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开阔视野,进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温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途径也很多,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时,我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不放倒学校内的旗杆,测出旗杆的高度。学生回答:“利用太阳光照射,实物/实物影长=k,据比例知识用一米尺即可知道。”我接着问:“除此法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于是学生开始议论如何解决。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急于想知道解决办法时,我适时导出新课。像这样设置悬念的办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掀起一节课学习的高潮打下基础,使学生思维逐渐灵活,寓教于乐可自然充分体现,能力培养无形融在其中。
  二、教给思维方法是打开创新思维的钥匙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使学生善于思维,就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初中数学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数量关系的,另一类是研究空间形式的,即“代数”、“几何”。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换之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三、思维方法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在教给学生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中,我常开展以下思维训练:
  1、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与求同思维相对而言的,这种思维的目的不是着力寻找陈旧的知识,也不是去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促进人们向更高、更新、更复杂而广阔的方向开拓前进,数学中的求异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通过数学求同思维能力的构建,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以适应学生对数学好奇的心理;通过数学求同思维能力的构建,可以不断地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学生认识中学数学问题的水平,从而提高分析中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学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1)设计多重答案类型习题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的习题,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思维发散,从而达到求异思维。例如:在直线上有线段AB=8cm,线段BC=2cm,则AC有多长?再如右图要使△ABC与△ACD相似,只须添加哪条件即可?
  例: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5厘米,则周长为多少厘米?
  (2)设计一题多解型习题来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中存在着很多可用多种途径解决的问题,我在习题课教学中利用这类题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已知△ABC中,AB=AC,D、E分别是BA延长线上和AC上的点,AD=AE,求证DE⊥BC。先让學生独立完成后发现,学生证这类题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延长DE交BC于F来证,是较常规的方法,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引发性“思路问题”。
  问题1:把BC平移使之过点E,即作EF∥BC交AB于F能求证吗?
  问题2:把BC平移使之过点A,即作AF∥BC交DE于F,能求证吗?
  问题3:把平移使之过点D,即过D作DF∥交CA延长线于F,能求证吗?
  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提示,学生再认真思考,得出本题的另一些证法,继而教师又提出下面问题:能不能通过平移DE来获证呢?通过刚才的解题思考,学生的思维进入激活状态,探求欲望和动机非常强烈,纷纷进入思考和分析,不久又有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证法。
  平移DE使之过点A,即作AF∥DE交BC于BC于F,可证
  平移DE使之过点B,即作BF∥DE交CA延长线于F,可证
  平移ED使之过点C,即作CF∥DE交BA的延长线于F,可证
  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的思维多向发展,从而开阔思维,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在寻求不同的解之后,还有利于比较不同的解法的优劣,能从众多解法中选择出最佳解法,突出思维的创造性。
  2、开放思维训练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成题目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目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在熟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正确引导。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需要,善于思维,懂得思考的中学生。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本人认为在教学中理应将探究性教学贯穿于实验中,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
期刊
不知不觉,新课程的实施已有好些个年头了。《品德与社会》作为活动课,这门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我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教学更是有了深刻的体会。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一、 为什么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1)教材的要求
期刊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孔子曾推行“礼治”,认为 “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把学礼的重要性与国计民生等联系“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周总理更是礼仪方面的一个光辉典范,曾多次被外国政治家称为“做人的楷模”“真正有教养的中国人”。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表示尊重、敬意、友好而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對社会来
期刊
2015年对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来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场外交易市场后,“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并深化创业板、新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燃气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油气运输并不是简单运输和储存油气,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纽带,与生产、售卖等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油气资源要是得不到合理的运输和储存,后续环节就会受到直接影响.进行油气运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广大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其含义,准确把握其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就容易背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的确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误区  1、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就是整合   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计算机应用与课程的结合,这是对信息技术理解的误区。  理解信息技术
期刊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多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三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联性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深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