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标是面向未来和世界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文章针对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 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设计 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251-02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林建,2010)“卓越计划”本身并没有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同时,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也是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的。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本文仅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根据“卓越计划”中所提出的本科层次标准,探讨应用型工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旨在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促进对大学英语改革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二、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环境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教学现状进行过调查。例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宏观调查(王守仁,王海啸,2011),又如,对工程类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乔小六,2012),然而,对于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却很少见。应用型本科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沈阳工程学院的230名工科学生(预备级50人,一级班115人,二级班45人)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在学习目的方面,50%以上的学生选择考级,42%左右的学生选择就业,选择扩展知识的学生占16%,选择提高个人素养的学生只占10%。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是外在目标(Cook,2007),极少数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是内在目标(Cook,2007)。在学习动机方面,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来自于社会需求,大约28%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习英语,16%左右的学生的动机来自于学校和家长,另外还有14%左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在语言技能方面,我们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的重要性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得出,学生对五项技能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说、听、读、译、写;掌握程度的排列顺序为:读、听、译、说、写。然而,教材每单元课时的分配为:读(3学时)、听(1学时)、说(1学时)、写和译(1学时)。在学习策略方面,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除了英语课堂外主动学习英语的机会很少,将近50%以上的学生只通过英文歌曲和电影接触英语,接近80%的学生每天课余英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90%的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少于三个小时。只有4%的学生在课余经常写作。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只能通过写作作业来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以上得调查分析可见,教学改革应建立在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进行。
  三、“卓越计划”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构想
  1.教学目标。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中的“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国际发展的需求”,与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一些标准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这也为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应用型工程本科大学英语总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围绕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中的以下四个标准:(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林建,2010)。每门课程和每次课应在总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设立。
  2.课程设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针对是否应开设外语类选修课,以及选修课程的内容所进行了问卷调查。66.4%的学生希望开设后续英语课程。其中91.6%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应以选修课为主;74.2%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对求职和深造很有帮助。54.2%的学生选择语言知识类选修课;35.9%的学生选择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根据本校实际,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应用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由层次化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活动构成。核心课程则由综合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构成。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完成综合英语的学习,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学术英语的学习,第二学期完成职业英语的学习。其中综合英语分为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学生可以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分为语言知识类如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语言文化类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电影欣赏和中西文化对比等,语言技能类如英语演讲、英语实用写作等。选修课为提高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3.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仍然依靠课堂来提高英语能力。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的选取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英语各项技能的提高与学习者坚持不懈的语言习得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我们将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延展,即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此外,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文演讲比赛、英文写作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文戏剧比赛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英语的水平。
  (2)确立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内容为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语言教学基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在学生提高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Mohan1986;戴庆宁,吕晔2004)内容为依托的显著特点为:一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二是使用真实的语言;三是学习新信息;四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袁平华、俞理明,2008)。结合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第十一条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的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后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采用了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在内容为依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语料和设计任务时考虑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情感需求、将来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全部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语料并要求学生用真实的目的语言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任务。就学生而言,这种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场和国际市场做好了准备。
  4.教学评估。我们认为教学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估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三个层次。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课程要求》提出了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了思想。我们根据应用型大学本科学校学生特点采取两种评估并重。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口语成绩、期中成绩;终结性评估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四六级成绩。为了使平时考核更加合理,并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我们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到形成性评估中。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学生设定具体化的任务,并提供一些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用测验,作业及论坛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另外,每个学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以便学生自己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我们采取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和同行评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卓越计划和需求分析设置灵活的教学目标和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当然,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仅限于对笔者所在的院校的教学现状,希望能在“卓越计划”和实际教学活动中搭建一个平台,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促进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全面和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YB1208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2001
  [3] 乔小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4] 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5] 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18
  [6]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9-64
  [7] Cook,V.2007 The Goal of EFL: Reproducing native speakers or promoting multi-competence amoung second language users?[J]. International Hangbook of Foreign Teaching,2007(Springer):237-248
  [8] Mohan, B. A. (1986). Language and conten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136)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控制通脉胶囊质量的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色谱柱Zorbax RP—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0.8mL/min;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通脉
西部大开发需要法律支持,开发需要法治,法治促进开发.西部大开发中的地方立法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设计好相应的地方立法项目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有新的思路、新
鼓楼是中国西南侗族的一种建筑形式,而作为一种民族符号,鼓楼远比其它侗族符号如油茶、大歌等更具影响力。本文试图讨论鼓楼作为侗族符号的建构、操作与标准化的过程,及其对侗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阶段的弱势群体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中,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经济体制转轨而出现的,我们必
糖尿病足是指患者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和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
旨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的第2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4月举行,大赛以“体验&#183
11月22日,“2010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服务业高峰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宣布活动周开幕。这是浙江省连续第9次举办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
目的观察分析芪参还五胶囊对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意识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
1 资料和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了美国赛诺秀公司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玫瑰痤疮24例,24例玫瑰座疮患者均来源门诊,女13例、年龄17岁至43岁,男10例、年龄14岁至61岁
文章针对现代教育的特性,利用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列举四个典型案例来说明案例式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