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联合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22例报告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老人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PCI)及直接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AMI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先溶栓必要时行介入治疗14例,B组直接介入溶栓8例.分析其冠脉造影(CAG)介入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TMI分级、左心室功能(LVEF)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TMI分级、总开通率及血运重建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静脉溶栓提高IRA早期再通率,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急诊介入治疗使IRA开通率高,但明显存在着再灌注时间延迟;老年人AMI联合治疗疗效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耳离断再植的术后护理.方法对我科自 2000年 2月~ 2004年 4月收治的 6例全耳离断再植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及护理,包括病室要求、患者体位、局部观察、术后治疗及康复指导.结果经 6~ 24个月随访, 6例全部成活,再植耳外形正常,功能好,无一例出现骨软骨炎、耳萎缩等并发症.结论舒适的病室、正确的体位、严密细致的观察、术后"三抗 "药物的正确应用及正确的康复指导是全耳离断再植成功的关
目的 分析齿状突骨折的 MRI表现 ,探讨 MRI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 CT确诊的 52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 MRI资料, MRI扫描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 T1WI及 T2WI像.结果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尖端骨折,本组 3例 ;Ⅱ型:基底骨折,本组 35例;Ⅲ型:枢椎椎体部骨折,本组 14例.所有患者中,并发脊髓损伤 16例,韧带损伤 8例 ,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治疗原发性股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32例患者共计36条肢体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静脉造影明确诊断,Kisnter分类逆流Ⅱ~Ⅳ级,其中10条肢体合并瘀血性溃疡.36条肢体均行人造血管双瓣法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成形.结果术后近期症状完全消失者占77.8%(28/36),症状明显改善者占19.4%(7/36).曲张的浅静脉全部消失.肢体溃疡愈合者占
蛋白激酶B(PKB)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通过依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活化,活化的PKB能传递抑制凋亡的生存信号.现综合介绍其在抗心
通过综述近年来麝香保心丸对血管保护作用研究的文献,进一步揭示其对血脂的调节、血管内皮的保护、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方面的作用.
目的 观察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结膜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将52例56眼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切除组(对照组)26例26眼,在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结膜上皮移植术组(移植组)26例30眼,术后随访观察2个月至3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26例26眼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6.9%;移植组26例30眼无一例复发,且局部上皮光滑,植片全部存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结膜
目的验证唑吡坦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4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唑吡坦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67例)进行对照研究.两药均为每晚睡前口服,疗程为10天.对患者治疗前
目的 探讨噻氯匹定、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各危险分层组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各组又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低、中、高危险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定,观察用药4周内两组各危险分层组的临床疗效、复合终
目的改进水合氯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折光率因数法测定水合氯醛溶液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得水合氯醛浓度与药典所载方法所测得值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与创伤修复、瘢痕形成的研究有较大进展.FB在肉芽形成、伤口收缩、基质合成、伤口修复、瘢痕形成及无瘢痕愈合方面均起重要作用.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