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
十几年以来,人们一直对以太网很感兴趣,但坦白地说,有点夸大其词了。但现在,随着一些技术的成熟,运营商也在逐渐提供一些功能,运营级以太网在未来也许大有作为。
早些时候,人们对以太网关注的重点是它如何能够替代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光纤同步网络)和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然后,我们又认为,以太网将会走进家庭,或者也许会应用于商业网站。最近,随着“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BT,也叫PBB和PBB-TE)”的出现,我们又听说以太网会取代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
2005年时,我们对10个网络运营商的重点工作进行的调查显示,运营级以太网(carrier Ethernet)在任何公司中都没有排到前三位。但现在,运营级以太网已经成了他们首要或次要考虑使用的技术。有了PBT,以太网有了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的特点,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特点和MPLS一样优秀,甚至比它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在讨论PBT和MPLS之间的战争。
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网络运营商正在专注于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这些网络如何能最好地构成企业和消费者会所购买的服务的基础。
以太网不会替代SONET,也不会成为局域网服务的基础或其他什么。如果以太网想成为灵活服务有效的基础,就需要一些重要的性能,销售商正在开始努力提供这些性能。
一项重要的性能就是可扩展性和流量工程,而这正是PBB和PBT可以提供的。它们可以使以太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应用于主要的大城市区域,同时还可以覆盖到农村,并提供严格的服务级别管理协议(SLA)、解决节点和主干问题。
但一个相关的挑战就是对平台的控制。PBT的设计旨在使用独立的平台,有两家销售商也正在努力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他们都提供运营级以太网控制平台工具,并且都声称他们有能力在贸易展会中创建和控制可预测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基础设施。
另一个挑战是服务支持。针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支持就是对城市以太网论坛(MEF)几年前定义的三种连接点对点模型(点对点E-Line、多点E-LAN和多播E-Tree)的支持。Hammerhead系统公司刚刚宣布要全力支持运营级以太网和MPLS的MEF模型,以及MPLS和PBT之间的相互联系。
网络运营商BT集团和DT已经表示有意开发运营级以太网和PBT。在2008年,很可能至少还有四家主要运营商会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PBT,特别是那些喜欢IP/MPLS的路由器销售商。思科和阿尔卡特朗讯就是PBT的反对者,爱立信的立场也不那么明确。但最近我听说,在这些公司内部有一种趋势,就是要为某些形式的PBT提供支持。
PBT背后的两大主要驱动就是严格的SLA控制和成本。适应的IP行为以及其动力再组合和选路使得它很难为企业编写与帧中继服务相同的SLA。
尽管MPLS,特别是T-MPLS也会出现类似的不适应行为,但据运营商说,运营级以太网转换产品比路由器便宜40%,所以PBT相对TMPLS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一个既没有重要的路由器,也没有重要的以太网基础设施的网络是否可以开发,对PBT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可以开发,建设一个运营级以太网PBT网络要比建立一个使用路由器的T-MPLS网络便宜得多。尽管IPTV在城市网络中以阿尔卡特朗讯所提供的形式显示出了IP特点,但城市网络肯定会应用以太网和PBT。但在更宽泛的应用中,在必须使用路由器的情况下,PBT的成本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十几年以来,人们一直对以太网很感兴趣,但坦白地说,有点夸大其词了。但现在,随着一些技术的成熟,运营商也在逐渐提供一些功能,运营级以太网在未来也许大有作为。
早些时候,人们对以太网关注的重点是它如何能够替代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光纤同步网络)和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然后,我们又认为,以太网将会走进家庭,或者也许会应用于商业网站。最近,随着“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BT,也叫PBB和PBB-TE)”的出现,我们又听说以太网会取代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
2005年时,我们对10个网络运营商的重点工作进行的调查显示,运营级以太网(carrier Ethernet)在任何公司中都没有排到前三位。但现在,运营级以太网已经成了他们首要或次要考虑使用的技术。有了PBT,以太网有了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的特点,很多人都认为这一特点和MPLS一样优秀,甚至比它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在讨论PBT和MPLS之间的战争。
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网络运营商正在专注于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这些网络如何能最好地构成企业和消费者会所购买的服务的基础。
以太网不会替代SONET,也不会成为局域网服务的基础或其他什么。如果以太网想成为灵活服务有效的基础,就需要一些重要的性能,销售商正在开始努力提供这些性能。
一项重要的性能就是可扩展性和流量工程,而这正是PBB和PBT可以提供的。它们可以使以太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应用于主要的大城市区域,同时还可以覆盖到农村,并提供严格的服务级别管理协议(SLA)、解决节点和主干问题。
但一个相关的挑战就是对平台的控制。PBT的设计旨在使用独立的平台,有两家销售商也正在努力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他们都提供运营级以太网控制平台工具,并且都声称他们有能力在贸易展会中创建和控制可预测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基础设施。
另一个挑战是服务支持。针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支持就是对城市以太网论坛(MEF)几年前定义的三种连接点对点模型(点对点E-Line、多点E-LAN和多播E-Tree)的支持。Hammerhead系统公司刚刚宣布要全力支持运营级以太网和MPLS的MEF模型,以及MPLS和PBT之间的相互联系。
网络运营商BT集团和DT已经表示有意开发运营级以太网和PBT。在2008年,很可能至少还有四家主要运营商会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PBT,特别是那些喜欢IP/MPLS的路由器销售商。思科和阿尔卡特朗讯就是PBT的反对者,爱立信的立场也不那么明确。但最近我听说,在这些公司内部有一种趋势,就是要为某些形式的PBT提供支持。
PBT背后的两大主要驱动就是严格的SLA控制和成本。适应的IP行为以及其动力再组合和选路使得它很难为企业编写与帧中继服务相同的SLA。
尽管MPLS,特别是T-MPLS也会出现类似的不适应行为,但据运营商说,运营级以太网转换产品比路由器便宜40%,所以PBT相对TMPLS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一个既没有重要的路由器,也没有重要的以太网基础设施的网络是否可以开发,对PBT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可以开发,建设一个运营级以太网PBT网络要比建立一个使用路由器的T-MPLS网络便宜得多。尽管IPTV在城市网络中以阿尔卡特朗讯所提供的形式显示出了IP特点,但城市网络肯定会应用以太网和PBT。但在更宽泛的应用中,在必须使用路由器的情况下,PBT的成本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