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孩子适合的书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n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期间,笔者有幸赴美国公立高中参加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研学活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高科技高中着实让我见识到了真正的“老美”课堂。
  作为中国学生,笔者的数学能力在高科技高中完全是绰绰有余的。毫不夸张地说,课堂上的所有知识点,笔者都至少在一年前学过,同桌需要一个小时做出来的数学题,笔者可以輕松地在十分钟内解决。
  当时,老师正在教授三角法,而这是一个笔者早在一两年前就掌握了的知识。原本想着这个时间段的学习将会有些浪费,谁料数学老师凯特竟在有一次课间给了笔者一本书——《大学三角法与代数》。
  凯特老师不仅观察到了笔者的学有余力,还专门把她正在研读的书籍给笔者阅读,让笔者能够在她的数学课上,继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与此同时,笔者的一位同桌不是很擅长数学这门科目,凯特老师则是私下找到她,与她在吃午餐时,边吃饭、边讨论数学题,从而尽快赶上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度。
其他文献
在印度南方山区,有一个叫阿西姆的农民,他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这个妻子待人非常刻薄,奚落起丈夫来毫不留情。她一天到晚总爱鸡蛋里挑骨头,有时候到了深更半夜还在那里喋喋不休。  唯一让阿西姆感到轻松的,就是带着他的驴子出去耕地。他宁愿多费一点力气去山里开荒,也不愿待在家里听妻子唠叨个没完。  这一天,阿西姆正在野外耕地,他的妻子给他送饭来了。于是,他将那头驴子牵到阴凉处,然后坐在一个树桩上吃午饭。这
期刊
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小说里的老人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简单谈谈你对这老人的印象吗?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人:  生1:我觉得桑迪亚哥是打不倒的失败者,重压下的优雅范。  师:“重压下的优雅范”这个提法特别,让我耳目一新,说来听听。  生1:当战斗都成往事,老人“什么都不去想”,“多么顺当”地回港口,这时,老人已经超越了生活中的磨难、辉煌或失
期刊
3月20日下午,洞口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在洞口县城关中学联合举办了一场“庭审进校园”活动,该校150多名师生零距离观看了现场审案,感受了法律威嚴。  庭审现场,象征着公平正义的法院天秤格外醒目,审判长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公安法警和犯罪嫌疑人等就位后,现场庭审了曾某贩毒一案。犯罪嫌疑人曾某对贩毒32克的事实供认不讳,辩护人对审判长宣判犯罪嫌疑人获刑11年的审判结果无异议。本次现
期刊
“吾亦爱吾庐!”当一所崭新的四合院经历了择吉破土、立柱上梁、安窗重建、油漆粉刷等过程而终于大功告成时,望着那闪亮的新居,主人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北京前门外一户人家宅门上的一副门联就道出了这样的心情:  门阑生喜气 山水有清音  门阑,原意是门前的栅栏,也常被借指家庭、门庭。杜甫有诗云:“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李监宅》)这里上联的意思与杜诗相近,它描述了小院里欢乐的情景:磨砖对缝的院墙,窗
期刊
历史是在一定时间背景下由历史人物與历史事件组合,它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堆积。教师如果没有把历史精彩的、鲜活的故事或情节展现出来,那么学生见到的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乏味的概念,历史就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触动心灵的魅力。  笔者在教学《法国大革命》这一节课时提供了一段对话材料进行导入。1789年7月14日,路易十六的记事本上是这样记载的:“ 14 日,星期二,无事。”很显然,这一天在路易十六看来十分
期刊
一天早晨,有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跑到笔者面前说:“徐老师,甘蔗成熟了!”然后蹦蹦跳跳地走开了。笔者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旁边同事提醒:“学生的言外之意是可以开始蔗糖制作综合实践课了!”  笔者恍然大悟,原来学生对“快乐农场”综合实践课程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几天后,学校老师带领学生到甘蔗种植基地研究成熟甘蔗的特性。學生们有的用尺子测量甘蔗长度,有的数甘蔗的节数,有的计算甘蔗成长的周期,忙得不亦乐乎
期刊
市面上电影很多,但令人回味的不多。《八月迷情》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  贯穿全片的音乐主题,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次美丽的邂逅、一个隐瞒的秘密、一种惊人的天赋、一段浓烈的亲情。  女主角是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手,男主角是一名流浪的爱尔兰歌手,在一个月色迷离的晚上,两人相遇了。吉他鼓点与低音提琴相互交织,共同演奏出和谐而悦耳的交响……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坠入了爱河。  本来约好要再次相见的两人,却因为世俗的阻拦没
期刊
近日,隆回县荷香桥镇树竹完小乒乓球比赛如期舉行。此次活动准备充足,低、中、高年级组男、女单打比赛依序进行,孩子们摩拳擦掌各显神通。  该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此类乒乓球比赛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课堂,也调动他们的运动细胞。
期刊
亲爱的,你害怕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吗?  前几年,因工作所需,我采访了一些优秀的中小学生。每到一所学校,科技达人、奥数冠军、小学霸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接受我们的采访。一开始,其他孩子会兴奋地围在我们身边,慢慢地,他们的眼神就黯淡了下来,因为受不到关注,小脸蛋上写满了失望。有一次,一个孩子悄悄问我:“记者姐姐,我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是不是因为我太平凡了,我的故事也不会有人想听呢?”  这样的话从孩子嘴里
期刊
阅读应该从咀嚼文本开始。教材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编者的匠心。如果我们能带领孩子们去细细咀嚼,孩子们会发现文章是那么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咀嚼课题用意,与文路同行。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课题有两个信息,一个是故事发生在狼牙山,一个是五位壮士的故事。课前咀嚼什么?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是“狼牙山五战士”而要用“五壮士”呢?在你的想象中“壮士”是什么样的人?课文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