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年)推荐的病征处理治疗性传播疾病,是根据病人所呈现的病征(一组症状或体征),治疗引起此病征的性传播疾病,本文就病征处理方法治疗性病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rn1 一般资料rn 本文选择不愿做化验检查、仅要求治疗的性病患者62例,均为男性,年龄20~52岁,平均34.48岁;病程1天~10个月,平均28.26天。发病前1~7天均有不洁性接触史,其中有18例被社会游医按性病不规范治疗,效果不佳。rn2 病征分类rn A组31例,病征为尿道口红肿外翻,有粘稠脓性分泌物,伴尿频、尿急、尿痛,其中2例伴高热寒战。B组24例,病征为尿道口稀薄分泌物或晨起痂膜封口或尿道口无分泌物,伴尿道痒、灼热、尿频、尿痛,但症状较轻。C组17例,尿道口流出黄水样分泌物,尿道刺痒。rn3 治疗及疗效分析rn 基础处方:氧氟沙星片(氟嗪酸片)0.3g,2次/日;强力霉素0.1g,2次/日;美满霉素0.1g,2次/日。A组:针对淋病首诊选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三嗪钠)1.0g,1次/日,共2次,再用基础处方7天。B组:用基础处方20天,其中美满霉素用10天后,换用乙酰螺旋霉素0.3g,4次/日,再用10天。C组:用基础处方20天,加用甲硝唑0.4g,3次/日,或用替硝唑1.0g,2次/日,共用15天。62例患者经不同方案处理后,59例均治愈,1个月后随访1次无复发;3例好转后,但1个月后失访,按无效处理;治愈率达95%。rn4 讨论rn 国内近几年来研究表明,淋病混合其它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达50%[1]。为此,对无条件或不愿做化验的患者,应用1993年WHO制定的病征处理方法治疗性病很有必要。但该方法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在病征分类上作了改良,使其具有如下特点:(1)对无尿道分泌物、病程较长的男性患者归为病征B组,针对支原体和衣原体来治疗。WHO未将此项病征列入处理方法中。(2)对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要分清脓性或粘液性,结合病史归为不同组别,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WHO将这两组病征归为一大类进行治疗的盲目性。(3)对尿道有极少量黄色水样分泌物患者,特别是经规则抗菌素治疗症状未改善者,应考虑滴虫感染。这往往是部分患者虽经长期抗菌素治疗,但病征仍迁延不愈的原因。rn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本人注重选择[2]既有高效抗淋球菌性,亦有抗衣原体、支原体活性,并在泌尿生殖道中浓度较高的氧氟沙星片、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为治疗的基础处方药物,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减少盲目性。在治疗中以药物联合、足量、够疗程用药,并应注意对其性伴侣作相应治疗,以免交叉感染,否则难以治愈。性病的病征处理方法,简便有效,适宜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