方式十分枯燥、单一,局限于理论教学,或者室外教学也因追求简单处理,使其流于形式化,对艺术思维创造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压制和剥夺。
二、高职高专艺术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1.增加内涵建设,技能培训多元化
通过教师对学生艺术内涵的引导,使其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发现视角、观察社会,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后,有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来阐述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培育美的感受[2]。比如学美术专业便通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学音乐的通过声音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情感意识为导向,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辨析自己生存的世界,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艺术成果。同时在职业技能培训时进行多元化培养,让学生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2.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健全艺术教育相关体制
根据国家及教育部相关规定,对高职高专艺术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使高职高专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加紧建设拥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同时要改进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对艺术教育的科研研究能力[3]。建立艺术教育资料馆藏体系,除了增加基础性艺术专业图文资料和研究文献外,还可以放入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开发艺术资料数据库,建立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学生对艺术资料资源的查询需求。制定完善、健全的艺术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艺术课程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艺术评选标准,培育出具有特色鲜明、能力突出的艺术技能人才。
3.更新艺术教材,创新艺术培育模式
根据艺术教育活动任务实际需要,紧跟社会时代步伐,把艺术教育教材过时、陈旧的内容替换成新的具有新时期、新时代特征的艺术教育教材。建立科学、严谨的审查机制,提早发现和检查艺术教材出现的问题,使教材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增强艺术项目研究的可行性、操作性,通过艺术教育科研考究结论,科学有效的解决艺术教育遇到的问题。设法解决教育环境枯燥的问题,创新研究艺术教育模式,通过培训加实践、理论加技术等培育方法,努力使艺术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艺术真谛,在理论中体会艺术真正的技术。
同時改革艺术考核制度,不能通过卷面上的理论成绩来决定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衡量标准。应该仔细辨别,根据艺术专业的不同来设计考试科目和考试模式。比如音乐类学生可以通过举办音乐节、美术类学生举办画展等活动,进行理智、有效的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使其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用专业技能,还可以创新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高职高专作为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关键一环,为适应国家、社会对其具有专业艺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更要艺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不仅需要院校对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思考,同时也要在变革之中不能全盘否定,更要继承其中优秀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起科学、严谨的艺术教育模式。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更新艺术教育观念。唯有这样,才能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燕丽. 关于高职高专艺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建设性意见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09.
[2]姚真真.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3:8+11.
[3]林莉. 浅析关于民办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 黄河之声,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