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约会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约会,大约是17岁吧,人已经在高中了,却又想起初中时候的“绯闻对象”,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两个名字却被人生拉硬扯到了一处,有板有眼就给撮合成了一对儿,胡乱开起玩笑来。
  那姑娘长得漂亮,也是学习尖子,我一个差生哪里敢高攀,于是总急急地辩解,谁和我玩笑就和谁红脸,平时凡事都故意要和她划清界限,一副避犹不及的样子。后来她竟终于恼了,不知道是为了那些闲言碎语,还是因为我每天指天赌咒硬是想脱了干系的蠢样子。
  某天下午,一向文静柔软的她竟冲到我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质问我:“你到底喜不喜欢我?今天就当着大家的面说个明白。你说一句话,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让他们都听清楚,这些乱七八糟的话烦死我了。”我那时如果敢大声说个“有”字,就能提早几年做个好男儿了,可惜我那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缩货(上海话里软蛋的意思),即使就在那一瞬间,她质问我的一瞬间,我便开始无法自拔地喜欢上她了,但嘴里却说了三个字“不喜欢”。
  我原来以为这样才是硬汉的姿态,没想到一句话说完便懂了什么叫“追悔莫及”。她眼里似乎有泪光一闪,但只片刻间就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模样。她狠狠地对我也对众人说:“大家都听清楚了?以后勿要再传我们的闲话了。”我心里五味瓶全翻倒了,一句话也憋不出来,眼睁睁看她掉头冷漠地走了。
  后来我便托了关系去找她。那时还没有手机,是托了家里有电话的另外一个女同学,希望给我搞一个联系方式,我想也许写封信能说个明白。当时那女同学只是答应去问问,几天之后再给我回复。
  忐忑不安地等了几天,一天晚上家里电话突然响了,拿起听筒,里面是她的声音。我一时又有些语塞,她倒是很大方,说是在另外那个女同学的家里。和我随便聊了几句,她突然就问我要不要明天一起去游泳,我们俩,还有那个女同学。我听了心里一惊,一起游泳简直是太激情澎湃的事情!电话那头她平静地说“你教我游泳吧”,电话这头我激动得都快流鼻血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起了,练了无数个俯卧撑,心里把要说的话都排练了几遍,直到可以貌似轻松连贯地背出来了,才出门去了约定的游泳池。但那天整整等了一下午,她和女伴都没有出现。我悻悻地回家,强压着心里的失落,却不想打电话去询问。直到那天很晚电话又响了,我那女同学笑着告诉我,她们其实去了游泳池,但远远看到我在焦急地魂不守舍地等她们,便故意没有过去,是为了出一口气,这几年里她心里憋的一口气。我听完这解释,心里倒是有些释然,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早离开。那女同学又接着说:“明天下午一点,去某路某号她家窗下叫她的名字,她想和你去看电影,如果你愿意去的话。”我当然愿意,挂电话的时候我开心得都要晕过去了。
  第二天我依计而行,准时到了她家的楼下,清了清嗓子本来想嘹亮地呼唤她,不料喊出来的声音竟满是心虚,环顾四周,好像马路上所有的人都看出了我形迹可疑的样子,可唯独她的窗帘纹丝不动。此时箭在弦上已无退路,我壮胆又喊了几声,她这才探出头来,不过只一秒钟的样子,说了一句“等我啊”,便又关上窗退了进去。太激动了,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小会儿之后,我便成为一个会约会女人的男人了,无限的骄傲一齐涌上心头来,几乎冲动得要和路人一一握手感谢了。
