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漫步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10日到8月2日,我每周二、四晚在纽约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参加名为“纽约漫步”(Traveling in New York)的暑期课程。短短8次课,一共24小时学时,课外为了完成作业在纽约背着相机闲逛,拍了上千张照片,重塑了纽约在我心中的印象。
  我春季学期在Barnard College做交换生时了解到ICP除了有博物馆外,还有一个学校提供短期课程,当时苦于学业紧张一直没有机会参加。放了暑假后,我在ICP的网站上一眼就看中了“纽约漫步”这门课。纽约这座城市在很多摄影师看来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当之无愧的“菲林杀手”。我想充分利用在纽约所剩不多的时间来了解这座城市,做些与游客不同的事,而这门课对我来说就是个绝佳的机会,通过摄影来探索、了解纽约。论性价比,这门课460美金的学费和30美金的报名费并不算贵。而且注册后凭ICP的学生证还可以借阅ICP图书馆里的图书,也是一个值得充分利用的资源。
  ICP的学校对公众提供各种短期课程,既有4—8周的课程,也有周末的工作坊。短期课程分为三大类——“基础与技能”(Foundation and Technique)、“理念与视野”(Idea and Vision)和“专业操作”(Professional Practice),不难看出这三大类的设置是按照专业程度由浅入深的。“漫步纽约”属于“理念与视野”中的“新闻、纪实摄影”类别(Documentary & Photojournalism),所有报名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我报名前提交了一份作品集,经过ICP的相关负责人审阅后收到通知,达到了选报这门课的标准。但后来在课上不难看出,大家的基本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对数码、胶片都可以得心应手地驾驭,有些人甚至还尚处在使用数码相机程序曝光的阶段。
  但由于大家都已经具备基本的拍摄技能,拍摄任务就都以作业的形式留在课外。每次课上老师给一个作业题目,大家在下次课前拍摄、编辑好带到课堂上即可。而这8次课的安排主要是投影展示大家每次的作业,然后同学互评、老师点评。
  我们班由12个学生,1个老师和1个助教组成(图1)。大家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法国、巴西、俄罗斯、日本、中国、巴勒斯坦……文化背景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课上有时也会因为语言的障碍,沟通不便,但这种文化多元对于我而言却是利大于弊。对同样的作业题目,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用影像做出各自不同的诠释,在分享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也更感受到了影像超越语言的力量。
  照片里的故事
  与课程名“纽约漫步”相一致,每次老师留的作业都跟纽约有关,如“纽约街角”(图2、图3)、“中央公园”(图4、图5)、“地铁7号线沿线”(图6—图10)、“纽约之夜”(图11)、“纽约与我”(图12)等等。这些作业有的便于大家就地取材,在家附近拍摄;有的则迫使大家走出自己熟悉的区域,探索纽约。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生在纽约、长在纽约的纽约客,还是刚刚到纽约只停留几个月的匆匆过客,都得以在摄影的帮助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了解、理解纽约。
  大家普遍都很喜欢的一次作业是“地铁7号线沿线”,因为这个作业使我们在行走、探索的过程中,见识了纽约文化多元化的一面。作业要求是坐上7号线地铁,在任意你想下车的地方下车,然后在周边的街道、社区寻找有趣的题材拍摄。7号线从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时代广场出发,到皇后区后沿途穿过不同种族的聚居区,拉美人、印度人、韩国人、中国人、穆斯林……几乎每过一站下车看到的景象都有所不同。
  这次作业,大家的照片讲述了很多不同的故事。比如我在时代广场的服装店看到的是试衣间里满地凌乱的衣服(图7);在皇后区的长岛市看到的是一个堆放废弃出租车的停车场。在那附近的一家修车行,我遇到了一个专修林肯轿车的老板(图8),他拉着我参观他的小工厂,骄傲地指着一辆看起来崭新的车说,那就是他修好的。再坐几站地铁下车,我看到的是几个穆斯林小朋友在几个大人的带领下在加固路边的小树,给它们施肥。再比如来自巴西的同学Kriz因为说葡萄牙语,很容易和说西班牙语的拉美裔交流,便在一个拉美人开的发廊里和两位理发师聊了聊,直到她们放下戒备后拍了好几张很精彩的人像(图13—图14)。
  交流中的进步
  在同学评片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不满足于让我们简单地说喜欢哪张,或不喜欢哪张,他更看重我们给出的理由和具体的看法。首先要尊重每个人的风格和个人视角,在不强加自己的想法于别人的作品的同时还要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单张照片的构图、曝光是否还能更好?单张照片在组图里是否有助于故事的叙述?整个图片故事的排序是否符合逻辑又不至于太过保守无趣?