  时间过了好久,她却还不下来。我突然想起来那天急着出门,根本就没想着要换衣服,只穿了一套学生的行头,也突然就不滿意起一头乱七八糟的头发来,后悔着也没有去剃个头,把自己收拾得体面一些,鞋子也不对,运动鞋,应该是皮鞋才好。唉,这样想着,突然就觉得路上的行人都像在笑我,这个心急却要吃热豆腐的小笨蛋,悻悻然觉得自己似乎没有资格开始这场约会了。又等了很久,我记得很久很久,直等得我心慌意乱,心里甚至已经有些暗自希望她只是想要再让我空守一场呢,倒也算是我的解脱。可突然间,她出现了。
  我美艳动人的“约会对象”突然就出现在了门口,在我几乎要谢天谢地地打退堂鼓的时候,她就那样以“五雷轰顶”的效果出现在了我的恋爱生涯的最初几秒里。街边站着的那个小呆子在那一刻是灵魂出窍的,毫不夸张,那就是我回忆里的感受。我美艳的她,一头学生时代看惯了的长长直发,此时成了一头蓬松卷发;她涂了鲜艳的口红,还有蓝色的和褐色的眼影,显然是花了很多时间认真描摹过了,和我看的香港武打片里的女侠一样英姿飒爽又五彩斑斓。还有她的紧身短裙,闪着亮光的丝袜,红色的高跟鞋,还有亮光闪烁的小坤包,还有大红的指甲油,还有……这一切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我还是个孩子,那一刻我彻底愿意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了,望着这个一瞬间成了大女人的她,所有我用于伪装成熟的小胡子,脸上的,心里的,一瞬间就被狂风吹散了,一根都不剩。那个光溜溜的小缩货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约会的竟然是如此成熟明艳的尤物。我站在街边望着她唇间血色的微笑,魂飞魄散。
  那一个下午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如今已经不记得了,大约是太紧张了,无论是买电影票时,还是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我都像个僵尸一般面无血色。她身上的香水味儿对我来说简直是无孔不入的煎熬,我几乎不敢看四周别人的目光,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愚笨的罪犯,在一场精心布置下的圈套里,把自己活活勒死了。
  当然,这段关系是没有下文的。她对我失望极了,我竟连一句像样的话都没有说,一句夸她的话都没有,她非常后悔那天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和一个没有发育好的男人约会。
  这是我人生里的第一次约会,完全没有准备好便仓促上阵了,可惜了一个那么美妙而又早熟的对手。对此我总是心怀歉意,却再也无法补偿她了。少年时觉得凡是爱情必然是要爱得死去活来的,不曾想死去又活过来的事儿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的爱都是死了便永远地死了,活着的是造化,是要珍惜一生一世的。
其他文献
张三被朋友拽去在酒桌上吆五喝六呢,妻子却火急火燎地来了电话,说,张三,你他妈还喝呢,你爹出事了,送医院了!  张三一听,慌了神,扔下一句话,跑了。  张三径直到了医院,只见兄弟姐妹都在走廊里哭天抹淚的,张三心里一折个,完了,我爹这回完了吧?  张三触景生情,也刷刷地落了泪。张三一边流泪一边问,爹咋样?  最小的妹妹冲过来,拽住张三的脖领子,连骂带吼,你个不孝子,是不是你给爹气受了?老爹刚到你那里就
期刊
小年突然问我:“妈妈,嫁接是什么?”  暮春渐渐过渡到初夏的日子,从书法班回来的路上,两边停满了车,人行道上又歪七斜八摆了好几个房子那么大的垃圾箱,逼得行人都得上马路。我抓着她的手,留意迎面的、身后来的车,一时没听清:“啊?”  反应过来就前后左右张望:“嫁接……嫁接……”希望视野里出现棵苹果树、桃树、梨树什么的,好实物教学。小区栅栏的上方,玉兰犹未开谢,还绽着不太白的白花;闻得到樟树浓烈的药香;
期刊
人越年长,越纠结于故乡和异乡的差距。叶落归根的渴望,也许只有历经沧桑的人才能够体会。  年轻的时候,总是希望去更遥远的地方,见更美丽更别致的风景,异乡的诱惑,如同潘多拉的盒子,因为神秘和未知,有着无穷的魔力。女作家闫红说:“撇开在父母羽翼呵护下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们与家乡零距离接触的那几年,正好是我们最弱小的时候,受伤在所难免,结怨就理所当然,点滴烦恼挫折也会被无限放大”。于是很多人究其一生,始终
期刊
我一直觉得自己比漩涡鸣人幸福。  小学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扰:我爸能不能打得过同桌小许的爸爸?  小许说,不要看他爸面相和善,一旦有事,一个人对付三四个人毫不怯场。听他说完,我就时常脑补他爸爸变身超级赛亚人的样子。  回家后,我问我爸:“你一个人能打得过几个大汉吗?你小时候有没有在街边被某位高人拦下,告诉你,你骨骼清奇,若得名师指点,必成大器,你将练成绝世神功,拯救世界?”  我爸
期刊
大学毕业时,班主任邸老师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郑重其事地写下“慎独”。他觉得老师的留言太简单。  毕业后他先在石油系统子弟学校教务处工作,然后到南方一座城市担任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开设國学校本课程,他深入钻研,发现“慎独”二字内涵非常丰富。  因教学成绩突出,他先后获校“教学新星”、“优秀教师”和市级“劳动模范”等称号,破格晋升为高级教师。  接着,他成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找出毕业纪念册,他在邸老师的
期刊
“双十一”扫货“狂欢”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快递潮。根据此前预测,2016年我国将产生300亿个快递包裹,仅使用的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425圈。  海量包装垃圾如何处理?如何“消化”这些包装垃圾?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德国在快递包装回收处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是怎么处理快递包装的?  从源头清理快递垃圾  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方责任,以有利于废弃物循环和追责,德国在此方面的做法十分有效。 
期刊
这一则动人的小故事,是日胜津津乐道的:  “小時,家境不好,餐餐粗茶淡饭。偶尔桌上有鸡,我们都馋得不得了。可是,只要我们的筷子一伸向那盘鸡肉,大哥便会在桌子底下狠狠地拧我们的大腿,警告我们不许轻举妄动。结果呢,动那盘鸡肉的,往往只有父亲一人,母亲一定是不吃的。等父亲吃饱而离开饭桌时,母亲便会把鸡肉均分给我们。懂事的大哥常常把自己的一份让给母亲,可是,母亲总推说胃口不好,不肯接受;推来推去,最后,还
期刊
这是我参加一场婚礼时听到的故事。  讲故事的是新郎,站在新郎一侧的是美丽的新娘,她一脸幸福。当然,新郎也是用一种幸福的口吻在讲述--  春节前,南方遭遇一场冰雪天灾,冰雪的严重程度,地球人都知道。  那天,我的私家车被堵在冰冻的京珠高速公路湘南路段上。由于事先没做准备,我无奈弃车,从高速隔离网上爬了出去。  三十里雪路,我终于敲开一幢土砖房的门。  屋子的主人是一位老伯。听我说明敲门原因,很快,他
期刊
那天下午,班主任宣布換座位——川伶,竟然和他同桌!  川伶是好学生。她一直是他幻想成为的“朋友”。只是上一次对话还是她走到他座位边上,小声说,“喂,交物理作业本。”“好。”  座位安定后,她没主动跟他打招呼,他也没主动跟她讲话。似乎每一次换座位都是他一段新的尴尬开始。但这次不同,他很想打破这窘境。晚自习时,他主动问了她一道令他头疼的物理题,“请……你,你会这道题吗?”“嗯,拿我看看……很简单,先受
期刊
搭上了80后尾班车的秦先生,在我们的圈子里是十足的文艺青年。他从事广告创意工作,只穿棉麻材质的衣服,经常晒在朋友圈里的照片,都是他画的油画、写的小诗、做的烘焙、捏的软陶、看的小众话剧等文艺气息爆表的事情。  最近秦先生开始晒午餐,他的午餐由健康的粗粮、蔬菜沙拉、水果、三文鱼、鸡胸肉等组成。据说没有油盐,采用清蒸或凉拌的方式。他说:“不爱重油重盐的洗礼,更喜欢食物最本真的味道。”究竟口味如何不得而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