  课程上到一半以后,大家就已经渐渐了解了各自的风格、特点,评片的过程也磨合得更好了。我记得一次课上,法国人Ingrid在给俄罗斯男孩Artem点评时说:“跟之前的作品相比,我可以看出来你的这一组作业似乎在做新的尝试。我们在拍摄中就是这样不断地尝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都不要紧。你应该继续大胆地尝试下去,不要害怕失败。”她不仅结合Artem以前作品的风格指出了新作品中的变化,还肯定、鼓励了他,使评片的过程超越了照片的赏析,建立起同学、老师之间相互支持的创作氛围。整个班级就这样紧密得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现在课程虽然结束了,我们依然保持着邮件联系。
  因为大部分同学平时还有工作,所以老师对于作业没有定量的要求,只要求大家能拍出优秀的、能讲述故事的、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印象中,全班最少的一份作业只有三张照片,但因为张张出彩,大家看后依然报以赞赏的掌声。有时大家在课前编辑作业组图时,面对几张内容雷同的照片不知如何取舍,就索性都放在作业文件夹里,留待课堂上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这种讨论场面有时会激烈到全班分裂成两方各执一词,但大部分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最后的定夺权还是留在摄影师本人手里。
  德艺双馨的良师   我们的老师Frank Fournier是联系图片社的创始成员,年过六旬,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讲不尽的故事。他在课上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详细地阐述一个他想表达的观点,一讲就是十多分钟,但大家都听的非常起劲。
  比如有一次课上他强调一个简洁有力的好点子对于一个纪实性新闻组图的重要性时,就提到了他和David Burnett和Tomas Muscionico合作拍反映当时美国社会这一题材的故事。起初,他们想过要去不同的州,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社区,拍摄一些日常生活和新闻事件来反应当时的美国,并表达他们对社会议题的立场,但想来想去总觉得这个切入点不够好。直到有一天他们在首都华盛顿突然来了灵感,在地图上以白宫为圆心,画了个直径为1英里的圆,然后决定三个人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拍摄。结果,在美国的政治核心方圆1英里的范围内,他们拍到了衣着光鲜的政客,也拍到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最终他们仅用首都的一个小范围内的影像,便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照片成为了《生活》杂志的一个专题。
  Fournier老师不仅是一个好摄影师,也是一个好老师。我们的一个助教在ICP上过很多课,他说像Fournier这样认真评价学生作业的老师在ICP是少见的。他真的可以为你的作品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且他很乐意帮助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课下开小灶解决电脑屏幕的色彩校正问题,还是推荐文章、电影、网站给大家作为课上无法完全覆盖的内容补充。
  Fournier老师还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虽然在胶片和数码之间他更推崇胶片,但他同时十分强调photoshop的作用。他说:“我不仅不反对你们使用photoshop,反而要求你们的photoshop技术达到纯熟的地步。我越是使用photoshop修图,越是觉得跟人类相比,计算机实在是太聪明了,很多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只需鼠标在电脑屏幕上唰唰一点就成功了。”每次在大屏幕上为我们展示photoshop技巧时,他都频繁地使用快捷键和快捷菜单,操作极其娴熟,让我深信他是个与时俱进的技术达人。
  摄影之外,他还很强调其他艺术形式和摄影的共通之处。他给我们推荐了很多电影,并且刻成盘送给我们,鼓励我们从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叙述手法上借鉴一些到自己的拍摄中。他认为摄影师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摄影的一方天地里:“要读书,读哲学、历史、文学;或者听音乐,古典或者现代……所有能够激发你灵感的事物都要接触,单是看摄影相关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他还经常拿文学或音乐和摄影比较。他看到一幅不甚满意的作业时,总会说:“很明显,你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没有全力以赴。”然后他会类比文学——有的小说的第一章要反复修改17次才能定稿;或者类比音乐——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每天早上4点就爬起来练习了;然后话题再拐回摄影:“不能犯懒,一定要逼迫自己一下,努力拍、使劲儿拍,才有可能拍出有故事的作品。”
  有一次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评完了所有人的作业,Fournier老师突然说有八个成功的秘诀要告诉我们:保持激情、刻苦工作、反复练习、保持专注、给自己施压、分享交流、好点子、坚持不懈。
  也许这八个秘诀可以概括Fournier老师在课上推崇的理念,但我们的每一组作品,每一个故事,都没有秘诀,不过是由我们自己带着好奇的心和敏感的嗅觉,透过镜头触发快门留下的一个个瞬间组成的。正如老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我希望你们能够抛弃先前所学的条条框框。我希望你们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绽放,希望我能激发出你们内在的能量,让它们迸发出来!”而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是这次ICP暑期课程上最大的收获,它对我日后在摄影上的探索充满了启示。
其他文献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蛙的种类  中秋已至,又一个夏天离我们远去。虽然金秋的凉爽充满了诱惑,但是对于夏的记忆,却还是令人有所挂念的。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夏天的时光,不仅蝉鸣难寻,童年时那池塘和小河边的蛙声更是不得而闻了。蝉鸣在日间,蛙鸣在夜里,一昼一夜,形成了完整的接力和循环。这样的自然合奏曲,虽未必悦耳
期刊
A1573F是百诺最新推出的S系列液压摄像三脚架的一款入门级产品。这是一款针对小型摄像机、微单相机、中低端单反相机这一类小型设备设计的小型摄像脚架。脚架自重1.95公斤,最大承重约2.5公斤,脚架脚管采用质量轻、承重强、且防腐蚀的铝合金材质,云台则主要采用了比铝合金强度更高的镁合金铸造。除此之外的其他小组件则使用了工程塑料,整体的用料和做工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款三脚架采用三节式的伸缩设计,最小折
期刊
初次拿到富士X—S1,感觉它的个头、造型都像极了单反相机。很明显X—S1有意与入门级数码单反进行竞争。关于长焦机和单反优劣的争论从未终止过。当五六年前入门级数码单反价格动辄上万的时候,长焦机曾有过它的辉煌,富士、尼康、佳能、索尼等都曾推出过经典长焦机型。但如今入门数码单反套机已经降到了四五千元的价位,长焦机的价格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然而如果画质过硬的话,出门时我还是愿意带上长焦机的,毕竟它让我们无
期刊
“曝光控制”是摄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曝光补偿是为了弥补曝光过程中现场光源的不足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在没有自动曝光的纯手动曝光时代,曝光补偿就已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照相机,都是全机械式手动曝光,摄影师想要得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只能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曝光技术完成创作。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渐渗透,自动曝光技术也相继出现在照相机功能设置中,给广大摄影工作者以及摄影爱好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自动
期刊
编者按:佳能新推出的旗舰机型EOS—1D X,以高速与高画质的完美结合著称。在不久前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新华社记者廖宇杰和任正来携EOS—1D X相机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报道任务,并对这款相机的表现赞赏有加。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使用体验。  廖宇杰:1D X带来更完美的影像  伦敦奥运会,是我第一次使用佳能1D X机身进行集中拍摄。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这段高密度的采访拍摄过程中,所使用的两台1D
期刊
在胶卷摄影时代选择镜头时,因相机的制造商不同,卡口规格会受到限制,比如使用徕卡M系列相机时就要用M卡口镜头,用尼康F系列相机则要选用F卡口镜头。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购买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机身时,可能同时购入了SUMMICRON 50毫米的镜头,开始拍摄后不久,也许就会萌生出想要广角镜头,或是在人物摄影时能使画面更加艳丽的长焦镜头的想法。在这种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去买与自己相机规格匹配的镜头(暂且不谈那
期刊
1982年9月24日上午,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进行的初次会见,是中英两国首脑关于香港问题的直接较量。这次见面与谈话拉开了香港回归问题正式谈判的序幕。本文题图1是两人刚见面入座礼仪寒暄时拍摄的,照片中两位领袖相视的笑容与融融的气氛,并不代表后来正式谈判双方较量时“铁铁碰撞”的紧张、激烈与严峻场面。  香港问题谈判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最困难的外交谈判”,邓小平制定的“一国两制”的方
期刊
前苏联新闻记者波列伏依说:一个记者,如果他是一个真心实意的记者,那他的生命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十年计算,而是以通讯报道来计算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其中那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就是他一生的里程碑。  “全国劳模”徐家军  徐家军是新华社吉林分社的摄影记者。他略带腼腆,一副文绉绉的模样,说话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再加上他的标志性发型,每一根黑发都油光锃亮无论风吹雨打总是“郁郁葱葱
期刊
一拿到索尼“黑卡”RX100,我就将它与手头信用卡做了一下简要的比较,整个机身的大小几乎与信用卡相当,仅仅在圆弧的地方有超出,看来“黑卡”这个称号实至名归。  虽然“黑卡”的体积比较小,但却并不影响实际的操作手感。从来不用小卡片机的我,头一次觉得将手掌大小的相机拿在手中把玩是一件乐事:独立的模式转盘切换起来快速且方便;简洁的拨轮和5个按键紧凑地排列在3英寸123万像素液晶屏的右边。按键的设计安排非
期刊
学生:陈丽、金铭勇、黄娣、孙冬敏、李巧、王翠微、施惠蓉、刘凡立、杨新民、傅彬、沈利民  老师:宋刚明  宋:糟了,我今天拍的风光全报废了。  陈:怎么了?  宋:儿子用过我的相机,把感光度调到3200了,用这高的感光度拍风光还有什么用?  金:啊?陈丽偷偷告诉我老师用的感光度是3200,肯定是什么独门绝技,我们都调成了3200……  宋:哈哈,我说过我没什么秘方,你们非不信。数码相机自动化程度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